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论文发在中文是自信还是狭隘民族主义?

※发布时间:2017-8-31 22:57: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8月5日,“第十三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在科学出版社召开,“重拾办好中文科学期刊的‘文化自信’”的主题,引起热烈讨论。会后,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在自己的科学网博客记录了本次沙龙,美国田纳西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 主编程明和中国激光社总编辑王晓峰相继发表不同看法。

  有没有必要要求科研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是否会影响国际学术交流?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与“文化自信”是何关系?《知识》经相关作者授权,发表相关讨论,也期待各位读者的参与。

  撰文|程明(田纳西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主编)

  近100年前,科技期刊消失,是因为在科技论文发表语言的战争中,(还有其他非英语国家)输给了英美,所以现在西欧乃至全世界的有影响的科技刊物几乎都是英文的。

  胡老师的置顶博文《已讲三遍: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把学术出版上升到“文化自信”的理论高度,我想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是应不应该有自信;二是自信的基础是什么;三是如何才能建立这种自信。以及中国在学术出版生物链四个级别中的地位:最低一级:单篇学术论文;中级:学术期刊;高级:出版社/商;最高级:学术期刊声誉评价。

  中国除了18-19世纪的那200多年,历史上几乎一直很有自信。1979年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和国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于是学,全盘西化的风潮在中国流行。当时我们很多留学生更觉得如此,各种研讨班、一个接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找回这种自信。通过30多年的努力,经过了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国方方面面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现在中国很多方面赶上了,自然就比30年前变得更自信了。一个没有自信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倒是这些年,美国的自信似乎在缓慢失去。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一个报告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和印度发表的科技论文差不多,但近30年来,特别是近15年来,中印的差别远远比P的差别大得多,而印度的语言是英语。看看今天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如果没有排名第二的SCI总论文数和相对较高的均引用数,如果这些论文大多数都是用中文发表的话,恐怕中国的“国家影响力”是要大打折扣的。中国科学家恐怕也没有那么高的科学自信,所以自信是要有物质基础的。

  20-30年前,对绝大多数国内科学家来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现在至少对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已经不算什么问题了。在学术出版的生物链中的最低一级(论文发表),我们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自信,而这个自信又是建立期刊一级自信的基础。

  现在来看看国内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期刊。全世界被SCI和SCIE收录的期刊将近10000本,而中国“拥有”的刊大约200本,占了大约5%,SSCI收录的期刊大约有3000多本,国内的就更少了,艺术类的期刊更不用说了。在这个层次,中国还不够不够自信,因为实力还不够。

  但是,近些年来,国内通过的努力,已经出现了一些水平很高的期刊。如上海生科院的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上海植生所的Molecular Plant(植物),大学的好几本刊,南京农业大学的Horticulture Research(园艺研究)都达到了国际知名水平,学科顶尖水平。但从整体数量和水平看,差距仍然非常大。而做出一个一流,甚至稍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至少也要5-10年的时间,而且这个过程基本不能人为加速。

  不管怎样,国内有一些学者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奋进。李党生前两年又开始做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或细胞探索),有一系列的工程相关的刊,四川大学和华西医院的Bone Research和其它一些刊,都在努力,做成系列刊,或扩大出版范围。这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

  出版的学术期刊,很多都有上百年历史,而且高标准。但是很多百年老刊也正受到“新兴”期刊的冲击,让他们变得不那么自信了。不是用什么语种发表的困惑,而是受到影响因子和出版模式的冲击。与时俱进的期刊和开源出版模式的期刊就发展得快,而一些的刊也受到。所以中国要想在期刊水平具有自信和获得自信,必须创刊一大批高水平期刊,至少1000-2000种被SCI、SCIE、SSCI和AHCI收录的英文期刊,注意,不是中文期刊。有了这个实力,自信自然就有了。

  至于要不要用中文发表,我个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作为科学家,要在科研和论文水平上进行国际竞争并得到认可,除了用英语发表论文,恐怕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况且也基本没有困难。特别是再过5-15年,新一代的中国科研人,不会英文写作,还做什么科研?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

  创办新的学术期刊,也不应该有问题,办刊又不是特别高精尖的工程,需要的是有一批志在办刊的学者。国内已有很多成功创刊的案列,现在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国际期刊任副主编和编辑,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全球的主编人才很多,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和联合主编。尽管我不太同意这个会中的很多观点,但很同意刘忠范院士的呼吁:为什么不能引进一批(像李党生)这样的一流、专业的学术编辑和办刊学者?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 Horticulture Research都是这么办成功的。如果启动这个大工程,10年,中国就可以有几百种优秀期刊,但这是个慢活,想要让现任领导看到效果,当然不太可能。

  中国现在已有5000多种中文刊,业界人士应该很清楚问题在哪儿,有多严重。没有国际影响,再怎么吆喝,也没有优秀。所以要做好中文期刊,还是要先练好内功。虽然网络上的中文刊的很多问题也许是少数,但影响很不好。即使是每个学科列出10个中文期刊用于科学家学术评估,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而且,一旦这些中文刊被选上,就不需要再担心内容,互相之间也不用竞争。但这些刊,在国际上有多大影响,还线、出版商层次:打破国际学术出版垄断

  再说学术出版的第三个层次:出版商。出版商或出版社,和期刊一样,是一个无碳产业。中国自称发明了现代印刷术,但学术出版的“龙头”、“羊头”、“猪头”几乎全被国家和学会垄断。虽然德语和荷兰语的期刊基本被消灭了,但却有世界一流的出版商(如Springer和Elsvier)。近些年来的新兴出版商,BMC,PloS,Hidawi,MDPI等等创刊了一大批开源型学术期刊群,特别要提到的是Hidawi,几个埃及搞计算机的人利用国际学术界资源几乎无成本地创建了一个大型出版社。

  中国有那么多资源,花大量资金引进人才,为什么做不出这样的大事?我们的教育出版社、农业出版社、科技出版社在干什么?中国的电商网络非常发达,建一个英文网络平台,汇集英文学术期刊,不能说是小菜一碟,至少也不是太难的事。为什么没有人去做?利润太低?结果呢,中国所有的英文刊几乎都是和国外的大型出版商合作,所谓“借船出海”。所以我觉得科协、各大国有垄断社可以做很多事,应该有所作为。

  最高端的一级,学术期刊的声誉评估,是对原始数据的再分析,有更高附加值。Web of Science的JCR几乎是一家独大,作为龙头老大,自己不拥有一本刊,赚的钱似乎却不比别人少。评估是它的原则,凭数据说话。评估机构和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做出来的评估让服口服。除了IF,Scopus数据库也开始做期刊评价,发表Cite Scores,但它是Elsvier的一部分,自己是出版商,又做期刊评估,有利益冲突的嫌疑。当然还有其他的如谷歌学术评价的H5,能不能成为主流,拭目以待。国内挤进去希望不大。要让大家把好的论文发到中文期刊,中文期刊必须重塑并保持学术信誉,才能赢回学者的信任。

  学术出版和文化自信之间的直接关系应该是实力。 虚的自信可以说,但真正的自信一定是靠实力,而实力是靠自己苦练和挣来的。中国科学家在发SCI论文层次已经很自信了,但只是在出版的最底层。学术期刊这些年已有很大进展,有一批优秀期刊,但这是个慢活,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但国家如果采取的措施到位到点,还是可以加快推进的。挤进这个中段市场还是有希望的,但毫无疑问应该是英文为载体的。这个自信正在缓慢建立。建立整个自己的英文出版社平台,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各大出版社为什么拱手让位,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学术期刊评价层次,中国科研界可以相信WoS和Scopus,学习国际期刊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中文期刊的评价体系是重塑中文学术期刊的重大任务。

  让大家把最好的,甚至一般较好的文章都发到中文刊上,我认为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而且没有必要,也是没有希望的(希望我的预言是错的)。那些希望建立世界影响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高校,必须到世界擂台代表中国打擂,那就是用英文发表世界论文,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学术期刊级的自信也会在未来竞争中缓慢获得。出版商这个高端平台是需要国家意志的,教育部、中科院可以做的事不少,但真正懂学术出版的人在哪里?体制的如何突破?对制度自信,就应该稍稍松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失去用中文发表论文的“文化自信”是因为中文期刊自废自己的学术信誉。

  中国80年代的电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等行业,都是在没有基础,或者是在被完全打趴下后,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疯狂的国际竞争没有导致这些企业的,相反越竞争,发展越快,自信越强。或许,中文刊也得经过这样极其痛苦的过程?这个问题应该由中文刊的主编们去思考,去解决。练好内功,像乒乓球和美式足球一样,提高质量,重树信誉,我相信中文期刊会回到自己的春天,找回自己的市场和读者。想把最好的文章发到中文期刊上,就像想让贝克汉姆加入中国足球队,可以的,只有当中国足球队的水平达到英超冠军的水平时。

  最近科学界与期刊界讨论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又在网上引起了一些关注。这不是第一次关注中文科技期刊,也不是最后一次。

  基于在编辑部工作的多年经验,我感觉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最优秀依然是投向Nature,Science等明星期刊,包括参会的人;教育部、科技部、基金委、大学等管理部门在人才评估、课题评价时依然以重要学术期刊的为主要依据;多数高校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还是以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为主要依据;中文科技期刊还会以目前的状态很多年。

  需要的一点就是:科技期刊除了发表研究的学术期刊外,还有技术类的科技期刊(有时科普也算是科技期刊里面),并不是此次讨论的重点。所以此次讨论的应该是中文学术期刊。

  首先,要求科研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上,会严重影响国际学术交流,并不可取。当下中国正在全面崛起的过程中,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以中文发表研究不符合国际潮流。以中文发表研究,将会把中国学术界与世界隔离开来,其坏处一目了然。试想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拿一篇学报的中文论文给大家看,会是什么情况?

  其次,如果中文学术期刊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需求,一味要求在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办刊是为了学术,学术为主,期刊为辅,不能要求学术配合期刊。

  第三,靠管理部门也救不了中文学术期刊。基金委、中科院等都要求课题结题、评院士等需要一定量的中文论文,但大家都清楚的很,这也只是装饰而已。中文论文需要有,但只有中文论文肯定不行。

  而且,除去语言层面的问题不谈,中文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总体不高,学术期刊经常做不到学术第一。例如,有多少所长、院长、校长在当着期刊的“荣誉”主编、编委,却从不主动为期刊做事?

  最后一点,中文学术期刊真不是花大钱请个主编就都办好的事。国内有不少中文期刊的主编是院士(水平绝对高),也有不少想为期刊做事的,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中国高影响因子的英文期刊是花了大钱的。但不管怎么说,还算挣一点影响因子的面子,但如果投到中文学术期刊,这点面子也挣不到。

  说到这里,中文科技期刊好像没有什么前途了,实际情况也许是中国线种中文的科技期刊。其实,发展空间还是有的,只要放下幻想,用心经营,专注于学术的中文科技期刊,不要试图与英文学术期刊竞争影响因子。一是SCI数据库根本就不再接收新的中文期刊,二是两种期刊作用不同。例如,中文学术期刊可以综述前沿学术为主,帮助新入门的研究生实现从中文课本知识到英文文献的过渡,并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了解世界前沿做参考。或者发表少量研究论文,特别是针对国内首次但国际上已经实现的工作,为中国同行提供参考。当然这一点也许有疑议,需要讨论。

  除了学术期刊,技术类、科普类、教学类期刊面向中国大市场,发展空间还是大的。这些类型的期刊,不能靠国家补贴,而是面向市场,在市场中求发展。

  我们需要中文科技期刊,其作用还包括用中文记录世界与中国的科技发展、规范科学专有名词、引导大众科技水平的提高等。但拿中文科技期刊与Nature,Science相比就不对了,青蒿素、人工牛胰岛素的论文也证明不了这一点。

  博文《已讲三遍:重拾办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在科学网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在博文的评论互动环节,我们表达了几层意思:

  当今科学已经不单纯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情,而是国家战略,重视中文发表论文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支持中文期刊、中国期刊是中国学者的责任。

  中文期刊并不影响学术的优先权,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文期刊对中国学者取得学术优先权不仅没有根本影响,而且有先天的有利条件。

  中国科学院学部团的决定(从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发表在中国优秀期刊上)是促进民族科学体系完善的制度安排,特定历史时期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

  当下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造成了故意中文刊、中国刊,故意不引用、不、不评审的不正常状况,这是亟待改进的。

  科学职业化是最近100多年发生的事,此前,科学是贵族的一种业余游戏,玩这个游戏的人是需要有闲、有钱的。他玩他自己的闲钱,怎么玩别人管不着。这里不赘述科学变成一个职业的过程,重点谈谈作为一个“职业”怎么才能玩得转。

  既然是一种职业,就需要成本和投入,有投入就要有产出,这里的产品是科学、科学知识,论文是产品的一种体现形式。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形成投入—回报机制,这个“职业”才能玩下去。

  问题来了,这个产品卖给谁?价值谁来确定?显然,这个价值不可能由科学共同体自己坐地起价(所谓“业内承认”),需要买家认可(所谓“社会承认”)[1]。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科学工作者必须去向解释、宣传,求得认可和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要由出马,搞一个“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以实现科技创新立国为目标,促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过程的研究开发;营造包括促进科技信息流通在内的科技振兴所必需的基础”[2],整体规划科技发展,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让科技落地。

  看来,相当一部分中国学者在为什么做科研、为谁做科研这个问题上还不甚了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科研职业化还没有完全正道。中国的纳税人肯定不会苛求科研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方向正确应该是基本要求。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恐怕并不能得到纳税人的认可。说得严重一些,有些科研文章其实只是钻了科研体制的,成为混饭吃的饭票。从SCI换到的饭票面值高、好使,科研工作者便有趋之若鹜的势头。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用在中国社会建设中是一个中国学者不能质疑的声音,我们的“消费者”不认可,我们的职业就玩不下去。立志攻克国际难题是少数人的事,解决国内重大需求是大部分人的事,也应该是大部分人做科研的出发点。

  2016年中国制造期刊论文数已经接近100万篇,SCI论文也达到30万篇的规模,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一,SCI论文数也已经坐二望一,其中化学、物理、材料学科的文章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试问,我们是学术强国了吗?我们开创学科方向的重大原始创新又有多少?屠呦呦获诺贝尔的工作已经过去了40年,下一个诺贝尔在哪里?

  要以SCI指标判断,我们蛮可以沾沾自喜,论文数与高被引论文数都同步增长,稳居世界第二把交椅,但中国的科技水平真的到了坐二望一的境界?我们的能源、、健康、高端制造等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领域是不是都处于世界第二的了?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永远是少部分人的事,攀登科学高峰不是打群架,从来不是人数的比拼、不是文章数量的堆积。其他因素姑且不论,我们总得承认天赋的差异,大部分人生来就不应该被赶鸭子上架,去攀什么国际科学高峰,最终横尸成为垫脚石,而是应该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很清楚,我们科研的“消费者”是中国纳税人,不是爱思唯尔、不是斯普林格、不是PLoS、不是SCI。现阶段那么多人自己花钱为国外期刊、数据库、服务商打工,事出无奈,情有可原,但如果还振振有词就匪夷所思了。在SCI文的的自信似乎并不值得炫耀。我们有不少学者在讨论社会治理时经常会提纳税人的意愿,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应该持同样的态度。

  在科研评价方面,我们还可以考察研究日本的科研评价体系:日本的科研评价已经成为统一价值观后的一种职业行为,而不是假手他人。

  2014年6月,李亚栋院士等向中国科学院,“创建‘科技文献中文摘要(CAST)’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信中写道:实现科学技术新的是体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欧美发达国家因英文文献的原因,在科技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方面形成了特殊的优势,我国虽然科技论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在促进企业新技术发展方面收效甚微,这与我国绝大多数科研创新以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不无关系。还说,由多部门合作,共同创建“科技文献中文摘要(CAST)”在线服务平台,方便我国企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和行业能工巧匠及时、方便地吸收国际科技新发现、发明新,加快技术创新和,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李亚栋院士在信中对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果操作都有很好的意见。

  认为英文发文章天经地义的学者对中小企业技术人员难以及时、便利地获取研究的尴尬状态应该不是有意漠不关心,只是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吧。

  根据科学院领导的要求,科学出版社组织队伍认真研究了CAST工作方案,由于工作涉及面广、人力物力投入大、工作内容复杂,这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恐怕也非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够胜任,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科研工作接地气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邻居日本。首先,对于科研选题的价值取向,日本学者能够做到“以我为主”,而我们还有严重的跟风行为,我们经常不是从国计民生需要、“消费者”需求去设计选题,而是习惯于在外国人的文章中去寻找选题、去拾遗补缺或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级阶段,这样的模式还情有可原。事实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科研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但时至今日,我们都已经以科研的“老二”自居了,再这么做情何以堪?坊间有说法,中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专家要三请四邀才来,而日本人开国际会议,外国人常常不请自到,很耐人寻味。

  其次,类似李亚栋等人的CAST项目,日本人早已经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JST开发的日本科学技术信息集成系统J-STAGE除了向全世界即时发布日本科学技术研究的杰出外,还组织日本国内语言专家与各学科专家合作,高质量地将世界最新科技文献即时翻译为日语,使得不通晓他国语言的科技工作者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显然,日本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从研究人员到工程技术人员、从研究机构到工程企业之间有着协调机制和互动机制,而我们在研究机构与工程企业之间的鸿沟尚待齐心合力,加速填平。比如可不可以从简单的做起,我们的英文刊也加个中文文摘?

  “父教育,母实业”,归根到底,教育和实业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道。期待我们的文章影响力能最大限度地为综合国力。

  最后,再引述一次欧阳钟灿院士在“第十三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上的呼吁:“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真的是时候了!”。

  2. 在期刊出版的规划、布局、整合、集约化经营上,我们太久,欠账太多,亟待多方合力突破困局。

  [2] 参见:程永明. 日本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以JST为例.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撰文|程明(田纳西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主编)

  胡老师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我也是意犹未尽,再发此文,和胡老师以及在三篇博文下留言讨论的人一起再讨论并请教。

  中国科学家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样,科研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富强,为了自己国家和百姓的福祉,惠及到全人类。我在南京农业大学兼职,看到周围的同事,绝大部分都在为解决中国产业界的问题作出努力,设决产业问题。他们都是站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的人,他们的口头禅一直是:“怎么解决农民的问题”。在其他,我想也是一样。

  中国科学家做科研,包括世界科学家做科研,当然有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体现不出短期经济效果的现象,有些科研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但是做研究出来的结果,有没有意义,是不是严谨可靠?有没有造假?是不是解决了问题?首先就是要文,需要同行评审,必须要同行评审。试图逃避同行评审的科研都是不能接受的。通过同行评审,确定其可靠性,再评判其不同的“价值”,发到不同的期刊。所以不能说中国的科学家做了科研就是为了文,就是为了给PlosOne,Sci Rep交版面费,而是SCI国际期刊的严苛评审和学术论文的质量,和保障了科研的严肃性和认可度。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是这样,中国不是例外,也不能例外。这不是崇洋媚外,这是全球的通用规则。

  中国的科学家,或者说知识,一直有一种“忧国爱国”情怀,即使在今天“大家向钱看”的大下,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有基本的。发表论文是对科研可靠性的检验,而不是目的。因为整体中文刊物没有国际影响,评价又有很大人情,整体不被认可;而国际期刊整体来讲,特别是期刊,整体讲评审非常严格,大家愿意让他们做评委。所以在这个层次,中国要参与,要做合格的论文评审人,那就是,要发展中国拥有的国际期刊,不是反过来,把好的论文发到中文期刊上。

  回到用英文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必要性和自信。强者很少会同情弱者的,弱,不是问题,没有实力才是问题,自己有问题自己不解决,没有“自信”竞争,还怪别人,才是问题。中国的中文期刊业,不是求科学家把好文章投到问题多多的中文刊,而且这些问题很多是自己不争气造成的。我主编的Horticulture Research (园艺研究),前三年,80%的来自国家,国内学者不愿,因为没有影响因子。今年有了,中国的像洪水一样涌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排到园艺学科36本刊的第二名,大家愿意让我们做评判。

  从长远来讲,既然中国科学就是世界科学的一部分,要把中国科学通报办成世界级的,比肩Science、Nature的刊,“Chinese”就是一个盲肠,就应该去掉,勇敢地去和Science和Nature竞争,有那么多垄断中国科研顶端资源的院士们做后盾,还怕做不出来?

  这也就自然引申到第二个问题:“科研的价值怎么判断?”胡老师说“科研的价值不可能由科学共同体自己坐地起价,也需要买家认可”。作为科研,谁去评判最合适?谁去定价?这个问题问得好!第一,科研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代表了未来价值,好不好,首先要同行评价。是真正的同行评价,不是伪同行评价。发表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同行评审认定的过程。第二,这些论文对科学的贡献是累加的,常常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三,有很多论文的价值是需要很多年后才被发现其价值的。

  所以文,在国际期刊文,是国际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通用的科研价值的判断和最高标准。国际交流是国际同行们讨论研究的意义、可能的产业发展潜力、完善思、研究方法、获得严谨的结果(或)的方法。“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影响力这种说辞很像是一块”,这个说得有点难听。但我恰恰认为,发表国际学术论文、进行国际交流不是一块“”,是科研得到国际同行评价和认可的必须过程。我认为,发表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不是“一块”,而是国家的“国旗”,代表了科学家的国家。好的一定要到国际舞台上去打擂。中国科学家这些年能够在论文产出和均引次数上达到世界水平,靠的就是这种“用世界水平来衡量,用国际同行来评判”的,这才有了自信。如果这么多论文都是发在仅有中国影响的中文刊上,就像中国的足球就在中国打打联赛,谁理你啊?每个科学家心里都有一个标杆,自己的科研界,在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心里都有数。有几个人会好意思把发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章拿出来炫耀一下的?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还不是学术强国,还没有很多开创学科的重大原始创新,除了屠呦呦外,还没有第二个诺贝尔。反过来试问一下,把最好的论文投到中文期刊,就有了这些吗?科学是需要积累的,从80年代开始,中国重新回到正常的科研轨道,这才30多年。大家都心急想吃热豆腐,不成。中国的科研还需要积淀,至少十几年时间?我在美国学习,在大学工作27年,近些年每年回去3-8次,从美国,变化太快了,我们在美国现在感到压力不仅来自美国,越来越多地来自中国。中国科学家,要有自信。

  30年的时间,很多方面,我们基本追上了,有些也就是一步之遥,有些已经领跑了,足够的自信也就建立起来了。中国科学家为中国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活得很累,做科研做得很苦,特别是青年科学家。那中国学术界有没有问题?有!但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内。

  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又是技术开发的基础。从研究到技术的衔接,做得不一样。在美国硅谷,基本是无缝对接,但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员都下海去做产业,科学家对产业的助推有多种形式。中国也有各种创业渠道,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区等等。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成功的创业者,应让想创业的好好创业,让想做科研的人好好做科研。

  用英文发表论文就制约了中国企业和产业发展?上世纪60-80年代的中国论文几乎全是中文的,那时的中国产业领先世界了?当下,又有多少中文论文的成产业了?恐怕更是寥寥无几。新一代的企业科研人基本都能看懂英文论文,或许会慢一点。理解英文论文,不应该是问题,不应该制约英文论文的。相反,如果英文论文能,其价值可能更高,因为论文得到世界认可。

  关于中国科研的“消费者”应该是中国纳税人的提法,我觉得有些狭隘了。如果中国科研的“消费者”仅是中国纳税人,那么我们不是曾经免费消费了科研多少年?中国菜人不能吃?中国人也不能吃西餐?这种逻辑是不是怪怪的?是的,中国人为学术论文出版花了很多钱,美国、欧盟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要求资助项目的研究要open access出版,让美国人和全世界的人都能受益。的研究机构也在和出版商对峙,要求降低数据库收费。作为出版商,他们是资本家,赚钱是应该的,不是慈善产业,就像科学出版社一样,那么多人也是要养活的。关键是中国在期刊和出版商领域应该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当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攻城掠地的时候,中国国有垄断出版商没有中国学术出版的领地,而是拱手想让,还积极配合--中国科协管辖下的学会发行的英文刊,几乎都是通过Elsvier发行的。其实这很正常,国际竞争嘛,自己没有竞争力,就好好向人家学习,学会了,再和人家比拼。

  为什么中文刊的数据库,界上卖不出高价钱?因为它们的价值有限。这就是目前国际学术出版链的现状。当然,这些老牌出版商也正各种竞争压力。

  我不能理解,在SCI文的自信为什么不值得炫耀?和国际同行处于同一竞争轨道代表了自己的实力,这常值得骄傲的事。难道用了纳税人的钱做了科研,还不能发到国际认可的上倒值得赏和鼓励?做强中国的国际期刊,做强了中国的出版社出版商,正像中国正在研发的大飞机一样,中国人应该有这个自信。

  也许我的一些观点比较激进,也不是瞧不起中文期刊,而是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现在都是国际化竞争,“鸵鸟思维”不会让中国获得文化自信,不会被赏赐文化自信,更不用说道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些自信必须在国际化竞争博弈中拼搏取得。

  SCI目前收录的中文期刊为18种,均来自中国。这18种中,12种期刊多多少少也出版一些英文文章,实为MULTI-LANGUAGE。

  上表中,有几种期刊影响因子有些年份缺少数据,是因为自引率过高被“”(JCR当年不公布影响因子)。当然这些期刊及时调整,很快又恢复正常了。

  一点思考:如果SCI数据库中已经收录的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系列指标表现不佳,会很难SCI继续收录新的中文期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