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读书须先识字”,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来描述概念研究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现代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对基础性概念的意涵有了基本共识,再遵循特定的逻辑将不同概念连接起来并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了理论和假设,然后用这些理论和假设去做研究、经验研究,这样就把整个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支撑起来了。反之,如果对基础性概念没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检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就可能停留在一个自说自话的状态相互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当然也就很难产生知识增量和学术进步。
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还在于,和一般性概念相比,基础性政治概念总是蕴含着更强烈的价值关切和理论预设,负载着更深刻的政治意图和关系,因而不可能如同自然科学概念那样完全、中立、客观地去使用它们。施米特(Car Schmitt)曾经指出,“国家”“国”“阶级”“社会”等现代政治概念最终都是用来区分敌人和朋友的,如果不了解“主权”“绝对主义”“”“计划”“中立国家”“极权国家”等说法是为了打击谁、轻慢谁、驳斥谁,人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些概念。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则声称,“不可能有概念的历史,只有处于论战中的概念使用的历史”。
政治概念研究是一个内容丰富、方法多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我看来,目前中国学者的政治概念研究至少有历史的、理论的、经验的三种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结合学界相关研究,包括我所在的南京大学同事们所做的工作,对这三种进略作介绍。
一是历史的进,即对基础性政治概念的形成、演变和过程进行系统梳理,进而勾勒现代概念体系、知识体系的历史脉络。政治概念史研究起源于20 世纪 50年代的,标志性为布鲁纳尔(0tto Bnunner)、孔茨(Wemer Conze)和科塞勒克(Reinhart Koselleck)主编的大型辞书《历史的基本概念:政治-社会历史语言辞典》。这部著作以8卷9册(含索引1卷2册)、正文近7000页的浩繁卷帙,对120余个词条(其中少量词条由密切关联的多个概念组成)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从1972年第一卷问世到1997年全部出齐,历时25年。科塞勒克作为概念史学派的灵魂人物,提出了概念史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如1750-1850 年是欧洲思想的“鞍形期”;政治-社会基本概念具有历史化、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等特征;概念作为“经验的空间”和“期待的视域”,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联结起来。该书以“辞典”为题,其实是对乃至欧洲现代概念体系、知识体系之形成过程的全方位梳理,许多词条堪称视野广阔、纵贯古今的论著。例如第七卷收录的一个词条,包含人民(Volk)、民族(Nation)、民族主义(Nationalismus)、大众(Masse)四个概念,由科塞勒克等多位学者共同撰写,从古代、中世纪、早期近代一直写到 1991 年,篇幅长达 290 余页。通过这样系统而深入的梳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些基础性概念的来龙去脉,也就有了对话交流的平台和继续探索的前提。
近二十年来,概念史方法被引入中国和东亚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数据库分析、历史文化语义学、新名词研究、翻译与研究、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等不同的研究径,译介了《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政治创新与概念变革》等概念史著作,出版了冯天瑜的《“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金观涛和峰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方维规的《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大学出版社2019年)等学术专著,创办了《亚洲概念史研究》(商务印书馆,已出10 卷)、《东亚观念史研究》(政治大学出版社,已出20余卷)两种概念史集刊,在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
由孙江教授领衔的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政治-社会基本概念研究,经过多年准备,近期推出“学衡尔雅文库”首批7种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3 年),包括冯天瑜的《封建》、孙江的《人种》、李晓东的《》、李冬木的《国民性》、李青的《功利主义》等,另有20余科著作已与作者签约并纳入出版计划。我本人最近十来年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政治概念史研究,发表了关于“政党”“群众”“运动”“阶级”“国耻”等概念的系列论文,并尝试探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概念史理论与方法,尤其对与中史和史相关的基本概念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操作化设想。
二是理论的进,即从政治学理论视野出发,探究关键性政治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内在结构,辨析思想家和学者们的相关阐述与论辩,以达至对这些概念的整全性、深入性理解。广义说来,一切政治学理论研究都离不开对具体政治概念的辨析,作为政治学理论核心内容的国家理论、政党理论、阶级理论、民族理论等,究其实质都是在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些基础性政治概念例如,以“国家理论”或“国家学说”为题名的大量学术著作,涉及近代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及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国家的论述这些著作都可以视为对“国家”这一核心政治概念的理论研究。
相比之下,有些学者会更加聚焦于政治概念本身而不是概念背后的理论假设和价值立场,其研究往往以“概念”“观念”或“关键词”等名目呈现出来。十多年前,我的同事张凤阳教授及其团队便撰写了一本《政治哲学关键词》,内容涉及政治哲学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关键概念,诸如、、、等价值性概念,、代表、精英等身份性概念契约、程序、协商、、宽容、怨恨、动员、治理等行动性概念,以及性、话语、规训、社会记忆等分析性概念(注:这些概念的分类为笔者所加)。“在历史与主义的中越是耳熟能详,越是难以把握”,该书选择上述概念精心爬梳,“试图正本清源,旨在为进一步地沟通和讨论搭建一个具有基本共识的知识平台”。
从概念或关键词角度研究中国与政治的学术探索,则以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三位教授主编的《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一书影响最大。该书选择以来影响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若干代表性概念范畴尝试运用现代政治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对中国政治现象进行理论抽象,以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价值。该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书中收录的大多数概念并不是通用的政治概念,如、、平等、等,而主要是中国化、本土化的政治概念,如、增量协商、群众线、干部公选、政治吸纳、压力型体制、差序信任土政策、中国模式等。这些概念有一些是中国政治实践中直接使用的(如、群众线、干部公选),更多的则是学者们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观察、总结、提炼与抽象得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是经验的进,即以经验研究的方式(包括量化的经验研究和质性的经验研究)来对特定政治概念进行考察,或者反过来,在对现实政治现象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的学术概念,前者主要体现为政治概念的测量后者可以称为政治概念的建构。
先说政治概念的测量。政治概念研究看起来是很学理化、抽象化的研究似乎跟量化没有什么关系,但确实有很多政治学者尝试对一些重要的政治概念进行测量,尤其在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领域取得了不少。大体做法是,对于、、信任和等蕴含着政治价值观的概念,首先通过查文献、预调研等方式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基本要素,然后遵循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操作化处理,制作量表,设计问卷,将这些要素为一个个具体问题,再遵循抽样原则去做问卷调查,最后根据问卷所得的数据对概念进行测量,得出研究结论。有的学者则更多地利用既有的大型数据库来做类似的工作,例如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wVS)、亚洲晴雨表调查(The Asian Barometer Survey,ABS)等。近十年来,我的同事肖唐镖教授及其团队就采用这种方法,对当代中国的观、观、观、国际观公平感、政治效能感以及爱国主义态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
再说政治概念的建构。前面提到的几种进(历史的、理论的、量化的),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既有的政治概念进行研究,近年来则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政治概念。前述《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一书中所收的许多概念,就是在经验研究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描述性概念。例如,针对政策执行中经常出现的压力传导现象,荣敬本等人提炼出“压力型体制”概念,其指各级地方党政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和其他目标,采取任务数量化分解和高度物质化惩相结合的一套管理手段和方式。这种体制不是一种新的运行体制,而是动员-命令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体,其基本运行方式就是用政治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其他工作的完成。再如,针对20世纪90年代一些农民依据中央颁布的政策条款来抵抗地方不合理政策,并通过等渠道发声、其权益的现象,李连江等学者注意到在许多农民眼中中国并非单一整体,而是存在不同的维度和层级,进而提出了“差序信任”这一描述性概念,即一般而言中国对行政层级较高的信任高于对行政层级较低的信任。这些概念将敏锐的经验观察、深入的学理分析和准确的概念建构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特定的中国政治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也在学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
近年来,以徐勇教授为代表的一些田野政治学学者也开始转向历史,试图在田野观察与历史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建构本土化的政治概念。例如,他从中国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血缘里提炼出“祖赋”概念,即因为祖而赋予同一血缘关系的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合依据,它体现了生命、财产规则的起点同等性,年龄、性别、身份的过程差等性,、、责任的关系对等性三个。与“天赋”蕴含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关系不同,“祖赋”内生的是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荣关系,形塑的是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样的概念建构虽引发了不少和争议,但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政治的独特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些学者还就如何建构中国化、本土化的政治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肖滨提出重构中国政治概念有径:一是对学术概念进行创造性,如邹说的“全能主义”;二是对中国本土经验进行概念提炼,如荣敬本等人的“压力型体制”;三是从先前学术论述的不足或盲点出发,基于历史经验重构政治概念,如黄智的“的简约治理”。郭忠华则从“概念之树”角度提出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三种进:一是类政治概念的建构,旨在建构特定的政治学知识领域,如“田野政治学”;二是政治概念更新,旨在以新政治概念取代“概念之树”上的问题概念,如“全能主义”;三是种属政治概念的供给,旨在以本土政治概念完善类政治概念的家庭,如“运动式治理”。
以上几种不同进的政治概念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概念进而理解用概念来描述和分析的政治现象,而且有助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到的最后一条进,即在对中国政治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和建构中国化、本土化的政治概念,无疑是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即便是以历史的进、理论的进对来自的既有政治概念进行深入探究,同样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政治学者往往按照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定义,将“”狭、技术性地理解为以定期的竞争性选举来决定政治的归属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进而根据定义将中国排除在所谓“国家”的行列之外。这种观点根深蒂固,以至于许多中国政治学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理直气壮地讨论“”议题,而更多地关注意识形态色彩较弱的“治理”问题。所以直到十多年前,还需要学者发出“是个好东西”的呼声。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不能因为人使用了概念并我们不,就将其弃之不用,恰恰相反,在此情形下中国学者更应该对这些概念进行历史梳理、理论阐释并赋予其契合中国情境的意涵。党的以来,“”“”“平等”“”等负载着现代政治价值的概念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展出了“全过程人民”这一彰显中国特色的新概念。
再以“政党”概念为例。在学者看来,只有两个以上政党为了竞夺政治而不断斗争又不断的制度才能叫作政党政治,中国这样长期执政的国家则被贴上种种负面标签。但是只要仔细梳理中国近代政党观念的演变过程和中国的创建过程,并参照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关于政党类型的经典区分,就不难理解中国政党制度的独特性与合。现代政党在本质上是作为国家整体之一部分而出现的,不同政党之间必然会围绕争夺、利益整合、政策主张展开竞争与合作;中国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阶级、民族、国家之整体(而不是整体之一部分)而存在的政党。作为部分的政党与作为整体的政党有着各不相同的历史传统、社会土壤和价值观念,要求不同国家的政党都变成同一种模式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
总之,要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不能盲目自大、闭门造车,对概念和理论视而不见、弃之不用,而应该从一个个基础性概念入手,梳理其脉络,辨析其意义,阐发其价值,进而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建构本土化的新概念、新理论。
大外交青年智库(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企业、高校、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YT)”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YT)”顶端新闻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YT)”顶端新闻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0万;6月2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30万;7月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0万;7月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50万;7月14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60万;7月2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70万;7月27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80万;8月3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90万;8月12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0万;8月24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10万;9月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0万;截至9月23日21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9万。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YT一直“只有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开设分支机构“大外交学会(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企业、智库、高校、非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