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有报道说中国学术界每年向国外电子期刊缴纳数十亿论文版面费。据介绍,国外一些学术出版商瞄准了论文发表的巨大市场,在互联网上发展出了存取的模式,发表论文由作者付费,读者可免费获取。
去年9月,美国反论文抄袭网站剽窃监督根据网友举报,从调查一篇中国某医院研究人员剽窃的论文入手,顺藤摸瓜发现:一些旨在的掠食性期刊与代写论文的枪手公司,批量生产、发表学术论文。
这一次,施普林格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作假的论文,其实也只是刷新了人们对于论文造假方面技术手段的认知因为电子邮件作假,被评审的论文不知道发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发回来的评审意见出自何人。施普林格出版社表示,由于不少作者将托付第三方机构做语言编辑,因此尚不清楚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假冒评议人的行为。话虽这么说,但是如果没有人花钱埋单,第三方机构犯得着假冒评议人吗?上网搜搜论文中介,看看发表,否则全额退款之类的广告,就会明白花钱发表论文的人恐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当然,太好骗也说明出版机构审核把关不严格。吃一堑长一智,如果不是那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与第三方机构的性期刊,就理应在今后严格把关,别再让技术含量很低的手段。
至于想出各种招数帮人发表论文的学术掮客,相关部门必须加大调查和打击力度。交得起版面费、中介费、好处费的人才发得起论文,这让真正专注于做学问的学者情何以堪?某些期刊、中介的手段魔高一尺,就需要监管与处罚力度道高一丈。
不过,归根结底这些乱象可以说还是在给论文至上的问题敲响警钟。有些单位在职称评定时,更注重的是论文的数量和形式审查,而不是质量,这就让一些人走捷径了歪。此外,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本应更侧重于教学本身,倘若论文数量也占了很大的分量,这又是否合理呢?
论文造假、学术掮客和期刊借机敛钱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但学术评价体系如果不能更完善、更科学,我们的情况就可能会更严重一些。就像剽窃监督网站编辑林赛韦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事实表明,中国研究人员可能成了一些论文枪手公司与洋野鸡或出版商有意识的目标。转自《法制晚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