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大发展,各地正飞快地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特别是像安徽这样的中部省区感受最为强烈,不在发展中成长就在发展中沉没。而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的许多领域,其进程必然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的过程,必然是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过程。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基本前提。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照应历史,又要谋划未来;既要寻求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又要注重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镇人口集中,其本身就是以人为中心。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化层次越高,人的生活和生产质量就越高。城市建设可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以进一步完善并强化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科教文化功能、管理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可以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便利的城镇生活,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更能理解城市发展的意义,能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看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学科的特性有二:一是综合性,二是区域性。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质系统,这个物质系统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功能也是综合的,例如,一个干净漂亮的城市对人们生产、生活来说,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工作,生活,学习等)。这一城市的开发、利用,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综上所述,我们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适当进行“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也可结合实例讲述城市发展与地理的作用,这样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增加学生的视野,也能够使学生对地理学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地理这门课程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再近一点联系到我们身边的城市发展建设,我们可以从地理的角度来阐述(以笔者所在城市滁州为例)。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方略。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是安徽的“东大门”,市境自东南向东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毗邻,西南和西部同安徽省巢湖、合肥市相连,西北和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相依。滁州襟江带淮,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滁州历史悠久,名胜众多,下辖天长、明光两市和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及琅琊、南谯两区,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万。滁州市人民驻琅琊区,滁城位于安徽省东部风景秀丽的琅琊山脚下,同南京相连、距合肥115公里。在经济上处于沪、宁、杭工业区边缘,属“南京1小时都市经济圈”。目前,全滁州还有347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城市化不仅低于全国,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未来5至10年里滁州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以上,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需要把100万以上农民为市民,不仅要依靠县城和一批经济强镇,作为滁州的中心城市,滁城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城市发展建设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滁州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这正体现了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人口分布与集中趋势,有利于空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工农业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人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安居乐业,为社会和谐打好基础。
目前我市工业化率为36.1%,低于全省37.5%和全国43.5%的水平。城市发展建设将带来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按照城市规划,市开发区和琅琊、南谯两区工业园就可以进一步做细做实工业用地规划。既可以在工业园区中规划建设园中园,发展特色配套产业,有利于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使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又可以在工业园区中规划建设创业,助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建设还将使城市道、水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快,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功能更加完善的硬件,助推工业经济持续加快发展。 2.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聚居到滁城,“农民”变“市民”,将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居住、交通、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文化、金融、通信等第三产业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城市发展建设将给滁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大繁荣。
健康发展的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惟一场所。只有持续地、有条不紊地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才能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是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可以为广大的农村农户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
推进城市发展建设有利于合理、集约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力资源的优化作用、细密的分工和合作以及教育和科技的进步,也会大大加快经济的发展。
目前,滁州的经济发展日趋加快,减少污染、加强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的基础条件。同时,生产和消费的集中,还意味着可通过回收废物和对其重新利用或再循环使用,资源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广泛的有效利用。
城市化创造着居民的消费需求,如汽车、信息产品、服务产品的需求,为市场扩张创造前提条件。推进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通、通水、通电、通邮、通话、通气、通热和平整土地工程建设,城市生态和城市灾害预前与控制工程建设,快速轨道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工程建设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
由上所述,我们发现城市的发展和地理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注重:①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③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基于以往我们学习知识的特点是范围的,结构组合是线性的,而网络上知识结构的特点是“树枝状”的、跨学科的,因此,网络技术的学习必然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况且,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也为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我们身边的事讲述城市建设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毕竟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未来。陈廷敬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