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城市,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总是紧密相连,为城市发展进言献策,是市民的权利,也是责任与义务。青岛,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骨子里传承着拼搏、进取的基因,这座城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居住在此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身处城市,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总是紧密相连,为城市发展进言献策,是市民的权利,也是责任与义务。青岛,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骨子里传承着拼搏、进取的基因,这座城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居住在此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美好城市的蓝图又依赖于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八年坚守,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青岛又一年迎来了三民“大考”。今年,政府做了哪些事?市民获得感如何?未来一年怎样期待?且看看各部门现场上交的“成绩单”!
从12月10日起,连续两天时间、46个青岛市政府部门逐个进行工作述职,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凤凰青岛直击现场,全程直播,与市民一起见证此次“大考”,见证青岛城市发展的波澜征程。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主任高克力
2016年市史志办重点完成了《青岛市志(1978~2005)》经济上卷总纂和经济中卷出版工作。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高质量完成《青岛年鉴2016》编纂出版工作,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重点用数据资料说话,彰显青岛在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全市10区市全部完成综合年鉴出版工作,其中《黄岛年鉴2016》成为全省最早出版的区市级地方综合年鉴之一,有关经验经省史志办主任批示后在全省推广。10个区市方志馆建设中,崂山区方志馆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2015获山东省优秀志鉴成果奖。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主任高克力介绍,2016年,市史志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市史志工作计划,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加快工作进度,提高编修质量,全面推进志书、年鉴、市情网、方志馆和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全年编纂出版各级各类地方志成果40余部。在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中,青岛市史志办保障志书质量的“五轮十校制”经验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2016年,市史志办收到市民“关于加强我市工商业文化遗产保护案”和“关于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案”2条建议。市史志办安排专人与提建议市民进行联系,认真倾听意见,积极配合主办单位落实办理措施。对两项市民建议全部进行了回复。同时高克力指出,区市史志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区市志书编修启动滞后,影响到全市整体进度。有的承编单位对史志工作重视不够,修志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方志馆建设和方志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对于2017年工作计划,高克力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实现全市史志工作全面发展;以出版精品志书为目标,全面完成第二轮《青岛市志》编修任务,推动精编《青岛市志》(第一轮)工作深入发展;以青岛年鉴社改革为契机,不断提高全市年鉴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方志馆和地情网站建设水平,努力做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加强对基层修志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
附:市史志办市2016年工作报告全文
一、年度业务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续修《青岛市志》工作进入“收官”阶段。2011年,我办启动续修《青岛市志》总纂出版工作。目前,《青岛市志(1978~2005)》(8卷)已出版6卷,并全部荣获山东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基层志书奖,明年可完成全部出版任务,比全省工作目标提前一年。2016年,我们重点完成了《青岛市志(1978~2005)》经济上卷总纂和经济中卷出版工作。其中《经济上卷》共15篇、76万字、90幅图表,涉及工业经济、工业行业、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内容。《经济中卷》共12篇、约84万字、160幅图表,照片202幅,涉及商贸流通、对外经贸、旅游、交通、邮电等内容。一年来,各编纂组成员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多次到市档案馆、市图书馆以及有关单位档案室查找、核实历史资料,对志书初稿进行反复研究修改,志稿送印前又经过严格的“五轮十校”,确保了志书编修质量。9月18日《经济中卷》顺利通过山东省史志编纂委员会审查验收,方志出版社三审验收,圆满完成出版印刷。
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对二轮志书实行审读与校对相结合,延伸校对周期,将校对贯穿于总纂审改直至出版的全过程。拓宽了审校人员的范围,由编纂组、各卷专家、承编单位、总编室成员、出版社、专业校对以及省地方史志评审委员会分梯次参与,全方位审校。强化了承编单位的审校责任,承编单位在报送市史志办进行复审后,不仅只是配合编纂组进行个别问题的核实和修改,而是要参与全面校对,审校完成稿要由校对人签字及部门盖章确认,以对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性负好责。细化了审校环节,包括五轮、十个校次:第一轮由编纂组进行全面校对。第二轮分为两个校次,一方面由承编单位进一步确定内容的准确性及规范性,把好保密关。另一方面邀请3~4位专家进行系统审校。第三轮共有4个校次,由总编室有关领导进行全面审改,把好史实关、政治关和保密关。由省专家组成员在全面审校的基础上,注重体例和规范性把关。由方志出版社责任编辑重点对体例及行文进行审改。请有关专业校对人员重点对文字进行统改。第四轮由编纂组再次进行全面校对,重点把握图、照、表及版式。第五轮全面校对与分类校对相结合,由编纂组组长进行全方位校对,同时由编纂组成员按数据、照片及版式分类分工进行校对,最后一个校次则由印刷厂有关人员进行硬校。通过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把关、审校,极大限度地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志书的编纂质量。
(二)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一是高质量完成《青岛年鉴2016》编纂出版工作。《青岛年鉴》创刊于1988年,至今已连续出版29卷。今年制作的《工作进度周统计表》,加强量化考核和工作督查,完善流程管理和运行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分类辅导、多向交流、封闭校对、签字定责、问题倒查等多种手段,提高年鉴编纂速度和编纂水平。在工作中,加强了与全市近400个年鉴撰稿单位沟通协调,努力缩短编纂周期,提升出版质量,于8月底按期完成印刷出版任务。《青岛年鉴2016》全书正文128万字,分设22个栏目。实行“以流程掌握进度、以环节控制质量”编审校模式,通过初编,第一、第二轮统编,合成排版后两次校对和初审后两次封闭校对,确保《青岛年鉴》的编纂质量和周期。《青岛年鉴2016》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框架设计方面,依据城市定位和年度特点,适时调整框架结构,条目编写中注重动态性条目和常规性条目配置比例科学,编写类型齐全。二是在记载范围方面,涵盖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反映各行各业重大事件和经济发展趋势,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重点用数据资料说话。三是彰显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在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体现青岛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风貌。四是区市综合年鉴实现全覆盖。在完成《青岛年鉴》编纂出版任务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年鉴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市区)综合年鉴全覆盖。目前,全市10区市全部完成综合年鉴出版工作,其中《黄岛年鉴2016》成为全省最早出版的区市级地方综合年鉴之一,有关经验经省史志办主任批示后在全省推广。
(三)基层地方志编修工作全面推进。为深入贯彻《青岛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全面落实《青岛市地方志工作规划纲要(2016-2020)》目标任务,今年上半年,我办对区市第二轮续修志工作加强了调研和督查。7月20日,市政府督查室印发了关于全市第二轮区市修志工作情况的督查专报,要求未完成志书出版的区市要倒排工期,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同时,我市还加大了对区市志编修的业务指导服务力度,先后7次赴市南、市北、黄岛(胶南)、城阳、胶州等区市史志办召开书稿审修会,采取聘请专家审读、集中讨论、统一回复的办法,对四区市进行具体的专业指导,帮助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审核完成《市南区志》(终审稿)、《市北区志》(征求意见稿)、《胶州市志》(1987-2012)(征求意见稿)、《胶南市志》(1987-2012)(终审稿)。还指导完成《城阳区教育志》《中华埠社区志》《灵珠山街道志》《崂山区图志(野鸟志)》(上)《可爱的即墨》《崂山区情概览》等6部基层地情书出版。举办面对街道(乡镇)、村庄(社区)志主编为主要对象的业务培训班,采取“重点发言、集中讨论、当面答疑”的方式,解决了基层志书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1.《史鉴》期刊编纂与发行。《史鉴》期刊面向全市各级党政领导、部分大企业负责人、198个《青岛市志》承编单位,全市166个镇、街道一级的行政单位,以及各市区交通、旅游公共场所等发放。《史鉴》杂志以青岛市地情成果为主要内容,通过要事纪略、口述实录、百年企业、岛城人物、历史回眸、史海钩沉等栏目,向广大市民介绍青岛的历史和发展成就,激发热爱家乡,建设青岛的热情和斗志。全年编纂《史鉴》期刊4期,登载业务论文、地情研究文章100余篇,发行10000册以上。
2.市情网站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网站管理运行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网站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今年,市级网站共新增资料360余万字,各区市网站新增资料900余万字。
3.方志馆建设。近年来,市史志办积极争取把市、区市两级地方志馆纳入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方志馆建设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目前,青岛市地方志馆建设已纳入青岛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前期规划设计已经启动。10个区市方志馆建设中,崂山区方志馆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2015获山东省优秀志鉴成果奖。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城阳、即墨、平度、莱西等区市新方志馆正在积极筹备和建设之中。
二、市民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办理及采纳吸收情况
今年,市史志办收到市民“关于加强我市工商业文化遗产保护案”和“关于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案”2条建议。我们安排专人与提建议市民进行联系,认真倾听意见,积极配合主办单位落实办理措施。对两项市民建议全部进行了回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市史志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区市志书编修启动滞后,影响到全市整体进度。有的承编单位对史志工作重视不够,修志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方志馆建设和方志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四、2017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实现全市史志工作全面发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青岛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实现全市史志工作的新跨越、新发展。按照省史志办提出的“三个全面”的要求,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规划纲要》确定的硬指标、硬任务全面落到实处。
(二)以出版精品志书为目标,全面完成第二轮《青岛市志》编修任务,推动精编《青岛市志》(第一轮)工作深入发展。一是全面完成第二轮《青岛市志》出版发行工作。明年,《青岛市志》续修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重点抓好最后两卷经济(上)卷、社会卷的编修工作,组织好审核、修改、完善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印刷出版任务,争取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第二轮续志任务。二是加大区市志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区市志编修倒排工期计划表》,完成《市南区志》《市北区志》《胶州市志》《胶南市志》出版。三是继续做好第一轮《青岛市志》精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坚持精品佳志的质量标准,积极开展《青岛市志》精编卷三的审修工作。四是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完成《青岛援藏志》编纂任务,完成《青岛世园会志》总纂稿。
(三)以青岛年鉴社改革为契机,不断提高全市年鉴工作水平。按照“资政辅治、堪存堪鉴”的基本要求,从年鉴的框架设计、条目编写、审核校对、装帧印刷等各环节全面提质增效,完成《青岛年鉴2017》出版工作。要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将全市年鉴工作着力点逐步向业务指导、内容审核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转变,切实履行好对年鉴工作的管理职能,推动全市年鉴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调整每年的《青岛年鉴》框架和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常编常新。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编辑能力和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年鉴供稿制度,努力缩短编辑出版周期,增强年鉴的时效性、权威性、实用性。要贯彻落实好《青岛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强化对全市年鉴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推动各区市和有关单位、部门做好年鉴编纂出版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方志馆和地情网站建设水平,努力做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一是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做到超前谋划,科学规划设计,努力把青岛各级新方志馆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受大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二是加强对全市各地情网站地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管理责任,增强网站内容的时效性、资料性、可读性,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平台。三是创新方志期刊工作,引导社会读志、传志、用志,推出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理论文章,把历史文化传播和方志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加强对基层修志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根据第二轮修志进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组织部门、行业、企业系列志书的编纂工作,作为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延伸,并为第三轮修志积累资料。认真贯彻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做好乡镇村志编修工作的意见》,加大对乡镇村志编修的指导力度,推动乡镇村志编修工作深入开展,带动村史馆、社区文化中心建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