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与我们庞大的科技研发队伍、世界第二的科研经费投入和世界第二的论文产出量还不相称,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也不相适应。论文不等于人才,论文不等于国家治理;论文不等于技术,技术也不等于产业。科研只有后才能体现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文数量和引用数量都不是生产力。
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仅仅发生在学术团体内,也就是说,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引用别人的论文。有人专门研究过,即便是在学术团体内统计分析,英国人发表的论文至少有四分之一没有被引用过,中国人发表的论文超过三分之一没有被引用过。美国哈弗大学麦克桑德尔教授在一次中,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论文发表后的平均被阅读次数为七次,其中还包括作者妈妈的一次阅读。
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和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重要研究并不一定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展现,很多论文可能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以发表载体评价论文水平,以论文引用次数评价研究人员水平,这肯定不是搞科研的目的。科研评价导向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的。
用论文数量和引用两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是不够的。要看科学研究中对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原创性有多少,开创的研究方向有多少。要避免只是依靠模仿、购买仪器海量测试数据、试验方法或技术的改善、独有地域资源数据等的“创新”。否则,就算论文发得再多、引用率再高,也仅仅仅是更新。
重大的科技创新往往不是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的。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数码相机取代相机不是学术论文能够实现的、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用论文的引用率只适合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主编李志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