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04-06 07:06:05 星期日
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备考PTE仅3个月就拿下10个90看了这篇学神的世界说不定你也能懂!

※发布时间:2019-2-16 6:44: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司马南近况

  其实我英语是一直都不错的,雅思上一年考过4个7,之前两次雅思阅读听力基本上都是8-9分的水平,所以一般机构一听就说我这是考PTE的料,但是由于我特别机考(曾经在GRE上惨败过),所以一直考这个。

  但是后面移民分数只升不降,而我对自己雅思写作拿8还是不够有信心,就决定试一试PTE。试到第三次的时候,就九炸了。

  PTE我总共考了三次,第一次是今年9月中,第二次是10月初,第三次是11月初。从这时间也可以看出来,我的复习时间就大概是一个多两个月,由于还要全职上班,中途还出去度了个假,所以满打满算的可能也就是复习一个月,每天3-4个小时。

  虽然时间是不多,但是我觉得复习的那段时间里我还是挺用心的。第一次考试前我上了两周印度人的培训课,掌握了一些口语和写作模板,知道了不少技巧和窍门,给我后面复习口语节省了大量时间;

  第二次考试前我才接触到黑科技,了解到真题的世界是如此宽广,就开始在FIB, WFD,ASQ,RS和WE,同时做经典模拟题(OG什么的)和Pearson官网的三套题;

  第三次考试前上了黑科技的写作课,老师主要给我讲了SWT的逻辑和怎样排除例子留下中心句的方法,虽然后面我没有办法把所有SWT都按照老师教的做了,但是他讲的方法对我很大,同时帮助了我的SWT和SST。

  后来我主要是把所有SST 做完了,WE的题目也尽可能地看了,RP排序题也集中做了一部分。等到我第三次考试前,所有黑科技上的RS, AQS, SST和WFD我都做过了,并且有对一开始没做好的题进行反复。

  黑科技的考试成绩分析:自从知道黑科技可以自动分析成绩后,我每次考试后(包括模拟考试)都会把成绩放上去,看看我的弱项在哪里。虽然每一次的成绩都不一样,但是我大体从分析中找到了规律,就是我的WE, SST, WFD很容易出问题。找到了弱项,我后面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个对我来说很有用。

  :我听说过录音没录进去导致口语低分的事情,所以我没考之前就买了个考试,以求精准找到考试录音的黄金,习惯考试氛围。这个有多重要我也说不好,但对于我这种临场容易紧张的人来说,这样做起码有帮助我舒缓情绪(毕竟什么都不熟悉的情况下,我熟啊)。

  单词:第一次考之前我是在Quizlet找PTE有关的词条来学习生词的,每天晚上吃完饭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就拿出来刷一刷,一两周也刷完了,这个对FIB有一定帮助吧。但是,做完了我发现我FIB该不会还是不会,所以后面我就专门看FIB的PDF版本,把生词都圈出来,从题里学单词了。毕竟,单词这东西还是有语境比较好学。

  口语:其实熟悉了模板以后,我每天就只做两件事:每天让我男朋友给我念RS和ASQ.他英语比我好,我就抱着英语好不用白不用的心态让他每天给我念个几十道题的,到最后就是可能所有的RS和ASQ都过了好几遍。

  由于他念RS很严格,我一个单词念错他就会从头开始直到我说对为止,所以每一道RS我几乎都练到了全对,考试的时候完全念出来也不是问题。我相信这个拿黑科技的网页版做也是一样的。

  附带一提的是,根据我自己三次的考试成绩,我觉得口语高分绝对可以帮助听力拉分,只要写作不拉后腿的情况下,口语高分要拿听力高分应该不拿。

  写作:由于我前两次测试都证明了一件事情:我的拼写奇差,而我又都是衰在写作上,所以我就觉得拼写影响到了我的写作分数,毕竟电脑阅卷别的可能不太行,拼写错肯定看的出来。

  所以第三次考试前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最快,最大程度地提高我拼写准确度。我就开始搜索网上的经验帖,发现很多都是让练盲打,我试了下觉得很枯燥,而且对我没有什么用,因为我不是打字慢,是打字随意,一篇打下来不是不知道打错了,就是知道打错了也找不到错在哪的极品选手。

  所以我就开始搜Youtube(附:Youtube上很多关于学习PTE的视频,时不时看一下总会找到不少有意义的),还真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用的视频。这个视频首先是强调看的作用,就是看文章不能只是看个大概,而是要养成一个一个词,字形地看的习惯。

  我可能是由于之前念书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只看意义不看字,所以慢下来一个一个地看的确会看得清楚很多,比如一个词要不要双写T,要不要去掉E这种东西;这个视频还讲了一些拼写规则,比如I before E什么的;

  另外这个视频还推荐了一个叫Spelling Master的App, 里面有好几种不同的练拼写的小游戏,比如说选正确的单词,选不正确的单词,选一个词的不同形式什么的,这个App好就好在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又不枯燥,又有效,我没习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玩一玩。

  阅读:第一次的时候,我看的是BBS新闻,但是考完了我就发现这个PTE的选题的确和新闻不太沾边,所以我就开始看Science daily. 有人弄了个RSS,我每天就拿这个看一篇,查查生词,不在乎完全看懂,但求习惯科学论文的写作模板和套。这差不多就是我为阅读选择题做的所有准备了……

  听力:我是开车上下班的,开车的时候我听1.2倍速的60s science (轻听英语买个会员就全部都可以下了,还定时更新),有时候上班的时候也会听1.4倍速的老托经典93篇和黑科技的sst鸡精(喜马拉雅上有),基本上就是培养个PTE听力的语感和习惯语境,这个应该有帮助到我做听力的选择题。

  RA:流利度很重要,流利度很重要,流利度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次。据说,口语是只要你够流利,机器是不会把你偶尔的小失误算进去的,所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每次可能都说错1/2个单词但是一直都是满分的原因。

  口语要提高的方法也只有多说了,把每一个RA真题都练到不卡词应该是一个好办法。我个人还会在考试前尽量抽一点时间练一练RA,查查生词怎么练,等于是提前给自己热身开嗓了。

  RS:就像前面说的,每天拿着真题练个十几二十题,都练熟了就没什么的。这个流利度也是很重要,还有模仿说话的人的口气,平时就要主要这两点。我第一次考的时候有几题是说到后面就忘了,但是我就是装也装作我听到了,继续维持原来的语气胡乱说完了句子,最后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关于信息,由于这个题目是叫Describe image,所以就只说人能一眼看到的信息就好了,都不用分析变化(虽然说多了也能想的快说的多),语法说错了无所谓,用词重复简单也无所谓, 目标是流利地读出图中所有信息点,包括标题,x轴是什么,y轴是什么,图的不同部分,图的多种颜色等。

  局,然后考虑这个是不是中心词/中心局;第二,是在听的过程中记下12-15个左右的关键词(着重留意名词,其次是动词),然后放进模板里。

  流利度同样很重要,同时词与词之间不停顿也很重要,毕竟是词不是完整句子,你说的越像一个句子就越容易骗过电脑。我考试的时候偶尔听到自己说这个题都觉得自己挺傻的,但是傻就傻吧,有用就行。

  ASQ:这个就是每天练个几十个就好了,不会的做好标记定时返回去看一看,考试的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这基本就是白送的分了。

  SWT:做这个题我用过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用RL的模板,把关键字填进去写成完整的句子,最后我弃用这个方法是因为我觉得很多文章有自己的逻辑,套进去这个模板很不自然,把关键词组成句子花费的时间太多;第二个办法是在文章中找关键词/句,然后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这个办法我用了很久,最终弃用还是同样的原因: 找关键词太耗费精力,找了再排列组合成句子可能不自然,可能有语法错,还可能拼错,风险太大;第三个方法,是黑科技老师教的,就是排除文章的所有例子,只保留中心句,然后用逻辑连词(and, yet, because)把这些中心句(文章原句,无需paraphrase)连起来。

  这个方法只要找几篇swt鸡精练一下就可以很快地掌握,而一旦掌握了做题速度就快很多(我从做一题SWT用8/9分钟变成只要1-2分钟)。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快,二是准确性高,三是保留精力写作文和后面的题目,四是最大程度减少拼写错误(因为都是原文,照抄很难抄错吧)。

  一般的观点都在文章第一段,所以很容易找到中心句,万一找不全也没关系,因为哪怕丢1分内容分,语法,逻辑,拼写的分都还是牢牢把握在手里的。这对我的写作提高有很大帮助。

  WE:我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之间差不多是每天写1篇作文,后面写的不多,主要是看题,因为我的问题主要在于审题和拼写。我觉得有类似困扰的同学可以参考我做的:把写作鸡精pdf打出来,尽可能都用1/2分钟分析一下每一题的观点,问题类型(agree or disagree? Discuss both sides? Problem solving? Causes? 还是混合?),支持论点和例子。

  有些很有性的题目就拿出来和朋友讨论一下,或者上网搜一下范文网站(testbig什么的),想不出例子的就上网搜搜网文和论文(之流就很多),基本上大家都想到一起去的观点就是正道。

  模板的问题,我是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模板的,但是模板有时候也不能死守,因为如果问题是混合式题目,比如说agree or disagree+solution的话,一味用模板就有可能偏题/答漏。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是一般题用模板,变形题就照着题目的问题回答,多少个问就多少个答案,控制字数,结尾点题表明态度。

  然后如果有人和我一样有超字数困惑的话,就自己写的时候慢一点,想的清楚一点,不要让自己信马由缰地ramble,应该就会好多了。一开始宁愿少写一点,先完成文章,检查好错字,再考虑要不要加内容。

  阅读单/双选:说来不好意思,这两项除了模拟题我就没做过真题…因为都说选择题分值最小,最不重要,我考虑自己时间紧,就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每天看看Science daily意思意思就算了。唯一的经验,应该是阅读选择题先读题再选,带着问题思考是比读了文章再选来的快也来的准。

  RP:由于第二次考试做错了一道RP,所以考第三次之前我就做了二三十道的RP, 但是发现难的还是错的多…我觉得PTE的RP都比雅思复杂,有时候就是根据主语宾语代词时间变化都很难判断,唯一的经验说真的就是有条件的话,把鸡精都做了,错的反复做吧,因为我可能就是考试碰上做过的凭印象确定了一下排序。

  FIB_R:这个可以用FIB-RW的方法,但是它本身有解题的思。大体来说,就是根据词性判断一个词应该放在哪里,一般来说用排除法和试错法都可以试出来,实在试不出来的就安慰自己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会啦,一两个不会也没什么好怕的,万一运气好就填对了呢?

  FIB_RW:我觉得这到底也是比雅思复杂,因为生词比雅思多,用法也比雅思生僻。我的做法是把鸡精PDF打出来,每一题看哪些选项/词组我觉得用的很奇怪,或者我不会的生词,标出来,拿有道查,有空就看看,这算是PTE的作弊考法了,也幸好PTE有真题可以这么干…

  SST:这题我没有模板,是根据听的内容直接归纳的,因为我发现如果用模板不自然之余还可能超字数…考第三次之前我用一周多的时间把所有黑科技上的sst鸡精都做了。

  我会先做一遍看看自己答的怎么样,如果有错就再做第二遍,如果第三/四遍还是有错,我就会打开原文开一遍,然后当成swt来做,一般题目第一段的原句写上去就是满分了,这也坚定了我swt找原句的信心。这么做的好处是,sst做下来也等于练了swt。

  听的时候重点还是听关键词(名词优先,其次动词,重复出现的词一般都是重点),并特别留心转折的地方,比如文章说however/but的话,后面的句子一般也是观点,要记下来。如果听到for example这种举例子的词,后面紧跟的信息基本忽略。用的还是swt的原则。如果可以记下原句最好,记不下就记大概,再自己拼。鸡精这么做完了,这个题也变得简单了。

  听力多选:方法是一边听一边看选项,不都能选对的时候只选一个。我曾经看过一个经验帖说第一重要的是抬头看看标题这个是多选还是单选,我觉得的确很对,因为做题很容易做懵,要是多选看成单选也是挺冤的。

  FIB_LW:这个比阅读的FIB简单,基本就是拼写的问题了,如果词汇量一般中上的话做这个注意一下词性和拼写都很容易全对。

  HCS:我做的不多,基本上方法就是一边听一边看选择项,听到内容概括最多而又带点深意的一般就是要选的。比如说一个老师在课堂说这门课很挤,但是不用怕,之后就不挤了,因为会有不少人退课,之后又说这门课的内容是blah blah blah,那么选择里说这么课退课率很高的选项,就明显不如解释老师为什么这么说,这门课内容怎么样的选项来的好。

  SMW:这个就是注意听,前面听懂原文大概说什么,后面进度条剩一小段的时候留意在说什么,被掐掉的一般都是和前面有关系的,除非是前一句明显转折,那就是相反关系。

  HIW:这个,主要是要集中听,听的时候拿光标一个词一个词地数过去,这样就不容易漏或者听错,主要跟的上节奏都好办。

  WFD:这个就是黑科技练鸡精了,错了的标记后再练,直到练到熟为止。有一些句子是可以通过回想想出来的,也有一些是可以语法和逻辑想出来的,更多的时候,不确定时,大可以有可能用的词都写上,比如He can will finish the his exam on time this summer winter. (但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talkstalked就尽量避免一起出现)。

  说到这里,我必须说一下这个pte神奇的打分系统,其实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有4个WFD,到第三个的时候有一点晃神(考试要啊同学们,不要到最后关头走神!)觉得我WFD是有7/8个词不确定的,考完看鸡精心凉了一半,结果居然都满分,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猜可能是前面口语和写作给拉了分,也可能是我听到的就是正确的单词。从这个意义上说,WFD的鸡精能熟练就尽量熟练,但也不要过分依赖,因为变形太多,万一真考变形但是只记得鸡精也是有风险的。

  PS:考试是总会过的,复习的时候少给自己一点压力,多给自己一点信心,实在学不下去了就出去走走玩玩再回来,好的心态更容易出好的成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