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经济水平论文 深圳湾区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17-10-21 22:24: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摘 要湾区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中突出亮点.,深圳提出发展湾区经济支持一带一战略实施,这种思相当强独特性和创新性.本研究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深圳实际情况,从创新辐射、引领、要素聚集、互联互通、基础支撑五个维度构建了深圳湾区经济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深圳湾区经济处于起步快速发展期,并且拥有发展潜力.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滨海经济形态,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凸显,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突出亮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滨海湾区建设浪潮高涨,湾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湾区经济形态已日渐成熟,并呈现出性、创新性、宜居性、聚集性、协同性五大鲜明特征.如美国纽约湾、湾,日本东京湾等.许多城市凭借有利湾区经济发展势头,实现了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发展水平目,最终国际化城市中璀璨明珠,如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悉尼等等.

  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落实一带一关键时期,需要全国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各尽所能支持一带一实施.深圳市是我国窗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战略要冲.2014年12月25日,深圳市委发布 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关于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桥头堡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湾区经济,将深圳建成海上丝绸之战略支撑和桥头堡.

  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湾区经济助力一带一战略实施也是深圳市提出独特思.本研究试图设计一套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以廓清深圳湾区经济主要内涵,衡量深圳湾区经济发展基础、目标、途径,监测湾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为深圳推动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根据 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关于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桥头堡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湾区经济战略定位、未来总体目标和五大功能要求,按照指标设计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遵循研究对象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从创新辐射、引领、要素聚集外溢、互联互通、基础支撑水平五个维度,设计了由五大类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见表1),用来监测分析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并可与世界其它湾区经济相比较.

  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设计与选择原则是尽量能够反映一级指标,同时体现系统性、代表性、关联性、区域性、可操作性及目标导向性要求.二级指标兼有比率型指标和值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既有正向指标也有负向指标,使指标评价更简便易行.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核心.从国际经验看,世界成功湾区经济都紧紧依靠创新.如湾区就是凭借硅谷密集高科技产业集群,打造成了世界一流湾区经济.与相比,深圳同样拥有优越地理区位,科技产业也有较好基础.目前,创新已经了深圳城市发展灵魂.未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将是永远推动深圳发展重要力量.因此,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应以创新为目标导向,形成有利于创新,催生众多创新机构和创新,使湾区逐步国际影响力创新中心,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设计创新辐射指标,主要从创新基础指标、创新动力指标和创新产出指标三个层面.创新基础反映创新现有条件与,是未来创新发展重要支撑,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R如)活动人员数量、研究开发机构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等院校及学生数量指标较为落后.目前深圳创新硬件基础较好,但后备人才力量较为薄弱.创新动力指标主要包括R&,D投入占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数据显示,深圳创新动力十足.创新产出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口专利数量、创新产品产值.数据显示,近几年深圳创新产出颇丰,特别是每万人口专利数量位居国内第一.

  研发机构是研发活动重要组织,是创新基础平台和中坚力量.2009年全市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925个,主要涉及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2009年-2 011年,深圳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达300余家,相当于前28年存量总和近两倍.

  人才是创新主体.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摇篮.院校及学生数量是衡量人才不可或缺重要指标,更是创新活动后备力量所在.目前,深圳已建成高校仅12所,在校生14. 51万人.深圳高等院校虽有一定发展,但数量与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集中反映全社会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对创新投入强度,是创新活力重要考核指标之一.2009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P之比为3.41.201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640亿元以上,是2009年2.3倍,占P比重约达4,占比相当于世界第二韩国水平,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核心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来计算,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重要指标.2010年深圳市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已从2006年8. 23万元增加至12. 46万元,增幅51. 4.2013年全市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快为15. 54万元/人,说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第二产业容纳劳动力能力逐步下降,意味着深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综合指标,是国际上普遍用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通用指标.目前,深圳每万人口专利数量在国内是领先.据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统计,2014年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6.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16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

  是世界湾区经济共同特征.对深圳发展湾区经济而言,意义更为突出.30多年以来,深圳一直走在全国最前沿.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发展良好硬件基础,积攒了丰富对外经验.唯有继续走好之,深圳湾区经济在不浪费既有经验和已形成良好基础资源情况下,在新历史时期谋求新发展局面,再造新一轮红利期,掌握未来国际竞争主动权.可以说,是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基本要义所在.

  经济最基本特征是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商品、资本跨国界流动较为,且规模较大.同时,深圳湾区濒临海洋,海洋产业也是湾区经济内在含义.因此,引领水平可以从贸易、投资及海洋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判断.从及未来发展趋势看,贸易指标主要体现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P比重.目前深圳服务贸易发展已有较好基础,但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投资包括实际利用外资额占P比重、对外直接投资额.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深圳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洋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产值,从发展趋势看,深圳海洋产业具备很大潜力,将为发展创造新空间.

  30,我国货物贸易快速增长,2013年已经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贸易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发展服务贸易重要性日益突出.从世界经济看,,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已70,服务贸易占世界货物贸易比重约为25.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货物贸易比重只有12. 5,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0多.一般说来,服务贸易发展与商品贸易发展相互补充,相互推动.一方面,商品贸易发展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发展为商品贸易发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新形势下.发展服务贸易是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战略抉择.

  从世界知名湾区发展历程看,伴随港口城市功能提升,不断转型升级,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发展阶段.因此,随着深圳作为港口城市功能提升转型,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P比重指标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不仅能直接反映深圳湾区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合理程度,同时也能反映深圳湾区是否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能够掌握发展主动权.在时期,这一指标越高,说明贸易转方式效果越好,掌握发展主导权能力越强,反是.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深圳服务业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2012年深圳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 2,位居全国第三.更难得是,深圳是全国综合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领军者,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已经集聚了全国80以上供应链企业,涌现出一如怡亚通、朗华、信利康、越海、普通、年富、一达通等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龙头企业,并有越来越多供应链企业已经走出深圳,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深圳现代服务业贸易优势较为明显.

  国际资本流动量是衡量国际资本(资金)被允许,甚至进出一国或一地区规模.因此,外资流动额是衡量水平又一重要指标.一般说来,一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好,对外程度高,对国际资本吸引力就强,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直接投资规模就大,其占P比重就高.反是.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外国资本、技术等要素重要载体,其流入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扩大对外贸易等径对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会相当大影响.因此,实际利用外资额占P比重是衡量型经济水平重要指标.

  深圳是沿海城市,是我国程度高、经济基础好现代滨海城市,利用外资拥有优越条件.近几十年来,深圳利用FDI(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其实际利用外资额在1979年-2 013年间,年平均增速22以上.2014年实际利用金额58. 46亿美元,同比增长6. 2,占广东省21. 76.通过长期实践,深圳已经积累形成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经验.未来,深圳湾区经济走好发展之还要继续参考这一指标.

  对外直接投资是湾区经济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举措.深圳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大,且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56亿美元.2014年境外投资协议中方投资额52.6亿美元,增长139. 9;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26.8亿美元,约占全国地方总量11.以华为、中兴为代表本土企业已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405家,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27.3亿元.从存量看,深圳对外投资存量在国内大中城市排名第一,约占全国地方总和10以上.

  海洋产业是湾区经济不可或缺重要组成.发展海洋产业是湾区经济对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因而也是发展重要体现.海洋产业产值越高,说明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高.深圳拥有海岸线平方公里,是国内距离深海最近城市之一,拥有发展海洋产业独特优势.根据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立发展目标,到2015年,深圳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1600亿元.目前深圳海洋产业已初具规模,未来发展潜力.

  从世界湾区经济发展情况看,各著名湾区除了发达创新系统和经济结构以外,还具备了强大要素集聚外溢能力.湾区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处于龙头带动地位,各种资源会自然地向湾区地带聚集,以了解信息、汲取养分,发展壮大,然后又向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分散、辐射、外溢,形成各种要素资源聚集外溢效应,推动创新与.可以说,高效要素配置能力是世界湾区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在满足一带一战略需要前提下,进一步增强要素聚集辐射能力,是深圳湾区抢抓历史机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

  结合世界湾区经验,深圳湾区要素聚集外溢水平可以通过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数量、外籍人士占城市人口比重、国际会展年举办量、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设立企业数量等指标进行监测.总体上,目前深圳要素聚集外溢能力虽有一定长进,但水平仍然较低,这将直接制约深圳湾区经济未来发展.

  跨国公司总部是公司首脑,区域总部作为和联系公司总部与海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中间组织形式,在公司全球网络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核心职能是促进公司各种经营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金资源等有形资产和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诀窍等无形资产)界范围内或区域内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公司决策效率.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对促进湾区高端价值服务业态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深圳毗邻,同时还有制度先进、产业发展谋求高端、公共服务完善等优势,已经形成了科技创新和总部聚集区.2012年深圳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数量仅三家.湾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

  城市外籍人士情况体现了一个城市程度和魅力指数.外籍人士,特别是高端金融、贸易、航运、高科技人才,不仅会繁荣一般商品交易,而且会带来先进管理和技术,促动高端金融贸易业态和高端技术研发业态快速发展.深圳作为我国前沿阵地,须是外籍人士活跃地方,称得上国际都市.2012年深圳有26000多名外籍人才常住,已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达184名,外籍人士占城市人口比重是0. 19,但与世界知名湾区城市相比,这一比例仍然是相当低.

  国际会展举办量是经国际展览联盟(UFI)和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组织、认证符合国际化标准会议和展览数量.国际会展联系沟通作用十分明显.通过会展中沟通交流,商家之间信息联通及人脉关系将得以建立,生产要素、产品、资金等将得以涌流.许多发达国家将国际会展视作争夺世界市场场所,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深圳发展湾区经济,须在国际会展举办上有重大突破,以此促进要素聚集辐射能力,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2012年深圳国际会展举办量为21次,与、上海、广州等地有较大差距.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深圳发展湾区经济,要重视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其中最重要就是金融业,通过外设分支机构等,带动境内外各地金融业发展,为当地实体经济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深圳招商银行在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支机构,平安保险在全国各地拥有上百家分支机构.在本土金融机构国际化方面,截至2012年8月底,深圳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数量27家,占本土机构总数50.其中,深圳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银行数有两家,境外分支机构总数15家,包括分行、子公司及代表处;证券业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有10家;保险业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有两家.

  纵览世界著名湾区,如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湾区等,都互通.通过互联互通,优化湾区经济空间布局,加速进入世界一流经济体队列,是这些著名湾区共同经验.借鉴国际经验,通过与湾区内外各城市建立联通关系,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助力深圳湾区领头羊,为创新与发展提供动力.

  按照指标设计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深圳实际发展情况,互联互通水平可以从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数量、网络基础设施宽带速度、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数、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等指标进行考量.目前,深圳已经建立了互联互通良好基础,未来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这一优势,使深圳线;中重要城市.

  国际友好城市数量是一个城市在国际上拥有亲戚朋友数量,是一个城市国际关系网发达程度反映.2013年10月,国家 出访东盟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主要内容就是道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相通.深圳毗邻、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外贸发展迅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出口总量超过3000亿美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则正是相通直接体现.截至目前,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达65个,五年增加一倍.

  网络基础设施水映出湾区经济互联互通信息基础设施状态,特别是信息流动速度是一个关键,网络宽带速度是信息流动速度一个能较好反映互联互通现代化水平指标.受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影响,目前深圳已经建立了较好网络基础.

  作为对外主要手段,国际集装箱航线是道联通、贸易联通,乃至货币互通集中体现,对推动湾区城市与世界各地港口城市协同发展非常重要.目前深圳港已开辟通往全球各地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个,全球90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都会在深圳港靠泊.

  基础支撑是湾区经济发展基石.没有基础支撑,湾区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长远发展是不可想象.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各地湾区因濒临海洋,气候宜人、水量丰沛、风景秀丽,良好自然资源禀赋.优美和适宜气候是人们创新和经贸活动重要诱因,美国湾区硅谷和发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世界发展较好湾区另一个共同特征是,经济富裕度高,经济基础设施好,人们生活水平高,从物质上对人才、资本、创新资源等形成强大吸引.可以说,宜居和经济富裕共同构成了世界湾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

  深圳湾区背靠、濒临南海,地理优越,气候湿润、温度适宜,且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经济基础.基础支撑水平同样可从宜居和经济富裕水平两个方面考量.宜居可从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网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率、每万人拥有执业律师数量、每万人拥有文化艺术场馆数量等指标进行测量,经济富裕程度则可从人均P、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等方面衡量.总体上,深圳自然较为优越,但由于人口众多,城市面积有限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上建设仍显滞后.深圳经济富裕程度指标则显示较好,为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基础.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纲指数.在湾区地带,由于濒临海洋,空气温和湿润,空气流动速度快、回旋空间大,空气是优良级.近几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深圳大气质量明显提升.2014年,深圳市空气质量指数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是排名前十城市中唯一人口规模超千万城市.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AQI范围在33135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合计78天,占总监测有效94. 0,比上年同期上升4.0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上升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微克/立方米.全市平均降尘量为3.9吨/平方公里·月,广东省推荐标准,比上年同期下降0.4吨/平方公里·月.总体上,深圳空气质量位居国内前列.

  水质指标是描述水质状况一系列标准,是判断和综合评价水体质量并对水质进行界定分类重要参数.水质好、水量丰富是湾区地带生态重要因素.2014年深圳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市辐射状况良好,各监测点位地表γ辐射剂量率在正常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上下涨落,未出现异常;γ辐射累积剂量监测结果处于正常水平.全市降水PH(酸碱度)平均值为4.70,比上年同期下降0. 29;酸雨频率为64. 0,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酸雨污染基本保持稳定.总体上,水较好,了生态质量和水平,满足宜居之需.

  公园绿地指向,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绿地,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反映城市绿色生态建设水平.深圳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 84平方米.

  道网是交通基本载体,其发达程度直接关乎交通水平.至2010年,全市各等级道网总长约6041公里,其中次干道以上等级道通车里程已约2154公里,次干道以上等级网密度约为2. 39公里/平方公里,仅深标要求约50(按深标中值计算).

  医疗是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必备要素.反映医疗水平指标很多,最典型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率.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率看,2011年全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量达1034万人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达100,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965. 63万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12. 35万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3.5万人.目前,深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已经了国内一流.

  良好社会公共治理是城市宜居重要保障.每万人拥有执业律师数量是反映国际化城市公共治理水平重要指标.据统计,目前深圳执业律师数量约8000人,在国内居于前列,但与世界发达湾区城市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包括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馆,是衡量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重要指标,反映城市对文化生活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体现国际化城市提高宜居水平努力程度.据统计,目前深圳文化馆(站)69个,公共图书馆(室)621个,1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381个,博物馆36个,美术馆11个,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但从每万人拥有文化场馆数量看,这一比例仍然较为低下.

  人均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及整体发展水平最有效工具之一,湾区经济作为经济重要组成,应是经济重要引擎.2014年深圳市P达16001. 98亿元,全市人均P约为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 95万元),同比增长7. 7,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超过、上海、广州三市,相当于2013年韩国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最重要决定性因素.2014年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48元,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579元,占比为84. 4,是居 要收入来源;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375元,处于负值区间,是深圳吸引力和包容性体现.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反映当地就业情况,也是人们生活水平重要反映.近几年来,随着就业、人才引进、人事多项制度有序推进,深圳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765万人,同比增长0. 9,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达73.1.2011年至今,平均每年新增10万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 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这都显示深圳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也显示了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城市居民健康水平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生活质量高低综合反映.2011年深圳人均期望寿命已经了78.3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近四岁,也高于国际上77岁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有望提高到79岁.

  与国际著名湾区基本特征相比较,深圳已经拥有了湾区经济发展所必备要素和条件,可以说,深圳已经具备湾区经济雏形.现阶段,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又有其自身独特内涵.综合地看,深圳湾区经济内涵可以概括为,在我国一带一战略背景下,以创新辐射、引领为目标导向,以要素聚集外溢和互联互通为发展动力,以宜居和经济富裕程度为基础支撑滨海经济形态.

  从各种指标评价结果看,深圳目前经济水平较为发达,拥有适宜居住自然,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亟待改进;互联互通基础良好,但要素聚集外溢能力仍然不强;和创新虽有较好基础,但目前都正处升级转型,谋求更高水平发展关键阶段.因此,目前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快速发展期.

  展望未来,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潜力.关键是要进一步夯实基础,造就优美舒适居住条件;改进城市道管网及人文法律建设,创造良好软硬件基础;千方百计推进引进来与走,推进各类要素,特别是世界高精尖人才、技术汇集深圳;进一步加强航空、铁、公、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推动与周边乃至国际城市互联互通,使深圳在未来1020年内,建成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卓越、创新卓著、创新辐射功能强大世界级创新型城市,同时建成服务贸易比重较大、海洋产业发达、投资水平更高,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引领作用日益强化国际化城市.由此,湾区经济形态和布局将得以基本形成,在海上丝绸之建设中桥头堡作用凸显,在海上丝绸之中极强辐射力与影响力核心城市.

  大学硕士与本科经济水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经济水平方面论文范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