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探微》是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张学松、赵永建、彭洁莹和邓建四位先生的论文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兆鹏先生在《序》中评价说:“《唐宋文学探微》是对唐宋文学的散点透视”。称这本书是“散点”,是因为该书关涉较广,举凡作家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思想、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动因、作品的内容主旨和艺术特色以及作品的接受等等,均有涉足。至于“透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在体验中透视。关于风骨的研究论文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由于很难说出新的东西,研究者一般都是避而远之。张学松先生却迎难而上,他的《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一文,从客观物象、作家的主观情感、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建安风骨和盛唐风骨的区别,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体验的厚度。比如该文写到:“读建安作品,我们往往有一种压抑感,而读盛唐作品,我们胸中似乎激荡着一种‘豪气’。打个比喻,建安风骨和盛唐风骨好像是两个都怀有雄心壮志且顽强进取的人,但前者犹如一位在浓雾弥漫北风呼啸中,玉米地里的大嫂在漫际的沼泽地里而又坚韧的跋涉者;而后者则犹如一位在明媚阳光下和煦春风中,在辽阔的草原上跃马扬鞭纵情驰骋的骑士英雄。前者是逆境中的奋斗者,后者是顺境中的创造者!”将建安风骨、盛唐风骨喻为逆境中的跋涉者和顺境中的创造者,独具匠心,极富,这种语言风格迥异于一般的论文语言风格。
在细读中透视。《唐宋文学探微》对于文本的细读,用力甚勤,多有创获。比如,张先生《〈又玄集·序〉“清词丽句”义辨》一文,打破以往将“清词丽句”视为“清丽”风格的陈见,通过考证,令人信服地指出韦庄所谓“清词丽句”指的是诗歌的审美特质。
选角度透视。《唐宋文学探微》对于唐宋文学的研究不但富于体验,细致入微,而且选题的角度极为新颖别致,比如,张教授《晚唐诗人在农民起义中的心态表现及命运》一文,仅从文题而言,就能令知者会心。这是一个学界很少涉足的领域,对于全面认识农民起义,了解知识的情怀及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靠积累透视。选题角度的新颖,非一日之功,而是得益于对唐宋文学滚雪球式的长期研究。比如赵永建先生对《琵琶行》的解读,撰写了系列论文,从创作动因、创作心态、音乐功能等度进行了解读,最终发现了白居易“曲江”系列中的“巅峰体验”与人生意蕴。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