本文分析了中国绩效满意度、认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尽管认知能够显著降低对机构的信任度,但对绩效的满意度却能够具有显著的调节与缓和效应。当对绩效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时,也将对持有更高的度,认知对性的作用也相应降低。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供给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被誉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社会巨大进步得益于绩效的显著提升,然而另一方面,三十年余年的变革与发展伴随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已引发了、学者以及政治领导层越来越来的不满、关注和忧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性的尤为引人注目。不计其数的现实案例和学术研究表明,是对机构信任,降低性、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Mishler & Rose,2001; Anderson & Tverdova ,2003; Seligson ,2002)。面临带来的,许多国家正不断加强或试图通过提高治理绩效来维持的政治信任与性。中国在强化反斗争的同时,也同样将绩效,特别是经济发展速度与公共服务质量作为维持政治信任的重要手段,甚至是主要手段(Zhao,2009; Zhu,2011)。经验研究也表明,绩效评价与政治对中国的信任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马得勇,2007;Wong, Hsiao &Wan,2009;Kim & Voorhees,2011; Chang & Chu, 2006),中国的政治信任度主要源于对绩效的满意度(Qing Yang& Wenng Tang,2010;杨鸣宇,2013;孟天广、杨明,2012;胡荣等,2011; 马得勇、王正绪;2012)。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当前形势的条件下,继续致力于提高绩效是否能够弥补由于问题而给政治稳定产生的损失?对于而言,他们又是否权衡的良好绩效与严峻的政治对自身的影响,在对绩效感到满意时提高对政治的度,也即的绩效满意度能否缓和政治对政治信任的消极影响?大量对他国政治信任的经验研究表明,对绩效的满意度,特别是对对国家或自身经济形势的满意度似乎能够缓和由于对的不满而产生的对与政治领导人的消极评价与不信任(Manzetti & Wilson,2006; Zechmeister & Zizumbo-colunga,2013; Eunjung& Woo,2012),本文的研究试图发现这种对与绩效的现实权衡在中国中是否也是存在的。
我们利用2006年亚洲晴雨表(Asiabarometer 2006)中中国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绩效、以及两者的交互关系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尽管认知能够显著降低两地对的政治信任度,但绩效却能够发挥显著的调节与缓和效应。当对绩效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时,他们也将对持有更高的度,这时认知对性的作用也相应降低。我们的研究进一步了既有研究的结论,表明绩效满意度对信任的缓解效应在中国也是同样存在的。
本文剩下的内容将在如下安排。第二部分将回顾绩效满意度、认知与政治信任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并提出基本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提出本人研究的数据来源,描述基本变量以及研究模型。第四部分将报告基本的研究发现,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结论。
刘敏涛的丈夫
在现代社会,一个广为认同的基本政治常识是,无论一国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与形式,的发展必须保持最低程度的政治性(OConnor, 1973; Badie and Birnbaum,1983:34),而性源于了对的信任程度。的信任程度高则性也相对更加稳固(Gamson, 1968: 44; Wang, 2005),因此信任可以说是与发展的基石。在探寻政治信任的来源时,Mishler和Rose(2001)认为既有的研究对政治信任根源的解释形成了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视角:制度主义与文化主义。文化主义认为政治信任外生于政治领域之外,植根于文化规范并在人们成长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起源于人们长期而根深蒂固的。因此,基于文化的视角,政治信任是人际信任的延伸(Almond & Verba, 1963; Inglehart, 1997;Putnam, 1993),社会信任程度决定了人们政治信任水平。相反地,制度主义则强调政治信任内生于政治系统,源于个体对政治制度绩效的反应(March, 1988;North, 1990),对机构的信任是这些机构产生的希望看到的治理绩效的函数,政策结果决定了个体的政治信任程度(Przeworski et al., 1996),因而政治信任取决于对绩效的评价,高绩效的机构将获得高信任。目前,研究政治信任决定因素的文献也多从制度主义的角度解释政治信任的起源,其中很多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制度主义视角(Chanley,Rudolph Susan Pharr,2000; Newton &Norris,2000;Levi &stoker,2000;Luke keele,2007)。Mishler & Rose(2001)的研究综合比较了文化主义与制度主义的解释力,发现无论是微观层次(即个人层次)还是宏观层次(即社会层次),制度主义的解释更具有力。
无论是制度主义还是文化主义,在这两个理论内部都可以作宏观和微观视角的区分(Mishler&Rose,2001)。就制度理论而言,宏观视角强调“制度”是所有社会组成的共同体,特别是整个国家或社会所表现出的整体特征,其典型形式就是治理绩效。而微观理论则认为由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各异,个人的理解和评价行为也不同,“制度”体现为人们对治理绩效的评价与。
制度主义认为政治信任内生于治理绩效,但更重要的是明确治理绩效的哪些维度。一般而言,制度绩效则被区分为政治制度绩效和绩效两个方面。政治制度绩效在宏观上表现为政治制度的特征,主要包括政治状况,与程度等,在微观上则体现为对这些制度方面的评价,如对政治程度的认知。绩效在宏观上表现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等,微观上是对国家及个人经济状况,以及对经济状况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等。绩效与政治绩效层面的政治无疑是影响政治信任最为重要的制度因素。
均对政治信任与性的效应已经得到大量的支持。损害了国家经济增长(Keefer and Knack ,1995;Tanzi & Davoodi,2001),增加了收入不平等(Li, Xu & Zou ,2000; Gymiah-Brempong,2002),提高了犯罪率(Azr & Gurgur,2004),导致低效率的服务和低质量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公共健康、教育、质量等社会服务(Gupta, Davoodi & Tiongson 2001;Esty & Porter 2002)。 这些研究意味着,通过国家治理质量与福利而损害对机构的信任。另一些研究则直接验证了对性的。在这些研究中,一部分研究运用调查数据,基于微观上的的经历或,分析其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也有不少研究同时分析了宏观上一国的水平以及微观上的的认知对政治信任的影响。Della Porta (2000)基于欧洲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意大利、法国和三个国家的对认知与信任存在着负相关关系。Seligson (2002)基于四个拉美国家的调查数据,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相关事件经历降低了对其国家性的支持。Catterberg & Moreno(2005) 则将分析的样本扩大到24个国家的调查数据,他们发现除了四个拉美国家外,其他的20个国家中,对的认知都显著地降低了政治信任程度。Chang &Chu(2006)对亚洲国家的研究也表明,认知的水平显著降低了政治信任,在-信任的联系上,亚洲国家并非例外。Morris & Klesner(2010)利用墨西哥的调查数据,同样指出了的认知与经历对其政治信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有少数研究运用一国宏观指数等数据来开展研究,如Anderson and Tverdova (2003)使用16个发达和新兴国家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国家层面的认知指数对信任的影响,同样发现高的国家有着更低的政治信任和对政治系统更负面的评价。Mishler与Rose(2001)对10个前主义国家研究则同时使用宏观的指数与个体的认知与经历这两个维度来测量,他们的发现也表明水平与认知的水平均了政治信任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个体层面的认知的影响更为重要。整体水平的确于政治信任,但这一效应依赖于个人对的明确。
相反地,良好的绩效与满意度无疑增加了的政治信任。对于可选择的绩效测量指数,多数研究都将经济状况以及对经济形势的与评价作为主要的指标,学者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绩效中的经济绩效,很大程度上源于调查数据的可得性,而且学者们的共识是,经济治理绩效提升政治信任最重要的因素(Citrin,1974; Hetherington,1998)。Anderson and Tverdova (2003)使用国家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经济治理绩效,他的研究明确地表明,一国经济增速越快,国民对政治体制的信任和评价也越高,相较于经济绩效与的评价,其他方面的公共服务绩效,如,控制通货膨胀和减少失业,的确对信任的提升效应相对更小。Gilley(2006)在分析了世界72个国家性的影响因素时候,也使用一国宏观的市场经济治理与经济稳定指数来测量该国经济治理绩效,这两个经济治理绩效指出都对性与政治信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一类研究则超越宏观的经济绩效而探究具体的公共机构和特定的公共服务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他们一般运用公共服务绩效满意度测量绩效。英国人对教育、医疗、经济绩效的评价对政治信任有最强的解释力,其中民生福利(卫生和教育) 绩效至关重要( Stoneman,2008: 93)。密歇根大学的Fornell教授开发了一套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American Customer Satisction Index)用以测量对私人及美国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他运用1999-2002年的数据验证了对特定服务的满意度导致对这些机构更高的信任(Fornell, 2002)。Kampen 和Van de Walle等(2006)的对荷兰佛兰德地区的研究同样指出对一般信任大部分来源于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部分国家,如支持的研究也表明公共服务质量是促进对信任的因素之一(Lundberg, 2003)。Vigoda-Gadot &Yuval(2003)基于以色列调查的数据,也发现对行政绩效的认知和满意度对政治信任的积极影响。Morgeson & Petrescu(2011) 分析了美国对六个主要机构的公共服务绩效认知-绩效满意度-机构信任之间的结构关系,表明对绩效的主观认知推动了对机构绩效的总体满意度,从而实现对这些机构的信任感。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宏观视角还是微观层面,与绩效对政治信任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然而学者们大多对这两个关键的制度因素孤立开来,分析其对政治信任的影响,鲜有检验两个因素的交互效应对信任产生怎么的结果,特别是绩效如何调节对政治信任的腐蚀效应。尽管对治理水平与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产生了潜在的不利影响,但是对个人福利的消极影响并不总会立即,而且也不总是低效与的同义词(至少在短期内不是这样的),在此情况下,如果公共服务供给与当前的治理水平受到的影响不至于过大,经济依然发展,的总体绩效依然能够赢得的满意,这时也将权衡从的官员中获得了现实利益与反后可能面临的利益损失,因而对政治也更可能持更为宽容的态度。相反,经济形式的恶化和公共服务供给危机则可能加剧导致的者性的流失和危机。Muoz,Anduiza和Gallego(2012)将绩效对影响的调节效应称之为隐换(Implicit exchange):对官员的支持还取决于官员过去的某些政绩,只要这些政绩能够提高福利,依然可能对这些的官员抱以积极态度。的官员或使用某些特定的服务或利益来购买政治支持。国家或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者这种(co-optation)政策来维持政治支持和选举胜利。相关研究也表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执政者与政党向特定与群体提供物品和服务等利益,以此换取特定群体的政治支持,从而建立了主从关系与政治制度(Clientelism)。制度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而且提高了特定对的与支持度(Manzetti & Wilson,2007;Medina and Stokes,2002; Kitschelt, 2000)。
大量研究都验证了绩效对-信任的条件效应的存在。Manzetti和Wilson(2006)对阿根廷1995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当阿根廷人更满意度他们的家庭收入时,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几乎为零。Zechmeister 和zizumbo- colunga (2013)对19个美洲国家的研究也发现,对个人经济与国家经济状况的认知显著降低了认知对总统评价的负面效应。Eunjung 和 Woo(2010) 分析了11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绩效如何调节政治对该国选举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成功的经济绩效弱化了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如果一国经济增长水平不利,不利于在任的选举结果,然而如果经济绩效显著,那么不论如何盛行,选民也将支持在任。Eunjung和 Woo(2012)继而对韩国治理评价的研究表明,国家的经济状况调和政治影响治理评价的影响,良好的经济状况使仍然支持那些的官员。Konstan tinidis & Xezonakis(2013)也发现在希腊,一些对提供给选民的现实利益,如减税政策导致无法有效地制裁的政治官员,从而验证了经济利益提高度的条件效应。
尽管发达国家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面临着信任危机,一些国家社会调查的结果都表明国家的政治信任呈现一般性的下降趋势,而转型国家的政治信任水平更是十分低下,这样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已引发了学者的普遍关注与研究(Braithwaite & Levi, 1998; Dalton, 1999, p. 68;Norris, 1999; Warren, 1999)。然而,中国的政治信任却几乎在所有国家中一枝独秀,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政治信任一直稳定地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Chen, 2004)。无论是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 ),还是区域性的东亚价值观调查(Asian barometer/Asia
Barometer),抑或国内的调查,如国民思想观念状况调查,都表明中国普遍比较信任机构,平均信任水平远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 (Yang & Tang,2010;马得勇,2007;Myunghee & Voorhees,2011)。
对中国高政治信任根源的研究,同样遵循着制度主义和文化主义两大研究径,尽管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但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制度绩效同样是决定中国政治信任的主要因素。Shi (2001) 和中国的信任做了对比研究,认为相对于传统的政治文化,绩效对两地政治信任的影响较小,而且绩效对中国政治信任的影响更小。Chen(2004)对市1995和1999年两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也发现绩效对政治支持之间的关系并不大。Yang & Tang(2010)的研究在探讨了影响中国政治信任的文化、动员等因素后,重新发现了对绩效评价是决定中国政治信任的最主要因素。对中国和信任的比较表明,制度因素(如绩效与生活满意度等)和文化因素(人际信任、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传统主义等)对两个地区的信任有不同的影响,但制度因素起更大的作用(Wong et al.,2009)。王正绪(wang,2007)的研究也表明,当前中国高度的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绩效是维持较高的政治信任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在长期来看,经济富裕将导致对抱越来越明显的态度。高学德、翟学伟(2013)制度变量和文化变量都对信任有较强的解释力,制度变量对信任的影响更大。从制度变量来看,居民对绩效的满意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信任,特别对食品安全、抗震救灾和司法制度的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孟天广、杨明(2012)的研究则比较的主客观绩效,以及不同绩效类型对基层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在经济增长、民生福利、纯公品领域治理绩效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积极评价都正相关于政治信任,纯公品提供的主观评价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大于客观的经济增长和民生福利绩效,尽管经济增长仍然是政治信任的重要来源,但民生福利和纯公品正赶上并超越经济增长,成为提供政治信任的新源泉。
然而分析中国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的众多文献中,就笔者所知只有极少数研究分析了中国对的认知(对治理的满意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马得勇,2007;Myunghee & Voorhees,2001),似乎更是没有相关文献探讨绩效或绩效满意度作为条件变量,如何调节绩效或绩效满意度对政治信任的的影响。然而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又是十分重要的。与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与发展经济不同,以来的部分市场化与私有化创造了一个混合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下参与经济建设与干预私营经济活动的方式与工具更加多样化,如的合同外包,市场准入管制、税收与财政补贴等等,从而为公私部门更加频繁合谋行为创造了机会。因自市场体制与经济转轨以来,大案要案层出不穷,并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与社会最为关系的政治议题之一。尽管当前中国的政治信任度仍处于高位稳定状态,然而基于社会对官员的日益担忧和强烈不满情绪,可以预见对的将严重损害各级的政治信任,并对国家的性的潜在。
面临问题,在不断加大惩治官员的反腐力度之外,中国仍然可能通过增加和维持绩效与绩效满意度的方式来减轻对政治信任的消极影响。正如以来,各级党政官员均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增长作为其执政性的重要依据,甚至视之为维持稳定与性的最主要的工具。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而有构成国家治理重大挑战的今日,继续加强绩效以割断-不信任链条就成为政治议程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的主旨也正在探讨中国对绩效的满意度是否也能够减弱甚至消除认知对信任的。
此外,既有的研究多将对国家或个人的经济状况的评估,即的经济绩效作为调节对政治信任与政治支持的条件因素,极少有研究将完整的公共服务绩效(不仅是经济绩效,还包括其他各种各样公共服务绩效)作为影响政治信任的自变量与-信任关系的条件变量。本文对中国的研究,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将传统的经济绩效扩展到更为具体和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绩效,从而能够更全民系统地分析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