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国际的综合性科技引文检索权威性刊物,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 出版。SCI 索文收录了包括医学和生命科学在内的世界领域内高水平的核心期刊。在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称之为 SCI 论文。
SCI 论文已经成为众多生物医学领域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展示科研,实现学术交流及推广的重要平台。对医学研究生而言, 在博(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 SCI 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更是衡量其研究水平高低、决定学位是否授予的重要标准。
目前不少研究生反映,对 SCI 期刊缺乏相应的了解,不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 SCI 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无所适从,致使不少很有造诣的学术见解不能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交流。鉴于此,笔者在总结本研究团队多年 SCI 论文撰写和发表的经验基础之上,并结合其他资深研究者各种体会,为医学研究生介绍一下与 SCI 医学论文撰写和发表相关的一些套和技巧。
一篇论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是否吸引人,首先选题就一定要新颖,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墨守成规。这样的文章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引起审稿人和编辑的兴趣, 被接受的机会就增加。同行评审专家首要的关注点就在于论文是否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关注的问题是否临床和基础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几乎是所有高产 SCI 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 SCI 论文的撰写,近 2/3 时间和精力要花费在文献调研和选题立意上。这就需要我们在动笔之前要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只有通过全面大量地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章,必要时还要借鉴领域外交叉学科的研究,才能掌握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不断与同事交流探讨,对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产生自己的新观点。
课题的可持续性包括内容可持续性和技术方面的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突破,逐步向纵深发展,课题形成系列研究。这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性产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学术造假及剽窃是极其恶劣的行为,必须抵制。即便数据得再天衣无缝,但只要审稿专家有心,通常也能一眼看破。造假和剽窃他人研究,虽然仅常少见的个别现象,但其危害极大。除了会直接导致编辑拒稿之外,更会影响作者个人、研究团队,甚至我们整个国家科研工假断掌手相图解作者的信誉,危害是极其深远的。
国际期刊的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同时,对自己的研究设计、学术水平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估。文法不通,研究设计的劣质文章,也向国际大牌高分。类似事件多了也会影响编辑对我们的看法。所以应避免急功近利,沉下心来,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除了努力加强科养,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之外,在文章成稿之后不急于。最好短期“放置”一段时间。自己先修改几次,再让有经验的同学同事修改几次。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七八个回合,再将文章投出。这样做虽然不一定能文章发表,但至少不会让编辑和审稿人感觉作者是在“灌水”。即便文章不能被接收,但因感受到作者的认真态度,审稿人也通常会针对文章本身的一些缺陷,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对文章的最终发表也会大有裨益。
因为科研压力大,为了增加科研,或者加速文章发表,部分研究生可能会投机取巧,将研究的同一部分内容同时或先后向2 家甚至更多的。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持反对态度。而且事实上也很难,目前网络发达,很容易被检索发现。在的时候,一般会要求作者签署一份版权转让协议。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一稿两投”行为的约束。如果作者认为确有必要将已经发表的论文再投其他,同时还要“规避”学术不端行为风险,就必须做到:获得已刊登的同意;同时告知再的,二者缺一不可。
医学英语论文的规则和格式,不同往往其特殊的。在论文撰写及之前,应仔细阅读这些要求,避免或降低因为文章架构不规范导致的拒稿。在结构上SCI 论文大多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标题一般采用名词词组或名词短语的形式,个别也允许陈述句的形式。标题必须简单、明了,醒目。通过标题,读者能明白论文所要描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独到之处。标题是否合适往往影响着编辑 / 审稿人是否进一步阅读摘要乃至全文。
摘要是整篇论文的缩影,对其的要求是简练明快,易于阅读, 信息量大,能涵盖论文的重点。摘要有结构性(structured)和非结构性(unstructured)2 种形式,但均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 个基本要素。摘要应格外注意语言规范。句子结构宜简单、严谨,准确表达论文原意,尽量使用简单句。高质量的摘要能增加被接受的机会,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提高论文的影响力。此部分研究生常犯的错误,在有限的篇幅里研究背景谈论过多, 而对问题、方法和结果,尤其是方法方面有所疏漏。另外,对摘要一般还有字数方面的限定,应严格遵照执行。
引文,作为论文的开头,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问题,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引言的基本框架,首先简单扼要介绍研究相关的历史、现状,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及作者对已有的评价。目前研究现状尚有什么缺陷或不足之处,尚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而引出本研究的目标和目的。这样层层递进,最终要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等。笔者认为引言部分一般不必过长,2 ~ 3 段即可。
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流程,该部分要自成体系。根据作者描述的有关方法、步骤,不必借助参考文献,可以将研究进行重复。对于首创的技术方法,应将其技术原理及公式推导形成等细节均叙述清楚。即使使用前人使用的标准方法,也要进行简洁完整地叙述。研究方法的可重复性利于本研究技术和结论的推广,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线结果
结果部分要求直接、客观描述遵照本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包括观察、检测、比较和分析的结果等。结果的描述,图和表格的形式,因简洁、直观,较单纯文字更能清楚说明相关事实,尽量采用。可配以必要的文字描述,但切忌累赘、重复。一般图和表的总数为 6 ~ 8 个,所以要以最少的图和表,提供最多信息的原则。必要时可利用图片编辑工具将过多的图片予以合并。
讨论部分是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参考文献得出最终研究结论的过程。讨论部分要对关键的研究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并分析出现或未出现预期结果的原因。对文献中同类或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与本研究的异同,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在充分的事实和文献理论支持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结果潜在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入门的研究生在讨论部分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在讨论部分重复引言部分内容,再次赘述研究背景, 说明研究的合和必要性,大篇幅重复研究结果部分的描述。我们的是,讨论是作者对研究的结果的判断,说明或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临床或实际意义。可以对结果的关键部分进行简明扼要的重复,但不应原样重复照搬。
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是根据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并经过分析讨论进行的概括和归纳。结论必须立足本研究结果,切忌盲目放大。行文力求简洁,重点突出。在本部分还就本研究的应用前景、后续研究展望,提出。
致谢部分主要面向项目的资助者(单位或基金)、探讨过学术思想的同事、审阅过原文的同行,以及其他在课题完成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帮助,但尚不足以成为作者的个人。致谢部分展示的是科学研究团队的协作和的情怀,应予以重视。但个别不允许将针对个人致谢放在本部分,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文献应当引用原始研究,而不是文献综述。应阅读全文,而不是仅仅阅读摘要。也就是做到“精确”引用。另外,不同有不同的文献格式要求,应仔细阅读要求,务求达到标准。应用 Endnote 等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可降低参考文献格式方面的错误。
如何选择合适的 SCI 期刊使文章得以顺利发表,这几乎是所有 SCI 写作新手感到困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简单地认为,影响因子是越高越好。但是,我们的是,在之前,应当尽量搜集目标的相关信息,了解该刊物的须知(authors’guidelines)、办刊旨、研究领域和偏好、出版形式及审稿周期等 。某些因受到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局限性,文章发表不太活跃,收录文章数量少,引用率低,从而导致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但如果此类在本研究领域很受认可,受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关注度高。当然,笔者也不否认,在选择了合适的研究领域的前提下,选择影响因子更高,审稿效率更高的进行,更是明智的选择。
SCI 论文时需要递交一封Cover letter。Cover letter 的目的是让的主编对你的论文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首先 Cover letter 的称呼尽量不要用匿名,最好采用“Dear Dr/Prof.+ 编辑的名字”形式称呼。不知道编辑姓名, 可以通过“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检索。恰当的称呼会让阅信人清楚感受到作者的诚意和用心。另外,Cover letter 作者自称一定要用“I”,而不是“We”。落款也是通信作者的名字,不必把所有作者写进去(唯一通讯作者的情况下)。名字的要用全称,斜体字。撰写内容方面,一定要申明没有一稿多投,没有利益冲突等。虽然一般也没有要,但我们也大家,在 Coverletter 中,将文章最主要的创新点精炼地表达出来。这样也利于编辑审稿。
推荐审稿人应尽量避免业界“大牛”。这些人一般很忙,审稿态度往往不积极,速度也慢。可以选择那些 5 ~ 10 年前很少发表文章,而近几年发表论文比较多的科研“新星”。这些人审稿热情一般较高,速度也快。另外,对于曾经发表过与论文所涉及主题密切相关文章,尤其是与论文观点相左的专家,除非你有足够的信心能将其,也尽量不选做推荐审稿人。此类专家在评审论文的复杂心态,可能会影响其对论文本身的客观评价。
仔细稿约,严格其要求准备。前仔细严格检查,最大限度避免单词拼写、数据不一致等“低级错误”的产生。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错误直接影响到审稿人对研究者的可信度和严谨程度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