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大多数高校不同,国科大的学生层次是倒三角形的,研究生多、本科生少。目前,国科大在学本科生仅1500余人,而在学研究生超过4.9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这里曾诞生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在师资方面,国科大称得上“奢华”。在国科大,每年有六七十位院士上授课;对于本科教学,更是作为重中之重,院士频频出现在算得上是“标配”。
4年前,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为了扎实做才培养工作,学校将招生数限定在400人以内。尽管招生人数少,但因为定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科大在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定上毫不含糊,调研了国内外若干高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科大本科生培养方案。
这所孕育于之初,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的大学,40年来逐渐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成为我国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国科大玉泉校区教学楼大厅的墙壁上,工工整整地悬挂着108位院士的照片,他们是自1978年建校至今,国科大所培养的优秀学生代表。
国科大的校园没有边界,因为它是同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研究所“融合”在一起的。40年来,国科大之所以人才辈出,正是得益于40年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探索出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如果把人才培养层次比喻为一个的话,本科生为塔基,硕士生为塔身,博士生为塔顶,而高层次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则是位于塔顶上的明珠。国科大借“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就是要培育这些熠熠闪光的明珠。
今年2月,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8年自然指数综合排名,国科大表现抢眼,位居内地高校第5位,较2017年上升3位;全球高校排名第28位,较2017年上升44位。
对照2017年的自然指数,国科大在2018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内地高校排名显著提升,被统计的优质科研论文数也增加402篇,增幅超过32%,显示出“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正在为国科大带来强劲增长势头。
说到“科教融合”模式,就不能不提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位于三里河52号中国科学院机关办公楼六层的一间办公室里,国科大原党委邓勇,向《中国教育报》记者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办前后那段难忘的历史和背景。
原来,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1年,就由中科院、教育部联合发布了《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中科院当年招收了95名,占全国总数276名的三分之一。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随后的人民日论指出:“正规的研究生制度的建立,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开始。”到了1964年9月,中科院在研究所密集的中关村地区试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不过,那个时候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还没有形成规模,并在‘’期间中断了招生和培养。”邓勇说,“直到1977年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研究生招生和高考制度,中科院才在全国最早恢复招收研究生。”
几经周折,1978年10月14日,研究生院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语言学院礼堂举行。“研究生院成立之初,就初步制定了导师制等教学制度,李政道、彭桓武、刘东生、叶笃正等一批著名学者亲自为研究生授课。”邓勇说。
一长串的大师级学者名单,让简陋的研究生院成为学界硕大的“名人堂”。这在当时的学术领域,简直就是全中国最为亮丽的的风景线。
“当时,没有校舍,我们就借用林学院的空校舍上课。虽校舍简陋,却群贤毕至,大多数课程由中科院内外的顶尖专家教授讲授。”国科大1978级校友、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马中骐回忆说。
为了帮助记者加深理解国科大“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邓勇解释说:“从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历史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已成为规律,高校与科研机构加速靠拢的趋势日益明显,由师生组成的探究学习共同体,成为知识创新与传承的汇聚点。”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理工学院与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高度融合。”邓勇说,这种“科教融合”的模式,不仅催生了大量原创科研,也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建设。
来自国科大的统计显示,40年来,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290名。国科大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中科院每项科研工作和科研,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和贡献。
由“科教融合”培养模式造就的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在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并由此巩固了中科院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科大本科生的培养方式为“三段式”,前1—3个学期,学生主要以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主,学深度到教材选择,国科大的数学、物理课一向被“难”,但学生从中受益匪浅,更为4—6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的数理基础。7—8学期,他们可以选择到世界知名高校访学或直接进入导师的课题组从事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感觉就像武侠人物,一开始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了很多貌似没用的心法,等武功达到一定境界,才意识到这些心法的宝贵。”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宁尚龙曾这样分享体会。
院士、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知名科学家,以课程主讲人或授课团队的身份,为国科大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关于国科大独创的团队授课制度,国科大副校长郭正堂院士说:“我希望团队授课制度达到的效果就是,一门课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由这个方向最高水平的专家来讲,让学生们学习到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
不仅是团队授课制度,建校40年来,国科大不断创育教学管理,伴随着“科教融合”体制机制的不断深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
与本科生“三段式”培养模式略有不同,研究生“两段式”的培养模式,便是国科大从建校之初就一以贯之的“独创”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生在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集中教学后,进入国科大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在导师的课题组中开展科研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真正为实践方略,和导师一道将中国乃至世界的科研难题由“无解”变“有解”“可解”。
宁尚龙所说的那些“貌似没用的心法”,就是这样从一线科学家们的课堂中,走进了外人看来“高深莫测”的实验室,并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泡在实验室,参与重大课题的科研工作,对研究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学生毕业前不乏高水平的科研产出,有的学生一毕业就成了领军人才。
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我们就见到了一位这样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她叫芳,2018年从国科大博士毕业。毕业前,她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抛来的橄榄枝——以引进人才方式聘她为教授和博导,专门为她搭建2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外加3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而自认并非天资聪颖的芳,曾经只是延边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一名普通本科生。一切都因为2011年她选择报考发育生物学专业研究生之后才发生了巨变。对生物学感兴趣的芳,在安徽大学读研究生阶段,大部分时间在中科院动物所跟着导师一起做科研。经过两年的科研训练,芳以第一作者署名在《细胞生物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坚定了做一名科研人的理想。
在国科大读博士二年级时,芳以共同第一作者署名在国际期刊《科学》上发表了开创性研究论文,该被评为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生物界。随后,芳在该研究方向上继续深入,在博士毕业之际又以第一作者署名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了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她博士毕业就被聘为博导的研究基础。“这里有很好的导师,有很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有很好的教学机制,能培养我们做科研的能力,让我们专注于做科研。”芳的话算是对“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好的解读。
在国科大,除了知识创新外,保障教学和做才培养也是重中之重。为了一流的科学家上,国科大专门建立了岗位教师制度,研究所的一线优秀科学家能够给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课。
国科大岗位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说:“国科大最大的优势,就是来上课的老师都有做出优秀的经历,他们把自己的科研经历结合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一流的科研应该怎样做。”
近两年,随着科教融合学院建设工作的推进,国科大再次启动教学,其核心就是调整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
“调整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普及课、专业研讨课、科学前沿、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六大类。”国科大教务部部长张元勋介绍说,自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国科大各学院已全面实施新的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课程门类极大丰富。仅以2017至2018学年为例,国科大开设了核心课、普及课、研讨课等各类课程达1966门。
在本科生的课,有一门名为“发现生命奥秘”的专业普及课,刚看到这门课的授课团队名单时,国科大2016级生物专业本科生李昊表示“被惊到了”。授课团队名单如下:
中国基因组学科学家、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组研究首席科学家于军解读和拓展“2015年诺贝尔化学生命科学相关问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艳丽讲授“基因组编辑技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瑞明研究员“染色质与表观遗传、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这么多大专家为我们生命科学领域很多的前沿科学进展,让我对生物究竟是做什么的有了基本的认知,它比专业课更深刻。”李昊说。
除了生物专业的“发现生命奥秘”外,天文专业的“发现”的授课团队更是“大咖”云集,由4位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武向平、陈建生、汪景琇以及“千人计划”毛淑德教授组成。
一线的科学家就在学生身边。有学生开玩笑说,课堂上见到这些名师大家不意外,平时去食堂吃饭,端了一碗汤,一不小心洒了,可能就洒在了某个院士身上。
40年来,一代代科学家,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科学和人文情怀代代绵延。曾荣获国家最高科技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从建校开始,授课近30年,89岁高龄仍在三尺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由席南华院士领衔,袁亚湘、周向宇院士及10余位“杰青”组成的本科数学教师团队,开创了本科数学教育培养体系。
眼下,国科大又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师资标准建立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体系;同时,中科院出台《院“十百”等人才与国科大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体系对接工作方案》,支持以“双向双聘”方式,进一步做强国科大人才队伍,挖掘研究所人才优势,快速推进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阶段。
通过“双聘”方式将研究所优秀科研人员纳入国科大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夯实了国科大专任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国科大3000余名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153人、“杰青”460人;国科大10170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人。
作为一所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的高等教育机构,国科大在新时期的发展内涵是什么?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每年仅招收300多名本科生的意义何在?与其他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有什么不同?
“国科大同中科院各研究所实行‘共有、共治、共享、共赢’体制,因此科教融合是必然选择。或许有些想法一时还无法实现,但我们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丁仲礼说,“科教融合既是国科大区别于国内其他高校的特色,也是其优势所在。”
从2014年起,中科院连续印发4个关于推进“科教融合”组织建设的文件,推动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承办国科大基础学院,将“科教融合”上升为中科院的一项制度安排。牵头承办的研究所为学院建设的第一责任单位,由其代表人任学院院长或常务副院长,全面负责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截至目前,国科大已组建了39个科教融合学院,共有90多个研究院所参与承办。“科教融合学院组织建设的基本完成,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的基础。”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党委、校长李树深院士说。
2017年,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会和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深化科教融合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专项行动计划》,这意味着“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升级到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新阶段。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将“科教融合”上升到事关中科院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考虑:“不仅是研究所要支持国科大,反过来还要考虑国科大怎么支持研究所,这是一个双向问题。”
“我们拥有3个国家实验室、7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大科学装置,并身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拥有比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共建共享的研究型大学更为丰富的科研资源,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李树深说。女人性饥渴的八大表现
他表示,国科大接下来将根据《中科院“院属高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跨组织科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独特优势,通过深度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