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陈文学老人已经成为自治区包头市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的一张名片。56年来,在学习雷锋的道上,他不仅是一名标兵,也是一面旗帜,成立“流动雷锋宣传站”,创办“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作为全国十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他“傻事”做了56年,捐款近30万元……他在践行雷锋的同时,也传递着爱的力量。(12月17日,日报)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走过的岁月,迎接新社会。时至今日,说起雷锋,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黄口小儿都不会陌生。雷锋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座屹立不倒的。他的鼓舞着中国人不断为祖国建设、为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
作为新时代雷锋的人,陈文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几十年时间以来,陈文学从来没有停止过宣传雷锋的脚步。无论是冰雪满地,还是烈日当空,他都几十年如一日的奔走在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的道上。他将自己积攒的积蓄用于帮助困难学生和贫困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助人为乐的。虽已是期颐之年的老人了,但是他这颗火热而真挚的的心却从未停止跳动过。他说自己活一天就要学雷锋一天。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应该体现在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贡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的工作中去。践行雷锋,传递的力量。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争做新时代雷锋的人。我们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在新时代努力作为,不负的和荣光。不断将党的事业推向一个更为辉卧铺车上的冲动煌的彼岸,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