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学院化学系2014届硕士毕业生武涛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武涛在天大校园里是出了名的“化学达人”,光他在硕士3年期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理论上就足够支持天大5个博士生毕业。他将继续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能源及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
武涛把自己比作“游弋在化学之河中的一条小鱼”,在他的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没有比“如鱼得水”这个词更能形容“化学达人”的了。武涛在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5篇1区,1篇3区),累计影响因子总和达到28.76;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11篇,EI期刊论文3篇;参与或负责科研项目4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已获授权1项。
武涛儿时生活在山西的村庄,雨后的彩虹、在空气中慢慢变黄的苹果以及头顶淡蓝色的天空,让这位小小少年深感大自然的奇妙。“直到我熟读中学化学课本后,那些让我思索良久的自然现象才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从那时起,武涛对于化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
大学期间,武涛不知疲倦地在图书馆饱览了外籍学科专著及前沿论文,并很早进入实验室,跟着导师做实验。本科2年加上研究生3年期间,武涛开展的课题研究涉及化学、、能源、医药等多个领域。他一度同时参与了多项课题,除去吃饭睡觉,他几乎都泡在了实验室里,每天一丝不苟地做实验超过10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
“节能环保”是武涛在科学研究中时刻不忘的关键词。2009年,武涛还在读大二,他和同伴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氧还原阴极作为氯碱工业电解槽阴极的应用研究”,摸索在工业生产中节约电能的办法,理论上可使每生产1吨烧碱的电能消耗降低850千瓦时,实际操作中能至少节约500千瓦时的电能。2007年我国生产烧碱862万吨,耗电约260亿度,若采用“氧还原阴极”的方法,当年可节约电能43.1亿度,电能消耗下降16%。
此外,他还做过用于在人体缓释药物的新型超聚合物的合成、高效率低污染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高效催化降解染料污染物的催化剂研发、利用温差发电的复合物材料制备、用于治理染料油污等液体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剂合成、乙醇燃料电池中新型贱金属高效催化剂的开发、用于药物合成及含多元环的底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
据悉,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评选采用组织推荐候选人的方式,面向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进刘彻最爱的女人行差额遴选,最终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100名获者。颁大会定于8月20日下午在召开。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