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校来讲,创育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一些所谓的优质学校开设的“天才班”或“实验班”,而是重在孩子的创新素质的养成。
创育是国家“双创”的最基础一环,为未来蓄势
在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印象中,创育并不陌生。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创育就与当时的“减负”“素质教育”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当时基础教育领域喊得非常响亮的口号。时至今日,“创业”“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异常火热的词汇和最强音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也已深入,这既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也反映出我们国家新的发展取向和迫切的现实需求。但相对于创业,创新才是“里子”,是创业的“地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是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就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本是人的一种本性。而对于中小学校来讲,创育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一些所谓的优质学校开设的“天才班”或“实验班”,而是重在孩子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有研究表明,幼儿就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至于小学生,则有比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而中学生则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说,儿童和青少年是创新素质养成和发展的重要启蒙期和关键成长期。
目前,创育已成为世界教育与发展的基本共识,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提倡并实施不同形式的创育。我国除了在20世纪末以来颁布一系列有关推进创育的指导性政策之外,最近还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把创业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但这对中小学校来说,只是给出总体的要求和规划,具体的实践还有待出台细化的方案和措施。
开展创育,如何处理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难以回避
创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为师生创造宽松且具有活力的教育,把学习本身成为一个学习者创新的过程,从而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念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在其周围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对于接下来具体实施创育的中小学校来讲,如何有效地开展创育呢?
虽然,“创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创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这些话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但与高校相比,创育的角色在基础教育领域还很模糊,创育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被重视是普遍现象,更多时候仅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而被提及。一方面,学校对创育尚未形成一定的思和模式,大多是自说自话;另一方面,创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试,学校平时的教学安排普遍也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在此主导下的创育,即便有所涉及,往往也是浅尝辄止,专业、深入的创育在学校极为少见。
客观地讲,即便在目前国家“双创”的大东风下,开展创育也并非易事,小学、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功课不太多,还可以勉强为开展创育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但到了初中毕业年级以及高中阶段,因为升学压力大,应试教育的地位难以撼动,创育如何与其和谐共存,二者关系如何处理,就成了难以回避的题。否则,所谓创育终究还是服务于应试教育,比如以“发明创造”为由的中、高考加分现象。在此格局下,如果再继续沿袭以往的方式推行创育,要么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么创育就成了纯粹由学生自主安排“放羊式”教育,或者仅仅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
推进创育,需要聚焦三个方面问题
推进创育,重在平时,着眼长远。在既有的教育格局下,如何避免中小学校在推进创育的过程中新鞋走老?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最主要、最关键的。
其一,如何“进课堂”?目前,“进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时髦话语,如“传统文化进课堂”“法律知识进课堂”“生命教育进课堂”等,并往往被视为一种教育和模式的大,这对创育来讲同样也是如此。中小学生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跟课堂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课堂必然也是推行创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但又不能仅仅依靠多工具等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改变,这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来讲更是不可能,也不能试图从语文、数学等这些关系到学生中高考成绩的主体学科中割下一块肉,补给创育,更不能依赖另行开发创育的专门教材,那样只能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对此,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把有关创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植入到各科教材中,并以教材内容的不同呈现、配置来导向师生课堂交流方式向探究式、式转变。应该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经过近些年的几轮和调整,有所改观,当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创育在教材中的植入度,如多加入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多设置一些以前沿性、性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作业。
其二,如何做到“人人参与”?创育要做出实效、起到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作用,就一定是普及性的,只有少数人参与,是搞不好创育的,也了创育的初衷。因为创育对中小学生来讲,不是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有“创新基因”,不是一定要发明、创造什么别开生面的新东西,也不是冲着获取某个科技比赛的名次,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养成勤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为此,就要尽量让全校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就是要利用好课堂内外的时间,立足中小学生自身的实际,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利用他们生活中已有条件以及可以随手找得到的材料,从小制作、小养殖、小种植、小创意、小发明、告和小论文等这些小打小闹式的“微创新”做起,力戒“曲高和寡”。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若从中遇到不喜欢、不满意的,就要学生想办法去改进它。如此这样,创育才不只是少数人的活动,人人有创意、个个争发明才能成在校园里为自觉和时尚。
其三,如何成为“学校的日常动作”?从以往经验来看,一项教育能否执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关键都要看学校能否做到天天讲、日日抓,而这又依赖于校方、教师、家长的重视、支持及配合程度。对创育来讲,我们过去一直就有一个悲观论调,认为创育是大学阶段的事,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最终都会被高考这个“牛鼻子”牵着走,什么样的创育计划或方案最后都是“瞎”、走走形式和过场而已,如一些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大都由担心耽误孩子学习的家长代劳。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思,不要把创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更不要与我国教育体制里搬不动的中高考这一“定海神针”对立起来,而是完全可以利用中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效应,稍稍在中高考试题中做些文章。如可以多设置一些体现创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试题,今年学生可能做不出来而丢分,明年就会有很多学校来专门学生,开辟类似的教育活动了,老师、学生及其家长也就有动力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年度考核评价自然也会朝着这一方向调整。
当然,创育要真正形成气候,学校开门办学,与社会的其他相关方面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也是很有必要性的。如与同行学校、各类科技艺术场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创客空间联盟”以共享创育资源,聘请或招募一些社会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员充当学生创育的志愿者、顾问或导师,把一些课程移到科普进行等等。(罗志敏 作者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