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以晋升职称为目标论文为什么会盛行

※发布时间:2018-5-23 4:27: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日前,有蒲公英评论作者称,论文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而且论文的等级越高,晋级的希望就越大,为此,教学之余,教师开始为论文而奔忙。各类渗透在论文写作、评选等环节的功利操作又让老师们感到迷茫和无措。诸如收取评审费的论文评选,收取版面费的论文发表,复制粘贴式的论文等等。

  中小学教师要不要写论文,历来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论文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凝结,是教育方法的提炼,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写论文、做科研是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工作,让中小学教师写论文无疑于为难教师,而将发表论文作为晋升职称的门槛,更是拦住了相当一部分优秀教师,打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纵观大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发表的论文多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性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案例性,不似大学以及科研机构所谓的专业性极强的研究性论文,甚至不乏教学设计,案例性描述,课例分析等等,这样的论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记录与反思,是基于教育教学理论下的课堂审视,不仅有利于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可以给予同行思想的启迪与教学的。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育写作对于教师的意义绝非仅仅是为了评称职,而是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写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剖析,分析利弊得失,探索适切方式,寻求教育真理。写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学习的过程,写是思想的输出,没有深厚的教育积淀、没有丰厚的教育理论、没有广博的教育阅读,写不出来好的教育文章,更写不出来思清晰、见解独到的教育论文。长期教育写作的教师,一定是位阅读者,写到一定程度,教师就会力不从心,心灵苍白,这则需要教师阅读名家大师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又反过促进教师的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这个过程,伴随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优秀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写作也教师追求教育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重要方式,是教师专业历程中妙不可言的生命体验。

  试看,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教育名家,杰出的教育专家,哪个不是著作等身,而公开发行的知名的教育领域专业性,又有哪几个可以靠交钱就能发表的?以晋升职称为目标的论文写作注定写不出好文章,而收取评审费的论文评选,收取版面的论文发表,复制粘贴式的论文,之所以出现,并不是论文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职称晋升论文把关不严的,说明职称评审过程中对发表与获没有相应的论文鉴定机制与学术评价机制。

  要切实端正中小学学术研究行为,强化论文写的引导性,发挥教育科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需要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严把论文关。

  一是确立正确的论文评价观。不唯数量,不唯形式,不唯级别,只唯质量与内涵,真正关注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可以通过代表作制度,明确教师仅提供代表自身专业水平的论文作为职评的依据,不唯论文而论文,不被教育论文所累,切实减轻教师的职评负担。

  二是建立完善论文检测机制。对于教师职评提供的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通过网络搜索,系统筛查等形式,不管是不是发表,不管在哪个级别教育发表,确保论文为教师原创,以此清正学术氛围,保障教育公平。

  三是吸收研究形式。基于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师职评过程中,研究呈现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不必硬性要求教学论文化,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育随笔同样应当纳入认定的系列,而发表的形式,不仅限于期刊发表,大赛获,更应延伸到网络发表,经验总结等等,以拓宽学术认定的渠道,给予教师职评更多的机会。

  教科研对教师发展作用不容忽视,以晋升职称为目标的论文盛行的并不能打在论文身上,而应反思职评的方式方法,以此对教师实施正向引导,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来源于ipfs

关键词: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