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的科目二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部分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基础和教学设计等内容,其中心理学基础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考试中占的比例较大,心理学基础中注意这个知识点又是重中之重,多以理论点在实际事例中运用的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下边就注意这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同时注意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1)选择功能: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2)保持功能:这种功能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一直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一直保持到得到清晰、准确的反应。(3)调节和监督功能: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
答案A。解析:保持功能能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一直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一直保持到得到清晰、准确的反应。题干中“一心只读圣贤书”指人的意识一直维持在书上,没有被其他无关刺激吸引,体现了保持功能。
答案A。解析:注意的选择功能指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题干中学生只选择老师画过的内容看而不看其他内容,属于选择功能。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无意注意虽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地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状态,个人的、主观期待。(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有:第一,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第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第二,熟练和系统化。
答案B。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出现的注意现象。题干中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并没有事先预定好,也不没有克服的过程,所以属于无意注意现象。
【考题再现】2.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
答案C。解析: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而出现的注意现象。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题干中学生虽然不喜欢英文单词,但是对学完单词后的结果感兴趣,也就是对学习单词有间接兴趣,属于有意注意。
(一)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此品质主要强调注意对象的数量,不强调时间长短,一般出现“数量词”即是此品质。如:一目十行。
(二)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此品质主要强调注意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强调对象数量,一般出现“时间词”即是此品质。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此品质强调同一时间内注意力在不同的对象身上,即同时注意多件事,一般出现“一边做什么,一边做什么”即是此品质。例如:边听边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
(四)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此品质是强调人运用注意力去先后注意多件事,一般出现“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句式即是此品质。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
答案D。解析: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注意同时注意多见事,材料中学生注意力同时放在做笔记和思考上属于注意的分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