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池取名为《喷泉》,匿名送到美国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当时的他不会想到,他的这一行为彻底了日后现代艺术的发展道。也正是因为马塞尔·杜尚对现代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当2000年法国国际艺术委员会决定创立一个项表彰法国艺术界表现杰出的当代艺术家时,他的名字便成为了项命名的首选。2017年是《喷泉》问世100周年,杜尚也在法国走过了17年,在此期间有超过70位活跃在法国当代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家获得提名。
今年夏天,位于的红砖美术馆联国国际艺术委员会,将8位历年杜尚获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了中国进行展出。这场主题为“高压”的法国当代艺术展览,单从名字上很难捕捉到太多具体的内容,却正是因为这种难以名状的模糊性,为我们展示了法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可能。
“高压有着多重含义,可以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可以是张力,也可以是对立冲突,这些含义恰恰与当前艺术家的活动有着巧妙的契合。”蓬皮杜艺术中心前馆长阿尔弗雷德·帕克芒先生解释道。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帕克芒先生在对红砖美术馆的进行了整体考察后,最终决定将8位艺术家的作品安排到8个相对的空间。“每个艺术家建立在自身体系上的创作语态都不尽相同,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不再有特征鲜明的艺术运动。也许他们的共同之处仅限于都是杜尚获作品,但这便是当代艺术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游走在不同的展厅之间,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帕克芒先生所说的这种多元化与限性,无论是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还是作品的呈现方式,都可以让观众产生不同层次的感官刺激与瞬时迸发思考。
KaderAttia用散落在地上的残枝败叶向我们传递着战争和武器的,并用一部名为《反观记忆》的影像作品表达了幻肢症患者对身体修复的渴望;Lati Echakhch仅仅用画布为观众呈现一幅塌下的蓝天,而天空背后的故事的发展则交由每一位参观者来填充;Mathieu Mercier将一系列看似日常的物品进行再编辑,让你在发现每个物品的真实用途后才能恍然大悟;LaurentGrasso拍摄了奥朗德执政时期的爱丽舍宫,如今再看又有了新的;来到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的展厅便是作品本身,参观者走入“辉煌酒店”之中,坐在摇椅上随手翻阅一旁的兰波诗集,自己也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就像杜尚曾经说过的那样,观众是使一件作品成为艺术品的必要因素。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谜,竭尽全力并保持的态度才有可能找到答案。这次展览更像是一次邀请,请参观者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来审视当代,每个人的思绪中,都是一个更广袤无垠的世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