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时政热点:消除“论文敛财”需重建社会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6-8-12 14:06:3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消除“论文敛财”需重建社会评价体系。

  男子冒用合法期刊登收费论文敛财,10个月赚千万。王某先后雇佣8人成立两家公司,在未取得出版许可证的情况下,冒用合法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许诺为作者刊登文章并收取版面费。王某先后擅自出版多种期刊,在2014年1月至10月间,收取版面费1200余万元。此案在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王某被控非法经营罪。王某辩护人认为,王某系和出版社合作,不构成犯罪。据悉,目前交钱发论文已经“屡见不鲜”,一些教师、学生、职业人士都通过交钱发论文来达到毕业和晋升职称的目的。(8月10日《北京青年报》)

  类似现象早已见惯不怪,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利用QQ等工具联系发表论文的掮客。其实,何止是像王某这样冒用合法期刊登收费论文敛财,即使是某些正规期刊本身,也在通过论文牟利。此前,国家级刊物《报告文学》被指收取版面费,据称一般两万字稿件要3万元,杂志社派记者来写要多付5000元。《报告文学》执行主编吴双承认收费,称因杂志亏损而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并表示“大家都这么做,就我们倒霉”。由此可见,相关领域问题非常严重,也非常普遍。

  除了诚信缺失、法治观念淡薄,论文乱象更是折射出当今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现行的社会评价体系,过度依赖于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很多时候,一个文凭、一篇论文比实际能力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实,有没有文凭和论文、有什么文凭和论文以及有没有职称、有什么职称,并非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惟一标准。不少有文凭有职称有论文的人难逃“高分低能”的桎梏,而很多无文凭无职称无论文的“三无人员”却做出了非凡的成绩。相关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特别是在当今学术领域也惨遭不良风气侵蚀、学术领域也不复再是圣洁象牙塔的现实状况下,论文、文凭和职称更是被掺进了水分,甚至沦为了攫取地位和利益的敲门砖。有需求就有市场,相关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催生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论文(文凭)”的龌龊一幕。

  之所以有人认为论文、文凭和职称奇货可居,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此趋之若鹜,为了一张纸不惜一掷万金,无非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高附加值。有了这东西,不仅等于得到了主流评价体系的认可、有了地位,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好处。沾染了铜臭的论文和职称,金钱的含金量飙升,但实际的含金量却难免大打折扣。也难怪有人总结说:这些年来,什么都在涨价,惟有学问和诚信在不断贬值。

  论文不能沦为“商品”,否则只能制造一大堆文字垃圾、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对推动社会进步带不来任何益处。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也必须有所改进,不仅要使评定细则、评定标准更加细化、更加严格,还要加强监管,不能任其成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同时,更要重新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社会诚信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重实际、轻形式,破除愈演愈烈的“论文依赖症”和“评审综合症”。只有这样,靠论文敛财之类的现象才不会出现。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