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论文造假阴云导致缩招?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

※发布时间:2019-3-27 6:17:0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手掌纹路图解1月8日,大学2019年科学与工程挑战赛冬令营和人文与社科冬令营初审结果均出炉。各校往往利用冬令营等形式考察储备人才,由此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竞赛已经打响。

  但教育部办公厅1月4日下发的一道通知,给备考考生浇了一盆冷水。《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了“十严格”要求,包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等。

  有教育专家分析,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的严管和缩招,或与2018年自主招生曝出的考生论文造假事件有关。自主招生制度出现16年来,始终伴随考生成绩造假和招生的质疑。

  其时,来自河南郑州、周口、商丘、信阳等地的4名高考考生的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引发漩涡。当地教育部门调查后发现举报不实,却意外牵出其中一名郑州一中考生论文抄袭,该考生将这篇论文作为自主招生申请材料提交给了师范大学,并通过了初审。随后,郑州一中又曝出还有另外四位学生的论文也存在抄袭。

  事情并未就此终结。几天后,一篇名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在网上发出,文章查阅了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额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发表的论文,发现了更多涉嫌抄袭的自主招生论文。文章写道:“情节严重,,其中一些学生已经借助涉嫌抄袭的论文进入了高校大门。”

  “论文造假已是大学自主招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存在个别考生项、成绩造假。”李硕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主招生权属于大学,但一位接近某名校招生工作的大学教师告诉记者,“每到自主招生季,学校的招办主任就‘头痛’不已,表示各种关系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90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招生规模不超过当年录取总人数5%,其中13所大学只能在本省招生。

  或许是因为2018年的论文造假事件,教育部《通知》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

  论文、专利、竞赛等成绩,可以视为某方面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表现,但据此录取的自主招生学生,在大学阶段真的能在这些专长上胜出吗?

  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刘进等人一项跨度长达7年的研究最近发表,在对2008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后,课题组发现,在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专利方面,同届大学生中的统招生表现优于自招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均值差异还在不断增加。

  课题组认为,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表现往往取决于个人努力程度,说明随时间推移,自主招生所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和重视都出现下降趋势。

  那么,是什么样的学生进入了自主招生通道?刘进等人研究发现,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22.3%。课题组认为,这说明存在教师子女“近水楼台”的现象。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弥补统一高考的缺陷,现在看来,不仅没有弥补缺陷,其本身的缺陷也不少。”李硕豪说。

  当然,也有研究发现,、北大、复旦等顶尖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业投入的质与量、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规划与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仅凭高考成绩入学的学生。

  论文造假和学生成长效果不彰的背景下,自主招生看似走到了十字口。事实上,取消自主招生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关键原因是大学行使自主招生权的能力不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罗建国认为,对高校而言,每年自主招生录取名额有限,而在政策宣传、组织考试、风险等方面却要花费巨额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种付出与效益的不对称性,使得高校不得不降低成本支出。

  对此,《通知》明确高校规范招生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要求成立专门自主招生审核专家组,明确审核规则和标准,采用多名专家“背靠背”分别审核、复核等方式,确保审核工作质量。同时,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自主招生高校考核等有关工作。

  “论文造假多次发生,说明有的大学认为审核工作量太大,所以就只看论文是否被期刊录用了,这其实是不负责的。”前述大学教师说。

  招生名额被严格,且缺乏竞争,也被认为是大学投入力量不足的原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应该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确认。由于是双向选择,大学也就面临被学生选择的压力,为吸引学生选择自己,大学就必须重视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