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日字报-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9-3 3:52: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每次写下这个题目,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去年七月份参加了“市金城名师”答辩,当我在个人陈述环节中汇报了我的教研后,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之后,我被确定为“市金城名师”,欣喜之余,便有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勇气和信心。

  工作第一年,我有一篇文章发表在《生物学教学》1990年第6期。这篇文章出自学生的一个问题,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教室门口等待着上课铃声。门前一排高大的杨树,微风掠过,黄叶纷纷扬扬洒落一地。当我俯身准备捡起一片落叶时,突然意识到身边围着七八个学生。

  “老师,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当然,什么问题?”“昨天读了一首诗,诗里说,落叶为了大地母亲的养育之恩,把最后一吻献给了大地母亲。可为什么落叶总是正面朝下呢?”“噢,是这样吗?”“是的,是的!我们都观察过了。”孩子们非常肯定地点着头,齐刷刷又眼巴巴地望着我,期待着我的解答。“唔……”我一时语塞,“那我们不妨再观察一下?”

  这时,围过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叽叽喳喳议论不休。大家开始忙乎起来,几个男同学使劲摇晃着树干,以便观察树叶下落时的情形。看他们满怀期冀的样子,我为自己的知识贮备不足感到羞愧。还真是的,大多数落叶是正面朝下的!

  课后,我急切地赶回宿舍,翻阅大学课本;又匆匆忙忙地去了校图书室,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及专业;第二天课余到州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查找文献。结果都是无功而返!那几天,这个问题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有了灵感,急忙披上衣服,打开台灯,从叶片的结构分析重心的,一气呵成写下了“落叶为什么大多数正面朝下”,第二天寄往《生物学教学》编辑部。因为事先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十个月后,赠刊的不期而至,让我惊喜不已。

  初入教坛,第一篇文章的发表,产生的激励效应超乎我的想象,我不仅消除了教学研究的神秘感,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我便与充满魅力的教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挑灯夜战倍感辛劳,但收获时的喜悦令人陶醉。

  工作29年来,我立足课堂,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助我成长,伴我一前行。我发表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的24篇教学论文,大多是校本教研的。回顾这些,有些是对学生问题的追踪解答,如“树木是怎样度过严寒冬季的”;有些是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如“磷脂和生物膜”、“遗传图与组合规律适用范围的确定”;有些是对教材的思考,如“回顾我国中学《生物》教材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有些是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如“适当利用课外资料,搞好生物教学”、“优化课堂设问教学策略的探索”;有些是对教学的反思,如“我与一道遗传题的不解之缘”;有些是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如“基于梅耶信息加工模式的教学实践”。还有些是专题研究。

  提到专题研究,我首先想到的是习题研究。我对习题研究是情有独钟的,刚工作时,我负责学校生物学科的命题工作,养成了平时收集试题的习惯。那时的教辅资料很少,好的试题更少。有幸遇到,我如获至宝,反复琢磨命题的思和技巧。之后,我尝试着原题创作和,所编题目有9道发表在《生物学通报》1992年第7期的“每期10题”栏目。这又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因为这一栏目的试题质量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最好的。那年我代高三生物,在复习阶段,我对习题教学从选题到讲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那届的高考生物成绩,创下学校最高记录。1993年8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纪念《生物学教学》创刊35周年的全国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上,我的论文“习题教”被评为二等,全文发表于《生物学教学》论文集。

  得益于平时教学中的不断思考和研究,2014年6月,我在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高中生物组第一名。

  二十多年的校本教研,让我的教学生涯充满五彩华光。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的过程,只有在研究中才能成长,在反思中才能提升。教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应学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学会小题大做,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开展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了。

  甘南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工作第一年,我带领生物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生物课外活动,成绩可嘉。1991年10月,学校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我用学生制作的标本布置的两个展厅,成为艺术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合作市中小学师生,有组织地进行了参观,多家作了相关报道。作品数量多,品种繁,有些还极其难得。如有一套羊胚胎发育浸制标本,从早期胚胎到分娩前,从小到大共有10缸,胚胎十分完整清晰。还有一些罕见的动、植物化石标本,从此,学校非常重视生物课外活动,在场地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生物课外活动开展得有色有色,和励接踵而至。在历届的“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中,仅我指导的学生项目就有50多项获,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6项,学校2次雪野莉子获得“优秀组织”,我本人被评为“优秀科技员”。最有意义的是,在一次我带学生采集植物标本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移栽到花盆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记录,照片和观察记录一并寄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经鉴定,此植物为兰科植物的一个变种,所有资料发表在《中学生物教学》1995年第6期。

  学生的一旦被点燃,兴趣被调动,热情便不可遏止。家长也尽力配合,积极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由此产生的效应和收获的都是未曾预料的。

  有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努力的人一定是幸运的人。这些成绩,不仅让我破格晋升了中学一级和高级职称,更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2000年10月,经教育厅选拔推荐,我被选送到师范大学,参加了历时一年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这项培训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一批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按,培训期间每个都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在集中培训阶段完成开题报告,来年10月进行答辩。基于对试题的多年研究,我的选题是《素质教育观下的中学生物命题研究》,导师是北师大的张崇浩教授,课题论文获优秀论文二等。

  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懈,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课题4项,完成市级课题2项,获市基础教育二等1次。2011年,我主编的《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生物》一书,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我省大部分高中与《生物》材配套使用。

  写到这里,我忽然对教学和教研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说学科知识奠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底气,那么教学研究则赋予了教师教学行为以灵气,既有底气又有灵气,才能在教学中彰显沛然大气。回顾29年来的教研,我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每一项的背后,都隐含着一段艰辛的过程。一项教研需要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最终完成,这要求我们受得了劳累,耐得住寂寞。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对教育的炙热情怀,就不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于秋日私语般的悠扬中,我收获了意外之喜。自此,我踏上教学研究之,享受着沿途风景,徐徐前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真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行者,一吟唱,一成长,一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希望!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