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施东来: 我在英国的文学之旅

※发布时间:2017-9-10 22:55: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留学生在英美成为了人数最多的外籍学生群体。但是就文学电影方向来说,就读人数还常少的。自2015年我进入大学英语系以来,还没有遇到过其他中国的同学。所以我在2015年申请硕士、2016年申请博士的时候,完全是自己摸索经验,并没有情况类似的学长学姐可咨询。希望通过介绍我个人的求学经历,可以帮助到准备出国念书的同学们。

  跟许多很小就去了大城市念书的龙泉人不同,我最青春的光阴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在龙一中参加完高考后,在父母的理解支持下,我到当时还很年轻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读书。出于对语文和英语的喜爱,我选了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并顺利进入英语系。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系其实是这所中外合办大学里比较小众的院系,当时(2010-2014年)我们系的教授也就六七人,学生不超过百人,大家都很熟。我入学的那一年刚好撞上院系体制,大三的时候可选择去许多英语国家的学校交换一年,增长。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系的训练让我开始慢慢习惯英式教育对自学的重视。一个星期七八个小时的课,在锻炼讨论技能之外,老师会给学生点明相关的学术资源和学习方法,真正的知识积累其实发生在课堂之外。到了大二,专业课上需要阅读许多经典名著,很多作品都对我有莫名的吸引力,为了搞懂这个吸引力的来龙去脉我都会在读完以后找很多很多的分析来看,并以此为乐。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大三是大部分非2+2的同学选择出国交换的一年,我选择了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英文系的大学。虽然我在的那一年在学业和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但是我并不后悔这个选择,没有在的经验也许我后来再次来到英国读研就没有那么顺利。

  第一次出亚洲长期生活,家人恨不得连衣架和电饭煲都塞进箱子里让我带去,现在想起来也是有点滑稽得可爱。还记得刚到伦敦机场要转机去,结果没有赶上那趟飞机,只能转机去最近的格拉斯哥机场,然后拿着那些大箱小箱打的去,现在模糊地想起来我当时左右手各一个拉杆箱,前胸后背各顶着一个书包的样子就觉得好笑。习惯了英国的生活以后才发现除了证件、钱、衣服、书以外,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不用带。大学跟我后来就读的伦敦大学学院和大学都蛮像,没有集中的校区,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般走20分钟都可以到。是一座小山城,公起起伏伏不适合骑单车,天气好的时候还常漂亮。

  苏格兰的大学体制跟英格兰有稍有不同,是跟中国美国一样的四年制。 按照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习惯,我只选了一门英国文学大课和几门语言学小课,比如语音学、语义学之类的。本科的课程都是由和讨论小组组成,每周听完一个1小时的百人之后就要参加博士生带领的讨论小组,一组六七人左右。两个学期下来我们要读完从John Gay到Samuel Beckett的近百名作家的书来应付, 但小组讨论的时候会专注一本书,每学期的论文也只要求分析一本著作就可以。学年结束后,我们要参加一个3小时的大考,需要在不知道题目,没有原文和任何二手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即时创作3篇文学评论,对没有文学考试经验的我来说是十分困难。

  在大学印象最深刻的一课是本地老师用苏格兰口音Robert Burns的诗,原汁原味。就算是现在,我看完并消化一本200页的英文原著也要不少于三四天的时间,所以当时应付文学课的高要求有点累,在讨论小组里面对欧美同学的积极发言也略显紧张。反而是在语言学的课程里面,英语作为外语的国际生占主流并且有一定优势,因为我们会比较清楚母语者没学过没想过的语言语法知识。在这些语言学小课里我还是拿到不错的分数,但是文学论文的分数平平,最后的3个小时的考试没有资料可查根本不知道在写什么。综合下来,一年的分数没有达到一等学位的要求。当然我当时也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也没有对这个分数不满意,只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文学这个专业,毕竟跟英语世界的优秀学生一比,感觉基础和积累都稍显不足。

  在的第二个学期,我开始上网看课表,去旁听各种研究生和其他本科的专业课,想试试能不能找到更感兴趣又适合的专业。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有研究生的语义学、本科生的哲学课,还有一门中国电影文学入门。当时去上中国电影文学课完全是出于好奇,想去感受下“外国人是怎么上中国文学的”。

  这个课也是全英文授课,班上多是一些欧洲学生,我是唯一一个在场的中国人。其实,我在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有接触中国文学了,的电影也是在电影院里面不成系统地看一些。旁听这门课的时候,我发现英国老师对现代中国文学反而有比较清晰的脉络,多聚焦在作品的历史背景上而不是语言分析上,这是跟我在英文系上的文学课不一样的地方,也让我慢慢学会多种用英语介绍、分析中国文学的方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进入比较文学这个领域的想法,似乎在这个比较国际化的文学研究场域中,我从高中到大学积累起来的冗杂知识才可以被充分运用起来,让我能结合自身优势,研究一些非双语者无法触碰的话题。

  以我当时在的分数,要直接申请剑桥的英语系是很难的。英国前五的学校里面,只有伦敦大学学院有比较文学的硕士学位课程,刚好我们那一届(2014—2015年)新来了一个现代中国文学方面的英国老师Kate Foster,适合中国学生选的课一下子增多。伦敦大学学院硕士申请的时候,除了成绩单、雅思成绩、老师推荐信,也就只有一个两三页的个人陈述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大多学校都更看重申请者是否对自己的领域有基本了解,对毕业论文的大方向有没有基本计划,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有适合的教学资源可满足你的研究方向。

  伦敦大学学院旁边的Wellcome Collection Reading Room时常有文化沙龙,让我在专业课之外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跟本科的课比较起来,硕士课程更加适合我这种喜欢精读多于泛读的学生。整个课程都没有考试,只有不超过8个人的小课和论文。我们那一届一共有50多个硕士生,但是很少有大家都要去上的课,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去上小课。每人一学期选择两个理论模块,一个模块四节课,每星期一节,每上完一个小模块就要交一篇3500字的小论文。这些理论课虽然说是入门级别的,但要在短短4个星期内掌握全部概要并能熟练运用到文本分析上,还是有难度。根据我的经验,选择自己最有兴趣和把握的模块是上策。我选的殖义和后殖义两个模块是同一个法国老师负责,长期相处下来我们都对彼此比较熟悉,所以她第二学期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就比班上的同学对我更加有亲切感,后来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毕业论文导师。

  做毕业论文,最重要的就是找准研究突破口让自己的研究有独创性。根据我当时接受的文学课程的领域分野,后殖民文学基本不谈东亚,中国文学又很少谈到殖民性,谈论“”的美国学界又不注重文学作品分析,做了“”文学作品分析的研究又往往忽略到东亚本身在历史上对这个种族主义话语的反响,所以顺着这个思我便找到了“”的比较文学研究这个突破口,希望这个题目可以打开学界多个领域对话的可能性,用文学方做文化史,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

  刚来伦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好研究生课程完成以后要作何打算,直到拿到第一个学期的好成绩,我才比较有信心继续学业。但是,英国博士和硕士的申请时间差不多,都是1月,而我9月底才到伦敦,上完一学期的课也没有很熟的老师,想不到很适合的博士论文题目,对剑桥的师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在一番思考之后,我申请了之前被拒掉的英文系的世界英语文学硕士项目。

  这时我已经拿到了本科一等学位,又是伦敦大学学院在读硕士,参考了英语系几位后殖民研究的老师的资料后,我就在个人陈述里面写了研究南非英语文学的初步想法。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去体验一下,并没有想到能留下读博,所以我写的研究方向是尽量往老师的研究上靠的。

  如果说伦敦大学学院的比较文学硕士还是有比较多入门课程的话,世界英语文学硕士的课没有基础基本是上不了的。英语系在现当代文学理论创新和思维范式的方面也许还是稍落后美国学界,但基于大英帝国的地理历史优势,对英联邦国家文学的研究还是很扎实的。大学一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10—12月,1—3月,4—6月,每个学期英语系的研究生只上6个星期的课,最后一个学期只写毕业论文不上课,所以整个学位其实只有12个星期的课,跟伦敦大学学院比较文学硕士课程的每学期10个星期的课比起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更高。

  但即便如此,每年都会有录取人数五倍以上的人申请这个硕士项目,我那届(2015—2016年)录取了10人,学生质量也很震撼我。许多我在伦敦才接触到的理论著作和作家,的同学都是信手拈来直接插入到讨论中的。每堂课老师只要坐在那里问三四个问题,学生就能叽叽喳喳自己讨论一两个小时。

  伦敦大学学院比较文学的选修课是可以跨院系的,东欧语言学、法语系、英语系等的研究生课程都可以选。但是在这方面就比较,只能选英语系自己的课,而世界英语文学硕士课程的学生一般很少会选19世纪以前的文学课,多从MSt English 1900-Present 和 MSt American Literature的课程里面选,比如现代主义文学、当代美国文学等。根据伦敦大学学院的经验,我还是循规蹈矩地选了自己熟悉的方向,比较文学理论和世界文学理论两门课。

  我就读这两个硕士期间,都没有刻意要去选择非常有名的教授来当导师,完全是按处的舒服程度和专业的契合度来选择。硕士论文不像博士论文,还是需要导师经常来指导论文结构、论点力、理论架构等,有些工作繁忙的名教授不一定会有时间和耐心慢慢地给一个不一定会留在学术界的研究生这些基础知识。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在什么阶段,一个研究方向契合并且好商量的导师,总比一个有名但整龙见首不见尾或者态度太过强硬的导师要好。

  在攻读第2个硕士学位期间,我学会了总结经验,在理论和文本的阅读上不再追求广度,而是从一开始就锁定要分析的作家和角度,把每一节的阅读资料和讨论都往特定方向靠。在伦敦大学学院,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同学一起摸索一个新的理论或者国族文学史,而在,大家在一开始就很明确自己要研究的具体课题,讨论往往就聚焦在方的异同利弊上。

  一个学期结束后,许多老师都我申请博士的时候选择英语系唯一一个比较文学的教授M1,他对比较文学的各大理论派系都比较熟悉,在欧洲比较文学界也很有影响力。我只是担心他的研究领域聚焦于英国和意大利,没有办法指导我博士论文的东亚历史面向。我也考虑过把“”这个话题的重心从大英帝国殖民史转到中国文学史的脉络下面,去申请成为东方学系M2教授的博士生。但是M2的出版物聚焦于战后、日本文学,似乎也不是那么适合单独负责我的论文。与硕士项目不同,英国的博士申请是需要事先和导师沟通好的,毕竟三四年的博士生涯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导师了,在读硕士的好处就是我已经通过各种文学活动接触了不少老师。我把两份侧重点不同的研究计划分别发给了M1和M2,两人都表示我可以试着申请。

  我综合考虑过以后,还是觉得留在英语系由M1做我的主导师,再找M2做我的副导师是最好的办法,最后拿到的学位也会是英语系博士而不是中国文学博士。

  的英文系毕竟是全世界师资和研究实力数一数二的院系,在这里也可以接触到的文学和最核心的文学理论,而的现代中国文学就只有M2一位教授,显得比较势单力薄。在和英语系和中文系的不同同学的接触中,我还是感受到英语系的同学对文学本身有更大热情,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同学则更侧重社会评论。比起中国这个地域类别,我自己也还是对文学这个学科类别更感兴趣。

  除了学位院系的不同,博士申请注明正副两名导师也常有帮助的。一方面,它可以向院系和导师们自己的课题能在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审核,另一方面,导师们也会因为只需要承担一半的时间而觉得更轻松更倾向于接受你的申请。进入博士学习阶段以后,不同的导师会从不同领域的角度对论文提出质疑,并且可以通过他们认识更多研究话题相近的同学和老师,可以说是双倍福利。

  常有一些好奇的朋友问我,这种专业毕业以后能做什么,我能想到的比较确定的也就是继续留在大学教书做研究。如果要在学术界留下,那就必须要找尽可能好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般可以参考学校老师或者领域内经典文章所在的期刊。我在伦敦大学学院期间也没有人告诉我这些经验,于是随便看到一个貌似正经的期刊都会,被收了之后还非常开心接二连三,直到发现一些学术期刊出刊过快,也从来不帮作者改稿之后,才发差期刊还不如不发的道理。

  我的经验告诉我,英语学术界的竞争现在还是相对公平的,发文章到好期刊还是要看质量,每一篇论文都会有匿名专家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一篇好的论文从写作到发表,一般都要两年或以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有意走学术的文科生来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也要比只想拿学位的同学更上心,要更加精益求精,以便日后更有效率地出版自己的研究。从文学阅读,到知识积累,到知识的创作和发表,这是一条漫长的道,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是抱着结果导向的捷径心理,不享受求学过程,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

  (作者施东来, 大学英文系博士在读,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全资助,现在英国研究现代比较文学、后殖民文学、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和种族形象,致力于将更多华语文化产品带到。微信号:oxfordlit)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