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北大教授发文反对小学生写论文: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发布时间:2017-11-10 14:31:1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附小2012级4班学生的研究报告刷爆了朋友圈,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支持的声音认为,这种方式属于在国外常见的探究式学习,不必大惊小怪;反对者则表示,此举是“揠苗助长”,这种跨越式的教育忽视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0月12日,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发表了一篇名为《静待花开,谨防研究》的文章,对某小学“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看完相关文章和学生的课题之后,“忧虑早就超过了欣喜”。

  在文章中,沈艳称经过了解得知,该班级的家长不少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研究报告则是学生们国庆假期作业的一部分。在看到孩子们对25万字的诗词做了分词、采用大数据方法来研究苏轼之后,她惊讶于“这么繁复大量的工作,真的可以由几个孩子在八天内完成?”

  沈艳还表示,报告“似乎有了论文的要素,但读完却让人十分担忧”。她提出,从报告中读来,基本是“我和爸爸”的工作。沈艳认为,如果“爸爸”是重要的参与者,就应当以合作者出现,“即便不出现,也需要通过致谢,来诚实反映所有人该有的贡献”。

  在沈艳看来,如果报告是主要由老师给出框架、家长大量参与,目前的署名就是“教十多岁的孩子从小养成将别人的工作当做自己的来报告的习惯”,并担心如果有孩子将来以学术为业,此举足以断送学术生命。

  沈艳还特别指出,如果忽视教育规律,小学阶段就大范围推进课题研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产生影响,或者产生新的让家长疲于奔命、也孩子的扭曲。

  不过,沈艳也表示,不能否认学校、老师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精通研究的套、习惯做花拳绣腿的研究,到大学或者成年阶段,“只怕很难有真实的创新和自己发自内心喜悦的人生”。并认为,对孩子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更多从基础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的做起。

  “对于确实学有余力、家里父母又可以提供良好条件的孩子,他们可以参与力所能及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必须是自愿的。”沈艳写道,而完全自愿的方式,就是小学阶段不应将孩子研究报告的质量以任何形式计入对学生成绩的总体评估中。

  支持者认为,小学本是一个应该“多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的阶段”,而不是揠苗助长,“用开水浇灌祖国的花朵”。在网友看来,“大数据”等应用对孩子来说似乎有些操之过急。而且研究应以兴趣为主导,但几万字一篇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和有趣的事,才上小学的孩子就被赋予这么高强度的压力,对他们的精英父母的行为表示不解。

  反对者则表示,作者有些多虑了。这些孩子做“课题研究”,本身就不是要追求获得一份科学的、严谨的报告,更多的时候只是想让孩子们“志在参与”。此外,对于沈艳在文章中提到的孩子们研究报告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网友认为,作者不应当拿成年人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进行衡量。

  那么对于这篇文章以及网友们的看法,作者又是如何回应的呢?10月13日下午,时间记者就此对文章作者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进行了专访。

  沈艳:我最初是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小学生写论文”这篇文章的。国庆中秋双节原本应该是团圆和休息的时间,但是这个班的孩子,却要用这个时间去完成大量“研究”工作。这对孩子是不是合适,我持保留意见。这所名校这样示范之后,以后家长们还敢不敢在放假时带孩子出去游玩?从学校给出的微信截图看,苏轼这个研究主题是老师定的、研究框架也是老师搭的,而执行,看起来家长有很深的参与。

  如果我们仅将此视为一所小学、一个班级的个案,那么由于这所小学有它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条件,老师们愿意进行这类探索和创新无可厚非,他们的努力也值得尊重。但是那篇文章后来获得了一些主流号的转载。这时问题就变成,中国的小学教育未来应该朝这个方向走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人员,我感觉自己有职责提出不同看法,供大家思考。我认为小学阶段大规模进行这类研究报告总体是弊大于利,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沈艳:我反对的不是小孩子自主性的探索世界,而是大规模运动式的搞科研,是将研究变成新的高大上、对所有的孩子千篇一律地做要求。所以,我在文章题目中强调的是“谨防研究”。另外,我反对的是将个案当作创新在全国推广。这所小学背靠一流大学,家长和学校可以为孩子做研究提供便利,但是这只应是个案。即使放在首都的其他学校,乃至全国,有多少能够有这种条件和优势做到?

  进一步说,什么叫自主呢?自己做主。如果自己做主,第一个做主的就得有说“不”的。面对学校的作业,孩子和家长有没有说“不”的?做研究的要素之一是研究的必须是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这个班的孩子中,恰好有人对苏轼没兴趣,他有说“不”的吗?在“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的下,看起来孩子的度有限。

  沈艳:家长们的态度是看完后很焦虑: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牛了,我作为爸爸,不会写程序怎么办?家里没有牛人怎么办?本来以为我努力挣钱买上学区房就算对得起孩子了,现在忽然发现就算买得起,自己的孩子和那些父母在名校的孩子比,被甩下不知多少条街,因为自己不如人家的爸爸牛。这类看法从目前网友的点评中也可以看到。《静待花开》一文获得那么多转发,我认为并非这篇文章有多好,而是和家长们的焦虑密不可分。在中国目前的大下,家长的这一焦虑需要被体谅。

  时间:您的文章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被大量的转发,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对此您有没有感受到压力?

  沈艳: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能够看到不同观点,本身就是一个好事,对此我非常感谢。在学术研究中,有时对于一位同事的最大,是用、提意见来表达的。因为要作出高质量的,就需要认真领会作者的观点。者花了时间来读、来思考,作为作者,我只能表达感谢之意。

  其次,对于同一个事情要容许别人有不同看法。就好像我对于这所小学的做法有不同看法一样,其他人对我的观点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自己是一位母亲,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只要对孩子好,各种探索应该如何推进的讨论都是有益的。我的观点是目前在小学阶段就推行运动式科研对孩子弊大于利,因此教育部门应当以任何形式将研究计入对小学生的成绩评估。其他人如果觉得是利大于弊,当然可以讨论。从这个角度看,我没有什么压力。

  时间:您在文章中提到,作为参与者家长和老师的名字应当出现在共同作者或致谢环节中,有人就认为,您这是拿成年人的学术标准来评价小学生的研究报告,对此您怎么看?

  沈艳:这篇文章在的时候,要产生的震撼力就是,你看小学生的报告都可以秒杀成年人的报告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采用双重标准,就不能因为是孩子完成的而产生年龄歧视。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看背后的学术和学术规范。

  我最忧心的是,这些推动可能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把不属于自己贡献的东西当成自己的贡献来报告。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踏踏实实、清清白白的佷重要。还有就是可能会产生浮躁的心态,在基本功还没有打好的情况下,感觉研究生和教授做的事儿自己都可以做到了。如果这些模式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怎能不让人忧心。

  沈艳:在合作当中,尊重他人特别重要。其实在欧美对小学生也是有相关训练的,主要是在训练性思维的课程中,其中有一项叫做公平。就指出报告研究时要体谅其他人的感受。通常,如果大家贡献相当,共同作者的姓名排序是按字母进行的。如果不是这个顺序,那么其他人的工作也应被充分尊重。在这份报告中我看到,爸爸参与很多,但既没有被致谢,也没有被列为合作者;而其他孩子的贡献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个案这不值得多探讨,但如果作为普遍做事标准在小学阶段推行,就是另一码事了。

  沈艳:学校这么推行,孩子的家长有多大反对的余地?有些家长背后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帮助孩子、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帮助显得更出色,自然不会反对; 更多的家长即便心里不认可,但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不支持孩子完成,还有别的选择吗?不都得咬着牙上?

  沈艳:这篇文章发出后大家有不少评论,其中就有老师表达他们也很无奈。还有家长对于自己不得不帮助孩子业叫苦不迭,甚至有人表示要帮助领导家的孩子业。这个年纪孩子的家长,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很忙、分身乏术。但学校布置任务总得完成,如果现在学校又开始大规模搞科研,孩子做不了,自己不想办法怎么办?另外毕竟学校是专业搞教育的,自己的反对意见究竟对孩子好还是不好,也是没底的。这样看来,家长能表达反对意见的空间很有限。

  因此,最初非常美好的初衷,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是:一旦有一个家长搞了“大数据”,其他家长怎么办呢?如果探究变成越来越多需要家长来参与,而家长如果无力完成,就可能找社会机构帮助、不得不支付更多的教育费用。这样恰恰最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又给家庭增加了经济和精力负担,导致事情的方向和结果就与初衷背道而驰。

  时间:在文章中您提到女儿已经上8年级了,她在上小学时有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课题研究?您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沈艳:我女儿所在小学的是冰心说的“开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我非常感谢学校没有让孩子在小学期间做任何课题,让孩子在如今的大下,尽最大可能有了快乐的童年。同时老师们常用心的,给孩子特别多的鼓励。而就我所知,对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少写出一篇四五百字的好作文都是有挑战的。所以我也在想,研究苏轼的那所小学里,写作不那么好的孩子们,究竟用什么样的心情在班里?

  沈艳:我女儿的班主任就鼓励孩子多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于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都以大段篇幅用心点评。记得班上有个男生不爱写作文,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是吃饭。他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学校的饭有多好吃、自己如何饭的到来、排队时又怎么担心轮到他时喜欢的菜没了怎么办。我读完都快笑出八块腹肌了。

  教育的主体究竟是谁?教育的主体如果是孩子,孩子肯定是千姿百态的。孩子能因为教育变得更快乐、才华更有发挥的机会吗?家长能因为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开心吗?我觉得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点上,那些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小学非常值得尊敬。

  时间:目前您的女儿已经进入中学阶段,根据您的观察,在中学教育阶段,类似于课题研究这样的探究式教育的比重又是如何?

  沈艳:她目前所在的中学班级,孩子们已经可以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这种探究可以有很多表现,比如前文提到的孩子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老师还会将孩子分两组做游戏,看看对同一个题目,哪组找到的解决方案多。但是我感觉,学校还是以打好基础为要务的。虽然本学期孩子们也会交研究报告,但选题包括各科方向,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另外研究报告在学业中的占比还是很小的,因为探究未必必须用研究报告来表达。

  时间:作为一名大学教育工作者,在您看来,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是否有差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沈艳:我不觉得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应该割裂开,甚至我觉得将来应该更多的去考察怎么能够把它们打通、做好。如果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大学阶段想要做创新是很困难的。所以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其实是一脉传承的。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依次传承下来,我觉得就是要在基本功和素养方面的训练。比如,诚实: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比如:敢于有理有节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为什么。比如尊重:对一个团队中的其他的努力要尊重、对别人的不同观点也要尊重,容许其他人和自己观点不同。比如爱心:有句话是,“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能造就人。” 孩子们也要能体会到那些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的爱心,并对他们表达适当的感谢。在这些素养的基础上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循序渐进,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应该能让孩子受益。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