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荐(song)书《中学历史教

※发布时间:2017-8-9 20:00: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组织、引导的地位,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就撼动、改变了教师为中心,教师的状况。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已经日渐增多了师生互动的现象。

  3.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现在,综合社会调查课、合作教学、历史遗址教学等模式的教学已时有所见。教学手段的变化更大,很多中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推广电化教学,一些大中城市已将电脑引进课堂。

  4.在历史教学的国际交流中发现,有很多国外的先进思想和做法正在引进,并与我国的情况相结合,将之消化为我们的东西。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历史课程论、历史教育目标论、历史教材论、历史教学论、历史学习论、历史学习评价论、历史教师论、历史教育研究论等主题。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1988年出版以来,已经第三次修订。本书曾被评为“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荣获“全国优秀”等项。

  于友西,1933年生人,山西定襄人。国内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泰斗级人物。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后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历史学会理事。著有《中学历史教》、《中学历史教概论》、《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历史学科教育学》、《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等。论文有《搞好历史概念的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浅谈美国高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历史教育学初探》、《历史教学中的迁移》等数十篇。于老师有两位十分有名,分别是袁腾飞、纪连海。于教授负责撰写本书第一章。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现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历史学科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统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分册主编。叶教授负责撰写本书第二章、第五章与第六章。

  李稚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组核心。李教授负责撰写本书第三章。

  朱煜,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国培首席专家。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兼任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朱教授负责撰写本书第四章。

  聂幼犁,现为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新课程培训专家,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审查委员,上海市教育咨询专家。聂教授撰写本书第七章。

  陈辉,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专业导师,兼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历史学科培训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全国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教授撰写本书第八章。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黄教授负责撰写本书第九章。

  如果说, 前面提到的几点只是一般教师的职业的话, 那么这里所谈的“史德”, 就是历史教师所应特别具备的职业。为什么要独独提到“史德” 二字呢? 这要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谈起。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历史只有一个。但我们要知道, 作为客观的历史, 它又具有不可再现性。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只能说是前人记载下来的历史。因此, 追寻历史的原貌, 从真正客观的历史中去挖掘历史内在的、含有“人” 的、本质的东西, 应该说是每个史学家们毕生的追求。正因如此, 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枟旧唐书· 刘子玄传枠记载盛唐时期史学家刘知几的这样一段话: “史才须有三长, 事无其人, 故史才少也。……犹须好是正值, 必书, 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 此则为虎傅翼, 善无可加, 所向无敌者矣。” 清代的章学诚, 在刘知几的史学三才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史德” 论: “能具史识者, 必知史德。德者何? 谓著书者术也。……盖欲为良史者, 当慎辨于天人之际, 尽其天而不益以人, 虽未能至, 苟允知之, 亦足以称著书者术矣。而文史之儒, 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 以议史德, 乌乎可哉!”

  从某种程度上说, 历史教师承担着和史学家同样的社会功能。作为史学家, 他们是通过对史料的考证, 去伪存真, 然后提炼出史料内在的思想价值。而历史教师所承担的也是类似的工作, 他们通过对史学家的(教材) 进行内部的加工、消化, 然后把他们所理解的教材思想, 即历史教师自己所理解的“历史”, 传递给学生。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认为, “史德”也应该是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之一。当然, 今天我们所说的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史德”, 并不同于旧时纲常名教下的“史德” 论, 而是一种“新史德”, 即对于和社会所应承担的一种必要的责任。“新史德” 下的历史教师能自己驾驭教材, 而不被历史教材所。“新史德” 背景下的历史教师, 应该是一个既能走进历史教材所建立的“科学世界”, 又能走进胡

  塞尔笔下的“生活世界” 的完整的“人”。“新史德” 背景下的历史教师,也正如司马迁在作枟史记枠时所强调的, 能“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要做到“通” ———对历史整体的演变趋势的融会贯通, 也要做到“究” ———在吸收他人上的反思, 更要做到“成” ———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要体现在历史教师以史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进行历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能力的养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是历史教师进行史学研究的基础, 没有扎实的史学理论作支撑, 史学研究无疑是“离开了水谈游泳”, 史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系统学习历史学专业知识和史学理论知识, 这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从事史学研究工作大有益处。

  历史教师从事史学研究的条件之一是知识, 其中不仅有史学理论知识,还涉及教学实践知识。在很大程度上, 历史教师的中学教学实践经验是搞好史学研究的基石,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 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有别于大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 它主要是指历史教师结合新课程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或个人条件, 对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或历史研究中的某个具体历史问题(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 或新课标历史教科书中所使用的图表不甚清楚或有误之处重新查阅原始资料, 进行考证、辨伪、分析、综合, 进行新的叙述, 得出新的结论, 以丰富和发展历史研究。这也会完善和提高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同时, 历史教师亦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占有资料情况, 探讨一些新课标历史教材将要涉及或已涉及但叙述不详、历史学家也没有顾及到的具体历史问题或历史发展线索、社会变革规律、历史学理论、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指导思想等, 把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方法经科学的分析概括, 介绍给历史学界同仁。

  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是历史教师史学究能力发展的基石,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 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历史新课程中, 社会总是期望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取得实效。然而,与这种期望不相协调的是, 历史教师在历史新课程实施中经常表现出从观念到行为上的矛盾状态: 一方面, 历史教师对新课程充满期待, 在历史课程实施中积极求变; 另一方面, 历史教师似乎又对新课程心存, 在历史课程实施中持观望态度。历史教师的这种困境主要源自历史新课程地位与现实社会对历史新课程地位认识的不同步。

  本期互动话题:你最喜欢的历史老师及原因,或者你理想中的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是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评价/...)

  小编说:每次在安利图书、会议、等信息的时候,都是希望好的信息能够广而告之,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历史与教学的相关动态。考虑到很多朋友可能无法参加,所以我们在安利这些信息的同时,会介绍相关的名家与书籍,目的就是帮助各位朋友了解历史与教学的最新动态。参与公号推送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鼓励、与,我们定会不忘初心,努力为读者服务,让历史走入,用教育启迪人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