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聋哑学校是一所县直特殊教育学校。建于1986年10月。现有在校学生80人,教职工37人。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以“残疾儿童,培养有用人才”为旨,不断深化教学,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曾接待过联合国儿基会高级项目官员达•累斯,学习园地,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李仲汉等领导专家检查指导。先后被评为县“规范化学校”、县“教育教学”、“教学”先进单位,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质量。
1、规范管理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把规范各项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昌乐聋校,可以说制度的“身影”无处不在。学生每天有《一日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有《班级卫生评比办法》和《内务管理评比办法》。教师制度也是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除考勤、教研、业务常规等制度外,昌乐聋校更是针对学校办学的性质和特点,创造性地加强了学校制度建设。如《学校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教师值班交接制度》等。在昌乐聋校,实行的是学生月休制度,即每月学生回家一次。遇到学生早来或者晚走,班主任和值班教师要负责到底,陪孩子一起活动。这是学校《班主任制度》和《教师值班制度》中的一项。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学校处处留心,尽可能地预见到所有的隐患和问题,使各项制度成为这些“预见”的。《昌乐通讯》、《日报》、《晚报》、山东《联合报》等曾对学校办学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过宣传和报道。
2、文化立校积淀了学校深厚的底蕴。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注重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让师生共同成长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质、民族、世界意识的人。办学二十余年来,我们请昌乐“书法家”曹一民为学校题写校名,担任学校书法教师。请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李仲汉为学校题词“发展特教,聋童。”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更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助听器验配,从构建学习型组织,举办教师论坛、读书沙龙,到成立名师指导站,我们给教师的全面成长搭建平台。除此以外,我们还努力营造一个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如我们在教室、宿舍、走廊悬挂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对教师和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的熏陶。制作学生书画板面,用以发展个性,张扬才华。
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不懈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来抓。每位教师一入校,即参加学校“三字一画”基本功训练。在1999年全市特教学校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校参赛教师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为了帮助教师顺利成长,学校克服聋校无平行班的弊端,在每周五下午的业务活动时间,打乱年级界限,创造性地采取了“一课三摩,人人过关”的形式。徐春玲老师是学校语文教师的代表,在她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出示了省级语文教学公开课,并在省特教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当然,从中获益的又不仅仅是徐春玲一人,刘焕彩、黄春梅、张华、张富荣、吴瑞臻等一大批省市特教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涌现,使学校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科特色化,个性风格化,教学常态化。”随着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学校更是及时实施“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并为教师搭设了由教坛新秀到教师再到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台阶。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我校一是把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置于的首位,要求教师以符合时代发贵妇也疯狂展的教育观、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及不断提升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二是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深入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性。三是加强康复训练,进行缺陷补偿。处每学期组织学生口语比赛,学期结束对每个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并对每个教师一学期来的语训计划、记录、写话本、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集中总评。四是整合学科内容,形成学科优势。我们要求教师合理删除那些脱离学生实际,又不利学生接受的知识,再增加和学生联系密切,又处于时代前沿的新知识。同时,对于那些在聋校来说是优势,而统编教材又照顾不到的学科,我们组织教师大力开发和借鉴。如学校的美术、书法、剪纸、微机等科目,我们都是在借鉴普通学校教材的基础合理编排。五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随班就读工作。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工作中,对于有条件的残疾学生(主要是重听和轻度听力残疾的),支持他们随班就读。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随班就读学校建立联系,积极成为全县聋教育的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师资培训及康复服务中心。六是课堂教学模式,开辟全纳教育新。“全纳教育”是市基教科主抓的一项课题实验。我校作为实验学校,申报了三个子课题研究。在实验研究上,我们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努力使实验开好局、起好步。昌乐、《昌乐通讯》等曾对我校实验情况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七是教学评价,促进多元发展。在教师评价上,我们制定了《昌乐聋校教师教学评价细则》;在学生评价上,我们建立《特殊儿童受教育档案》,制定了《昌乐聋校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真实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发展。2003年,学校协办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现场会,各项工作获好评。
多年来,我校走“科研兴教,质量强校”之,扎扎实实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为克服学生语言水平低下的现状,我们进行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验研究;为改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我们进行了“学科创育”实验研究;为积极进行劳技教育的与创新,我校进行了“特教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实验研究;为使各类残疾儿童的发展落到实处,我校进行了“聋校分类教学”实验研究,该课题实验报告曾在省教学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2002年,我校申报了“科学认读与聋儿早期潜能开发”和“聋校个性化教学研究”两项省级课题实验,在县教科室结题后正继续深化研究。2006年,结合县教研课题的申报,我校共申报了县级科研课题八项、市级课题一项。多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在《中国特教文萃》、《特殊教育研究与探索》、《现代特殊教育》、《辽宁特殊教育》、《山东特教》等刊物发表,在全国、省、市、县特教论文比赛中获。2006年全国第二届特殊教育论文大赛,我校获优秀组织,论文全部获。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在昌乐聋校,结合重大节日和月份特点,德育工作每月一专题,每周一小题,以正面教育对学生实施有力的思想引导。也正是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出发,学校积极开展有个性有魅力的教育。如纪律卫生评比、文体项目比赛、劳动竞赛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体育项目比赛,评出最佳运动员;书画展览,评出小画家、小书法家;还有跳绳、踢毽、内务摆放等等比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快乐。昌乐聋校的德育实效还得益于学校构建的良好德育工作机制。除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结合、和家庭结合、和社会结合外,昌乐聋校更主要的是建立领导、教师、职工全员全程全方位联动的教育机制,你讲我讲他也讲,你管我管大家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昌乐聋校“缺陷补偿、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原则,在形成学生深厚知识基础的同时,前庭眩晕,注意张扬个性,形成特色。学生郝洪波,山东特教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回校任教;学生冯友萍,被评为市“十佳少年”;学生曹美丽,经过学校语训后回普通小学就读;学生孟祥伟,自上装饰装潢项目,年收入三、四万元……2007年,学生文艺节目《红扇》、《江山》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并参加了昌乐县庆祝高考九连冠、教师节庆祝大会汇报演出。学生唐文亮、刘文法在市残疾人运动会中长跑、乒乓球比赛中获。学生孟德刚、磊、等同学的书画作品在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中获一、二等。昌乐为我校制作的学生书画、剪纸节目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选播中获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