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人类共识:历史教师的

※发布时间:2019-4-23 5:41: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思考与理解,改善每个学生的历史意识,打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科学与人文的迷障,发现学生内心的,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弥合社会的裂痕,促进社会共识的实现,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全。历史教师便是承担这一社会责任的重要专业群体。

  “老师,我到天涯论坛上看了一下,那里对历史问题的争论实在让人看不懂,一些书本上的问题到了那里,全变了样,比如朝鲜战争,有人说是朝鲜的,有的说是美国的,还有人说是苏联的策划,到底谁说的对啊?”学生甲问道。

  “对的,我在凤凰网上也看到了,而且我觉得论坛上的人骂起来很凶,观点不同就用很多,怎么会这样?”学生乙也问。

  “嗨!你们真没见过世面,网上不都是这样啊!中日关系、转基因、狗狗都吵成一锅粥啊!这也用问老师?”学生丙抢着说。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常常是新思考的开始。只要上网看历史问题的讨论贴,就会发现不少问题争论得异常激烈。当下这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因为,过去都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不敢发表不同看法,当然也没有地方可以讨论。互联网为发表不同观点的提供了平台,历史问题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发表见解的领域(其实很多领域都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讨论中来。这是每一位学习历史的人值得重视的现象,它预示着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正像100年以前,电气时代超越蒸汽时代一样,人类的历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时代的口。

  站在这个口,不得不反思中国人曾经走过的道,不得不探索人类发展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也不得不追问:我是谁?我将去往何方?我要去的理由何在?早在十多年前,《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就历史教师应当具有的特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历史教师对学生与心灵成长的影响很大,因而,需要历史教师超越课本,具有大视野,拥有大智慧,才能启迪学生对当今世界的各种现象进行的质疑,乐观的预测,谨慎地建构,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人格的健全。

  然而,如何能够拥有大视野,大智慧呢?似乎很多教师正在相反的方向,被应试教师捆住了手脚,大脑失去了思考力。其实,即便整天封闭在校园中,学校的围墙也挡不住信息浪潮的冲击,只要想要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没人能够。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改变了方向,史学自身的发展日新月异,就连高考历史试卷也在不断突破原有的模式,不断引用新资料,考查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因此,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是否满足于现状,任由社会发展将自己抛弃而。唯有确立起历史教育的,方能真正理解历史教师的与价值,这自然需要重新建立对人类历史的认识。

  站在这个口,回想中国百年历史,1840年开始的巨变让传统中国人惊叹“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在工业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之时,中国正处于晚清的、经济困境之中,甲午年,中国输在日本手中,瓜分狂潮让中国形如非洲,一场百日维新刚刚让人们看到一点儿希望就嘎然而止,迂腐守旧的强大,让有识之士看不到一点儿希望。不少学生都会以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要么悲观失望,要么浑浑噩噩混日子。可处于这种局面下,依然有人意气风发,以中国为己任。梁启超认为:“凡一国之存亡,必由其国民自存自亡,而非他国能存之能亡之也。”他非常重视国民思想的启蒙,不仅撰写了大量文章启迪民智,而且直陈国人的优秀品质:“中国眼前的处境虽如此前之土耳其、印度,但中国人种有自己的特质:一、富于自治力;二、有冒险的特质;三、长于学问,思想易发达;四、人口众多,物产沃衍。”这是“二十世纪我中国人必为世界上最有之人种”的内在根据。[2]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没有外来的占领,国家实力在最近三十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那么中国人的四个特点还具备吗?或者直接面对学校,我们的中学生富有自治力吗?有冒险吗?长于学问,思想发达吗?再问一问历史教师,我们为学生的自治、冒险或学问思想的进步做了什么吗?恐怕我们会感到羞愧,无法面对梁启超。但是,历史教师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做什么,至少不要阻碍学生的探索。再追问一句,你对中国人的未来有信心吗?

  “不会吧!负面与正面的历史或新闻都有,你只选负面会让自己受伤,也会让学生形成悲观的心态啊!”教师甲劝解道。

  “这倒不会,因为我所说的只是我觉得历史或现实应该更好吧!也许我过于理想化了,为中国担忧啊!”

  历史的发展究竟是进步的,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糕的?过去的百年历史究竟如何看待?不同的学者又完全不同的解读,拘泥于传统教材的历史教育已经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3]

  为了让具有合,也为了赢得的胜利,用新旧主义来划分近代历史,围绕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阶级分析为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近代历史解释与建构并重的理论。在这个史学观念影响下的历史教材以“”为正当性的价值取向,凡是反对的都是阻碍历史进步的因素,甚至也看成是阻碍的另一种落后思想。1978年“”成为的基本政策,历史教材改变了对“”看法,增加了对历史上的正面评价,逐步减少教材中“”历程的细节内容,将与融合成完整的近代史。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更加,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更多的解释,其中影响比较深远的是社会转型理论。何谓社会转型?这一理论来源于发展社会学理论的突破。[4]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发生的整体性的深刻变化。

  从1840年至今的社会历史进程,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唐德刚的社会转型理论。他在《晚清七十年》中,把先秦以来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此一转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至少需至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他将这一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惊涛骇浪的大转型”,“名之曰‘历史三峡’”。显然,唐德刚的转型理论主要从史的演变入手,对社会与经济的变革涉猎不多。

  张宪文认为20世纪中国有两个转型期,一是在1911年和相继的中华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它是式的社会转型。二是1978年的,由初步具有现代性的社会向较为发达的现代社会转型,这是和平渐进的转型。至于1949年的变革,张宪文认为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转型。[5]

  按照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的理论,人类社会的经济分为三种类型:馈赠经济(即传统的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与再分配经济(redistribution,指计划经济,国家掌握大多数社会经济资源,通过进行的国民经济再分配)。应星据此认为从1840年开始的社会转型分为三个时期:[6]

  一是1840年至1949年,这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近代转型,传统的天朝帝国体制,中国逐渐从“文明-国家”向“民族-国家”演变。

  二是1949年到1978年的现代转型,近代中国在传统社会结构全面的同时,未能实现新的社会整合,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失败,引发了总体性社会危机,得以领导农民取得了,1949年以后建立了“再分配”体制的总体性社会(total society),尽管这个强有力的总动员体制能够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动员起来,达到经济、及社会的一些目标,如工业化的部分目标,但是,由于对缺少监督和制约,体制内部缺乏灵活性,僵硬地执行导致与经济的严重困境,社会、市场与国家三层结构变成了社会与国家的二层结构,到“”后期,总体性社会的机能大多失败。

  第三个阶段,即后的三十多年在过去变革的基础上,发生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不论是从历时性还是共时性来比较,中国的社会转型都呈现出独有的特点。韩庆祥认为这次转型有十个特点,包括:社会向能力社会;社会向社会;人情社会向社会;依附社会向自立社会;由注重先天给定到注重后天努力;由一元化社会向多样化社会;由依赖人的社会到依赖物的社会;有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由“国家”社会“市民”社会。[]这一时期是百年中国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最快也是最完善的时期,可见梁启超的信心是有依据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将自己理解的大格局告诉给邵逸夫子女学生,并指导他们用长时段的方式来思考社会的变迁。如此,历史教育中的师生便会在更宽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对话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