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洛神赋》的美丽“遗产”:古人如何将喜爱的文学名篇搬上画纸

※发布时间:2018-7-25 1:29: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总裁做完留在她身体里《兰台艺术新观察》——文学与艺术总是息息相关,以文学名篇为题材的著名绘画作品自古至今屡见不鲜,若要论起这一传统的源头,则需追溯到晋代。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的时期。的不稳定、时局的混乱动荡,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衰退,却反而前所未有的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个解放、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曹植所作的《洛神赋》就是这个时代酿出的一件文学瑰宝,这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之恋缠绵凄婉,讲述了一个动魄的爱情故事。也搅动了众多书画家的灵魂与记忆,众多大家于这位传说中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绚丽,由此便创造出了形式不同意韵多样的艺术作品。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由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也是一组名作;除此之外,以《洛神赋》为题材的书法名作还有晋代王献之的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和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接下来,兰台君就来为大家对比一下书法与绘画不同形式对文学作品的不同体现。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由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也是一组名作;除此之外,以《洛神赋》为题材的书法名作还有晋代王献之的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和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接下来,兰台君就来为大家对比一下书法与绘画不同形式对文学作品的不同体现。

  先重温一下曹植的《洛神赋》。史书中记载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并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后曹丕登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甄后死后,曹植心中酸楚无比。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感甄赋》。后改名为《洛神赋》。

  两晋时期,正值人物画快速发展。顾恺之的长篇画作《洛神赋图》因此而诞生。曹植的原文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爱的追求,抒发了爱情失意的感伤。顾恺之作为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又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才能传达出了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在读曹植的《洛神赋》原文时感受到的抽象的宏大气息,可以说是在顾恺之的画卷中尽数体现。文字与画面珠联璧合,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

  画中洛神离去时有六龙驾驶着云车向远方驶去,鲸航从水底涌起围绕着车的左右。六龙、文鱼及鲸动态生动奔放。云车、云气都作在天空中作飞驰状,似乎要溢出画卷。在岸边,曹植在众随从的扶持下,目送着洛神渐渐远去,眼神中倾诉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洛神不停的回头望着岸上的曹植,眼神中的不舍与依恋不言自明。洛神的心理变化无法用文字来表述,顾恺之便很巧妙的通过一系列行动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她内心的爱慕、矛盾、惆怅和痛苦。

  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二件)、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画家将曹植原文中的绚丽词汇生动仔细的具象描绘了出来,画中洛神衣带飘逸、动态从容,水墨飞溢而出的美丽令观者遐想万千。就连乾隆见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后也拍案叹服呢,甚至在画卷引首处御书四字:“妙入毫巅”。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的小楷名作,不同于赵孟頫的清润俊逸,王献之更体现出一种力量的美学,如果说赵孟頫是融合了曹植《洛神赋》中的婉约里流转气息,王献之则是更多体现出自身书法的劲直风格,意态生动活泼,笔法凝神静气,奕奕动人。

  相对于顾恺之画卷中洛神的顾盼生辉,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作品《洛神赋》则像是一首吹奏出来的恬静、悠扬、飘逸的乐曲,即使在篇末略施激扬,也没有改变恬淡、平和的整体基调。

  《洛神赋》用笔精纯、圆润,结体严谨,章法平和、潇洒。赵孟頫“二王”,得其笔法,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其行书呈现出清俊、典雅之风。

  这又跟绘画长卷是不同的体验了,相比画卷中的爱情的绚丽婉转,赵孟頫柔美、圆润的笔墨作书,行书作品中则是充满敦厚、平正、朴素的气息。

  领略完这些艺术作品的神韵,兰台君不禁感叹:文学是一门艺术,但艺术绝不仅仅是文学,在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美态时,我们的感想可能与众多书法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也是众多后世艺术家由此感想萌生的再创作,才使得文学和艺术的结合更加的曼妙多姿。——《兰台艺术新观察》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