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度给政策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各政党的政策会更集中在与其联系紧密的群体所关注的问题上,以求获得更多支持。那么在这其中,关注对运输建设产生了多大影响?又是否能提供最理想的基础运输设施建设呢?由Edward L. Glaeser和Giacomo A. M. Ponzetto合作撰写的NBER工作论文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在模型中结合选民关注度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对美国运输项目建设在战后经历的三个阶段转变进行了探讨。
战后美国大型运输建设项目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的津贴造成了运输设施的过度建造;到达第二阶段,建造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当地居民强烈反对,以致许多项目停止;第三阶段中这类大型工程又在对当地居益的小心中重新开始。为了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研究,文章将选民关注度及项目在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两个要素囊括在运输投资模型中。而这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因素相互较量决定了对运输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
模型研究着重强调了选民关注力改变基础设施支出的两种途径并很好地解释了美国大型运输项目建设的转变过程。第一种途径主要表现在战后初期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时,选民充分地了解修建公带来的便利且并不关心随之增加的预算及其他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相应工程的过度投资。第二种途径主要从50年代中期开始产生影响。由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与政治活跃度提高,政治家们不得不更重视他们的意见。当这些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带来的麻烦比它们为其使用者带来的便利更为显著时(强烈的情绪、等),相应项目则会被叫停从而无法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分析同时显示,理论上可以通过精密计算来安排运输系统建设并使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最优状态。但要让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的政策完美适应不同地区的真实状况在现实中却几乎是不可行的。接着文章进一步加入了在减轻工程负面影响上的开支对第三阶段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对于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需要投入用于减轻负面影响的资金也就越多并很有可能产生过度支出。
基于以上研究,作者们对未来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了以下预测: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未来运输工程建设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其次,由于教育程度在关注度方面有重要影响,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在未来也会成为这些基础建设工程的主要集中地。更多内容,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