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暑期“进馆有益”微课题论文竞赛在全市展开

※发布时间:2017-8-26 22:42:5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据《青年报》报道,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进馆有益”微课题研究论文竞赛活动,于日前正式启动。

  主办方表示,活动将充分运用校外教育活动场馆资源,引导现代中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党情、市情、民情,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报 徐红清

  为了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参与研究,组织方预设“文化与艺术”、“生命与安全”、“科技与创新”、“自然与”、“与传承”和“服务与实践”六大主题,近百家校外教育活动场馆联合参与,并根据自身特色拟定了近150个可供参考的微课题内容。全市初、高中学生(含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课题组方式参与,也可以个人形式进行研究。

  “文化与艺术”主题研究,由上海博物馆牵头,近30所场馆联合参与。参与该主题研究的学生可以从了解身边的历史事实入手,进而了解上海的文化,寻找爱上海的理由。

  “生命与安全”主题,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已知或未知的生活和领域,了解并掌握生命安全的知识、技能,感受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该主题由博物馆牵头。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科技与创新”主题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纺织博物馆联合近20个科普园馆承担该主题的实践探究指导。

  上海昆虫博物馆等20多家生态和动植物的科普园,则为选择“自然与”主题的学生提供微课题研究指导。参考课题涵盖动物类、植物类、生态、水、空气、地质、天文等。

  由鲁迅纪念馆为牵头单位的10多家红色经典类场馆承担了“与传承”主题的微课题研究指导。主办方表示,希望参与该主题课题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研究,在民族的同时,最真实地走近伟人、重温历史,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体会责任和担当。

  “服务与实践”主题将与学校暑期志愿者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志愿者服务中,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表达学生对社会治理、民生问题的关切与。

  整个活动将持续至9月底。课题申报时间为6月15日至7月5日,登录博雅网可参加课题申报,申报形式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值得注意的是,7月5日下午4点,课题申报通道将关闭。

  接下来,学生将有1个月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主办方提醒,8月5日下午4点是网上申报的最后截止时间。论文评选将于8月中旬开始,分初评、复评和面试三个阶段,复评将入围的论文,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为两个大组,由市相关专家实施评选。复评论文的前30%左右,进入面试。

  “微课题”是为学生解决较为具体问题而确立的小型课题,主办方为学生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传授了一些“小技巧”:“微课题”研究需要借助场馆资源,而不是现成材料的下载或收集;需要有研究的过程,如调查、思考、观察、实验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要形成有力的结论,如借助史料,观察和调查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见解和观点。

  评选结束,《学生导报》将选登部分优秀论文。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透露,9月份将举办上海市“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月”活动,评选产生的优秀论文,有机会以微视频或方式参与展示。

  活动启动前夕,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主办方在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等区县初、高中学校进行微调查,近60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31.9%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暑期的“进馆有益”微课题活动,36.9%的学生表示还未确定。选择“不参加”该活动的理由,“没兴趣”和“没时间”分别占据前两位,也有同学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说不清楚”。而在参与方式的选择上,近八成学生选择“以课题组的方式参与”,其次为“由老师安排和单独参加”。

  本次活动,组织方预设了“文化与艺术”、“生命与安全”、“科技与创新”、“自然与”、“与传承”和“服务与实践”六大主题。在调查中广受学生欢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然与”、“文化与艺术”以及“科技与创新”。

  据《青年报》报道,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进馆有益”微课题研究论文竞赛活动,于日前正式启动。

  主办方表示,活动将充分运用校外教育活动场馆资源,引导现代中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党情、市情、民情,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报 徐红清

  为了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参与研究,组织方预设“文化与艺术”、“生命与安全”、“科技与创新”、“自然与”、“与传承”和“服务与实践”六大主题,近百家校外教育活动场馆联合参与,并根据自身特色拟定了近150个可供参考的微课题内容。全市初、高中学生(含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课题组方式参与,也可以个人形式进行研究。

  “文化与艺术”主题研究,由上海博物馆牵头,近30所场馆联合参与。参与该主题研究的学生可以从了解身边的历史事实入手,进而了解上海的文化,寻找爱上海的理由。

  “生命与安全”主题,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已知或未知的生活和领域,了解并掌握生命安全的知识、技能,感受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该主题由博物馆牵头。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科技与创新”主题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纺织博物馆联合近20个科普园馆承担该主题的实践探究指导。

  上海昆虫博物馆等20多家生态和动植物的科普园,则为选择“自然与”主题的学生提供微课题研究指导。参考课题涵盖动物类、植物类、生态、水、空气、地质、天文等。

  由鲁迅纪念馆为牵头单位的10多家红色经典类场馆承担了“与传承”主题的微课题研究指导。主办方表示,希望参与该主题课题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研究,在民族的同时,最真实地走近伟人、重温历史,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体会责任和担当。

  “服务与实践”主题将与学校暑期志愿者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志愿者服务中,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表达学生对社会治理、民生问题的关切与。

  整个活动将持续至9月底。课题申报时间为6月15日至7月5日,登录博雅网可参加课题申报,申报形式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值得注意的是,7月5日下午4点,课题申报通道将关闭。

  接下来,学生将有1个月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主办方提醒,8月5日下午4点是网上申报的最后截止时间。论文评选将于8月中旬开始,分初评、复评和面试三个阶段,复评将入围的论文,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为两个大组,由市相关专家实施评选。复评论文的前30%左右,进入面试。

  “微课题”是为学生解决较为具体问题而确立的小型课题,主办方为学生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传授了一些“小技巧”:“微课题”研究需要借助场馆资源,而不是现成材料的下载或收集;需要有研究的过程,如调查、思考、观察、实验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要形成有力的结论,如借助史料,观察和调查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见解和观点。

  评选结束,《学生导报》将选登部分优秀论文。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透露,9月份将举办上海市“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月”活动,评选产生的优秀论文,有机会以微视频或方式参与展示。

  活动启动前夕,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主办方在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等区县初、高中学校进行微调查,近60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31.9%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暑期的“进馆有益”微课题活动,36.9%的学生表示还未确定。选择“不参加”该活动的理由,“没兴趣”和“没时间”分别占据前两位,也有同学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说不清楚”。而在参与方式的选择上,近八成学生选择“以课题组的方式参与”,其次为“由老师安排和单独参加”。

  本次活动,组织方预设了“文化与艺术”、“生命与安全”、“科技与创新”、“自然与”、“与传承”和“服务与实践”六大主题。在调查中广受学生欢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然与”、“文化与艺术”以及“科技与创新”。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