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二战跨考厦门大学古代文学比第一年提高130分学姐是怎样做到的?

※发布时间:2019-10-24 21:48: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经验来自今年考上厦大古代文学专业的青枫学姐,学姐去年一直跟着一往,报了暑期强化班和复试一对一,以优异的成绩被高分录取。

  学姐4月2号晚上会开免费公开课,报名信息见下文。另外,学姐今年还会带一对一,预计有2个名额。了解详情,请联系峰哥微信:yiwangfengge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本科是一所末流211的二本管理类专业,今年初次报考厦门大学,初试386分,复试87分,最后总分排名第三。我考研可以算是半个二战,因为一站的时候是报名了才决定的考研,而且报的还是我的本科学校,最后以256分的成绩完美落榜,两门专业课加起来还不到150分。

  到了18年二月才下定决心考厦门大学,并买齐所有的参考书目和资料开始学习,在2月到6月期间还同时考了教师资格证,处理完论文和一些毕业的事情,所以线月份开始的,但之前几个月还是把参考书全部都看过一遍略有印象了的。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历程吧!

  关于择校还是应该综合考虑,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是地区和学校,其次是在多个种子选手中进行对比,对比可以从分析各个学校之间的真题难度重点着手,这一方面是可以了解该学校的出题思,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题目是否与自己的预估能力相当。第二就是要分析近几年的录取情况,看看进入复试的最低线是怎样的趋势,这样可以给自己拟定一个目标分数。还有就是该校每年的招生计划,关注推免后剩下的名额。最后才是报录比,其实我个人觉得报录比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因为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基数自然越来越大,但是这梦见手机丢了些报名的同学起码有一半以上是打酱油的,如果你用尽全力认真复习,真正能成为你对手的同学恐怕只有十分之一,所以不要被报录比吓到,努力才是。

  我当初选择厦大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狗胆够大,当时看到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中都有表示厦大的中文系不难考。而且还有很多跨考的例子,于是我就去找来历年真题看,对于一个跨专业的我来说,其实最开始很多题都是摸不着头脑的,但是凭借初高中学过的知识我看得出他们的题目不算太偏,而且难度不算大,尤其是古代文学的题目,全部是书上能找到答案的,想想正适合我这种临时突击的跨考生,所以就决心考厦大了。

  但除此之外我还看了一些别的书,比如钱理群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叶立文先生的《现当代文学及习题集》,崇文书局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与习题集》,王运熙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新编》,因为跨考嘛,所以心里很虚,觉得自己没什么基础,所以就各种报班学习,关于文学评论和写作我有报一往的写作课程,假期也有听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强化课程,一往的学长学姐们都有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拓展和详解,但我因为最后背书还是以教材为主的,所以没能好好利用上这些资源也是说来惭愧,不然应该会考得更好一些吧,不过初试完以后我又把课程全部重听了一遍,又理解吸收了一下,也算是对得起学长学姐的付出和我的大洋了。

  先说古代文学,这一科的题目总的来说是最稳定的了,考的其实都不偏,很容易重点,而且书上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就背书,兼带背书上的例子就够用了。然后是现当代,这一科的题目有个特点就是爱杀回马枪,所以前几年考过的题目一定要绝对重视,很多知识点是在反反复复的考,不过这几年难度有所增加,不是单单背下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应付的了,需要一定的归纳能力和对作品的熟悉及理解,我复习的时候出了看习题集还有看钱谷融先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选读了一些其中的名篇,当时听一往的暑期强化课也自己做了两小本笔记。

  再然后是外国文学部分,从真题角度来看一般是简答题比较偏,论述题比较正常,而且都是大的考点,容易把握,所以我复习时候以教材为主,把重要的考点反复,作品其实我没怎么看过,主要是了解书上所举出的和习题集上提到的,至于那些比较细小的考点我并没有去专门看别的书或是论文来补充,只是把教材上的点吃透,再看看习题集上的相关内容,应对十分的简答题应该一半以上的分是可以拿到的。

  再到语言学部分的题目,首先是古文翻译,我详细看过《古代汉语》的第一、二册,其实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了解一些字的常用意义,不过真题的古文部分其实并没有书上的这些作品选文那么难,难度基本上就是《太平广记》里故事的水平,而且厦大也喜欢从《太平广记》里出题,这方面只要每天读一小段文章,把重点字的意思多记几遍,一个月差不多就够了。

  现代汉语部分的题一般是从《现代汉语》中出一道,《语言学概论》中出一道,今年是个例外,两道都出在《语言学概论》,复习的话其实《现代汉语》只用看上册就够了,重点是《语言学概论》这一块其实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看教材,但一定要看那本配套的习题集,那直接就是题库了,而且答案也都列得很好,直接背就行。

  下面再说说文学评论与写作,名词解释基本都出自《文学理论新编》每一章后面的名词解释,论述题也会有一道,这科性价比很高,50分,我当时做过两遍笔记,第一便是详细版的,之后也是拿详细版的,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边背边做了一套大纲线索版的,这一版几乎完全是背着书做下来的,更能加深记忆和理解,因此我这一科还是有必要做笔记的,边做的时候也可以边想想那些文学史中的例子符合这些论点,等答题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佐证。

  至于《美学史》,其实性价比确实不高,把握几个重点人物就够了,不过我还是不放心,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样子把全书读了四遍,自己做了一套笔记,无论重点人物与否都看得很仔细,同时也领会到这本书的意趣所在,如果只是为应付考试,倒是没有必要这样。

  最后是写作部分了,我当时跟着一往的评论写作课走,每个月有一次练笔,还有优秀的评论文章给大家分享,有时间看一点文章,一个月听一次课,还有自己在图书馆看了一些《名作欣赏》的文章,都对写作很有帮助。

  首先是学习不知道复习,感觉自己时间不够就老想着赶进度,一轮一轮的背书却从不知道每天应该复习之前看过的内容,这样子每次我拿到书来看几乎又变成了新的知识,后来还是受一位其他学校的学姐,在最后两个月开始反复复习,早上看的东西在中午和晚上必定再看两遍,其实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这样记忆效果高出太多。

  其次是贪多嚼不烂,也提到过我报了很多课程,因为心虚自己没什么文学知识,一往的学长学姐也确实讲的很好,但是厦大的考试其实考的不是要你精通某一项,而是大综合,其实只要能掌握书上的全部知识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光是参考书就是十多本,我后来真的没有时间去背那些补充的知识点,只好还是以教材为主,等结束初试了才又恶补一遍课程。

  第三是评论写作的问题,根据以前的真题我觉得偏向于散文和小说的评论写作,所以把重点放在这一块了,但实际上这两年的趋势是开始转向文学理论类型的评论写作,而我并没有做太多准备在这方面,因此写作时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了,不过好在我认真读过《美学史》,写作时用了不少的例子和文学观点。

  因为我们考大综合,科目有点多,所以我除了《西美》和《文学理论新编》认真做笔记以外,其他的都是先看书,做框架,再背书,然后默写框架线索,最后看着自己的框架线索一一在脑海里回忆填充细节和,不过《语言学概论》的话就没有这个必要了,直接拿习题集背,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了这么多,最后谈谈心态吧,考研就是一场持久战,能到最后的就是赢家,这一对自己有过太多的怀疑,其实不只是自己,当时没有人觉得我能考上,当然我也并不是因为这样被激励了于是奋发图强,只是一心想着尽人事,听,我努力了就好,剩下的,交给命运吧,实在不行就调剂。所以这一年来我既有用幻想给自己打气,也想过最坏的打算,但无论是想什么我都知道光想是没用的,要做,要背书,否则都是白搭。再最心累的时候要和自己的朋友多交流,压力,再不行就给自己半天放松一下,去看看电影,逛逛街,总是闷在图书馆学习效率更低,反而是休息过后心有学得更好,考研就是这么日复一日的重复,几乎每天除了吃的不一样,其他什么都千篇一律,但是只要能熬过去,就一定会看到希望。

  以上大概就是我这一年的备考过程,虽说是一战厦大,但也承受着二战的压力,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留下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大家能各取所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有意考厦大的同学,你们要加油,期待能够明年在厦大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