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街道幼儿园本打算接收1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园顶岗实习,学校却只派给5名,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的学生太抢手了。”“我们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繁华地段的幼儿园,想选6名学生入园实习,由于争要学生的幼儿园多,只抢到了4名。”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启动仪式暨“校——园”双选会结束后,辖区30余家幼儿园的“当家人”围绕学校安置办“争抢”实习学生。临近中午,“抢”到满意的学生的,欣喜地带着学生到单位看现场,谈待遇,签协议;只“抢”到部分学生,“吃不饱”的则纷纷抱怨:“前期准备不足,来晚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办学声誉好,经验丰富,培养的学生历年都受欢迎,下次再来要人,可得早些时间做打算。”
看到这样的场面,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学前教育办公室的负责人颇为欣慰。她笑着告诉大家:“乐见这样的场面,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保障。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双选活动摧动了区域办园条件的提升,学生要看办园、看办园条件、看实习待遇、看社会声望、看发展前景,待遇低了条件差了根本招不到人。”她接着说:“高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是有着三十几年历史的‘老’专业、王牌专业,一直以来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周边区域学前教育提供师资支持,可以说,没有新区高职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就没有整个区域学前教育的高速发展。”
“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历年都是用人单位的‘香饽饽’,每年这个时候,城里和镇街的幼儿园都早早找上门,要求接收学生入园实习。”面对炙手可热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学生“遭抢”现象,校长张继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如果说这样的场面算得上火爆的话,我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从客观上讲,国家对学前教育提高到关注民生、破解城乡幼儿入园难问题的高度上,视为重要举措;新区教体局又高度重视,出台的学前教育三年规则令人对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教体局学前办对这个专业非常关注,经常前来指导,组织全区公办园园长来校调研,与学校一同研究专业发展,共同打造专家型师资队伍,并为专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青岛市公办、民办学前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性的“洗牌”,进入空前繁荣的发展期和规范优质的提升期,对师资培养需求旺盛,一个个对高质量人才求贤若渴。也就是说我们的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从主观上讲,我们的学前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成熟的模式,教育教学成效好;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好;历届学生毕业后,在幼教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有相当一部分当了园长或员,绝大部分成为业务,声誉好、美誉度高,自然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目标。”
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学前教育专家型师资队伍。多年来,该校在此项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立足创新,专于质量,倾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设了舞蹈教室、钢琴教室、美术教室、语言教室、幼儿园模式教育和玩教具制作等实训室微格教室,有效满足了专业教学需求和对外开展培训。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各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协同作战,专注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开发的校本教材主要有《幼师语言培训教程》《幼师英语培训教程》《幼师简笔画培训教程》和《幼儿园活动游戏教程》等多种。教不厌,学不烦,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的学前教育令人称赞,每年学校都组织专业班的学生参加青岛市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项目比赛,多次获得团体一等。高职班的升学率均保持100%。自2012级开始,学校与高校联办,开通了学前教育专业“3+2”直通大专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在校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此,学校注重强化教研与教学课题研究,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选派教师、班主任参加省、市级相关培训。近几年,学校多名美术、音乐老师相继出示了区、市级公开课;多名老师在区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等。老师每年在国家、省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为提升社会服务功能,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还积极与新区教育部门等合力参与辖区幼儿教师全员培训,仅去年即在泊里、大场、六汪、大村等镇街教学点培训指导幼师410多名。在与新区慈善总会、妇联联合举办的育婴师培训中,110名在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全程培训。
记者采访获悉,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将继续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想,对顶岗实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施学校学习→幼儿园见习→返校学习→再到幼儿园实习的双循环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观摩、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缩短学生学与用的距离,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真正为社会输送适用的幼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