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业 周冰综观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大部分地区依然有文学常识的判断、选择和填空题,虽然分值不一,但于考试而言,还是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文学常识类题目是丢分集中区,往往因为这一两分而错失进入面试的机会。
文学常识类的题目之所以是失分重地,是因为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有的地区还把儿童文学作为一个侧重点列入考查范围。接触过文学史的考生都清楚,文学史考查范围之大,内容之细,逻辑关系之差是我们在备考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比如:有一文学常识类题目要求写出《西游记》中,给孙悟空起名为“悟空”的师傅的名字。考生从小就对《西游记》耳濡目染,即使没看过原著,也看过无数次的电视剧《西游记》。看到这道题目,大家的脑海中马上会出现这个画面:
为了有个整体的框架,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总结,每个朝代或者时代按照派别分类,在中国文学史部分,对于每个作者,要重点记忆该作者的朝代、称号、作品、作品内容大意、文学史意义等。比如:汉代文学主要记忆两个人和两种文体,这两个人是贾谊和司马迁,这两种文体是汉乐府和汉赋。在外国文学史部分,对于每个作者,要重点记忆作者、作品和国别的对应关系。由此,进行整体性的、细节性的记忆。
温馨小提示:本部分可以根据中公教育的基础班文学常识部分进行结构性总结,在头脑中形成体系的结构图。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文学史重点朝代,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李清照、陆游等作家为重点作家,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要从文学史地位、主要内容、艺术手法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进行掌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现代文学是重点。全面总结鲁郭茅巴老曹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等。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更为细致化的掌握。
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的备考,如果考生还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可以自己对文学史中的流派进行总结、复习。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流派可以将分散的作家连接起来,方便记忆,打破壁垒,纵横钩连,灵活掌握,而且,流派也可以加深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的总结和理解也更加透彻。更是为题型改变做准备。当然,还可以根据作家间的关联性将之联系在一起,方便记忆。比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时候,我们可以将“17世纪的莎士比亚”、“东方的莎士比亚”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完成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文学史的备考没有捷径,它需要我们广博的知识积累,更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题。如果一定说文学史的备考是有捷径的,那就是根据考情,有针对性的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用方法带动记忆。
不过,在此给广大的考生一个:不要纠结过于专业的文学知识,探索文学难题。以免自己陷于细节之处,忽视了对大局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