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开展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聚•宽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之课例研究”课例式暑期校本活动。本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例研究展开教研活动。
政治组承担课例研究课的是初三年级汪桂华老师,课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辩证地看待我国基本国情的现状,引发学生产生共鸣,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研组经过讨论,确定的观察维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师的教学设计方面,主要看学科素养如何在课堂培育和落实、课堂问题的提出及引导;一个是从学生共同体的学习方面,主要观察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1.2016年人均P前五名和后五名分别是哪些省?把这十个省份的人均P填写在图相应的。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把人均P前五名和后五名所在的省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最后师生总结,以来我国经济确实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而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对于我国的科技成就,汪老师通过分析苹果产品链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在IPAD的产业链中,哪个公司的获利最大?哪个公司的获利最少?请你推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改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分工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总的来讲,我国科技取得了显著成就,有些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步,但技术创新不足。
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情况,汪老师提供了三个表格,分别是“历次普查文盲率”统计表、“历次普查每10万人拥有的大学文化程度人口”统计表、“世界文化教育程度排名”统计表。通过对这三个图表的分析,师生得出结论:尽管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显著,但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民的文化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最后,汪老师还通过对徐玉玉案件的分析并同时指出,针对网络时代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网络立法,以明确权责,有效打击网络犯罪,网络的健康发展。
从汪老师的整堂课的设计来看,思清晰,目标明确,问题引导比较到位,同时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政治认同、、意识等都体现在课堂的设计和引导中。第一次课例研讨后,老师们对学生共同体的学习提出了一些,比如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课下查资料、课上展示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汪老师调整了第二、三次课例,对于非选考班的孩子,课上给予充分时间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有针对性的提醒答疑;对于选考班孩子,课下自主查找资料,课上分组展示,互相提问,同组合作,异组学习。
三次课例展示完成后,老师们交流讨论,如果时间允许,这节课也可以设计成议题形式。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及网上搜索,组织学生对本地经济、科技、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引导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最后以多种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在互相中,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公识,积极有序进行公共参与。
授课教师汪老师认为,三次课已经结束,自己收获很多,但是教育学生还在上,尤其是如何点燃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仍然是一个值得反复探究的问题。
初二政治马雅娜老师说,汪老师具有多年指导初三毕业年级的经验,在课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有针对的指导目前毕业考试和中考。教学设计中提供给学生大量新鲜材料进行分析,讲练结合,锻炼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学科素养。
高一政治朱云老师说,本学期,我在参与汪桂华老师执教的《我国的基本国情》一课三次磨课研讨过程中,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不断加深。“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3.组织有序性。表现为活动的平衡性,分配和责任分工平衡;组织活动的协调性,经常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组织成为有序状态;组织活动的程序性,平时活动形成一定的格式,处理偶发事件积累起特定的反应方式。
高二政治老师说,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是传承文明和创造文明的场所。教师的劳动是集体性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使学生、教师、家长、市民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共同成长。
高一政治姜丽老师说,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全校共同学习合作共同体,教研组内三次听课、和反思,进一步深化认识,深入理解合作学习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充实学科内容,增强实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真正做到“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