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山西省2015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发布时间:2017-8-29 22:22: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制度有(C)①分封制 ②中央制度 ③科举制 ④军机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贸易的要求。乾隆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陈词反映的是(B)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学术著作的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B)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线(A)A.北伐战争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B)A.中国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成立、新中国诞生10.“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C)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11.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C)A.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B.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C.1971年10,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12.无论是东方,还是,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A)① ②《汉谟拉比》 ③种姓制度 ④雅典 ⑤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13.“描写了人类战胜,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了的各种,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B.《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的思想 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的14.历史上,面对殖义的侵略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C)殖民侵略的斗争序号人物事迹评价领导美国战争“合众国之父”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运动[来源:学科网ZK]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A.① B.② C.③ D.④1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战争,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D)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力量的联合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16.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1)了清王朝的,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的是 辛亥 。(1分)(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是 英国资产阶级 。(1分)(3)颁布了《宣言》,处死了国王易十六的是 法国大 。(1分)(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十月 。(1分)17.阅读下表,回答问题。(4分)晚清财政收结构表 (单位:万两)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收入其他收入[来源:学科网]总收入……3……7708(1)表中清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 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 总收入增加(1分)(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三、材料题(本题共10分)18.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依据材料回答:(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答:发展:城市(镇 )兴起(1分) 商业繁荣(1分) 纸币产生(1分) 海外贸易兴盛(1分)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答:地位:经济中心(1分) 意义:封建制度(1分) 孕育早期资产阶级(1分)(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 分)19.材料一 该法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部,对外的大门地打开了。 ——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1分)为什么说该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答::《产业复兴法》(1分) 核心与基础:该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1分)克服生产的无状态,调节了生产,防止了生产过剩。(1分)(2)简述我国和的过程。(3分)归纳我国的特点。(2分)答::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答出“从农村到城市”给1分) :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开辟经济特区,最后向内地发展。(1分,必须答出两点才可得分。错别字不扣分)[来源 特点:全面;态度;稳步推进;逐步深化。(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了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2分)答: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渡过了危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1分。 答出一点意义即可。意思相符亦可) 推行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完善了。(1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意思相近亦可)(4)从两个成功的中,我们得到了哪些?(2分)[来源:学*科*网]答: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循序渐进,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措施要有长期性和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创新意识。(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20.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 梳理知识 知识点:铁农具 蒸汽机 机器 电机 电车 电灯 内燃机 汽车(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7分)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时间①(1分)铁农具春秋战国铁农具(1分)生产工具(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蒸汽机 机器②(1分)工业或18世纪下半期(2分)蒸汽机、电机、内燃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科技创新、发明[来源:学科网]③(2分)电机、电车、电灯(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内燃机、汽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二次工业机器 电车电灯 汽车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任务二 解决问题(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4分)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乙: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答:赞成甲同学的观点。(1分)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变革(或商鞅变法)。②蒸汽机、机器的发明,形成了工厂制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电机、内燃机、电车、汽车等新发明,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因此,每一次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的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工具的史实给1分,作用给1分)赞成乙同学的观点。(1分)阐述方法一: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②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大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③电机的发明,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④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新时代。(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阐述方法二:①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没有近代科学理论,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长期没有大突破。②近代历史中,由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工业中产生了大量科技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等。这些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中,出现了机器、电车、汽车等新发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文明实现了飞跃,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因此,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甲同学是探究生产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乙同学是探究科技发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任务三 思考(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2分)答: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注意了解基本史实,学思结合 ;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理解;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等。(1分)主题内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