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Hub自2011年由哈佛大学毕业生亚历山大•艾尔巴科扬(Alexandra Elbakyan)建立以来,便一直争议。一方面,直到2014年,仍有76%的学术文献有着付费的门槛,因此,Sci-Hub在科学界和学术界受到部分人士赞誉。另一方面,Sci-Hub也受到一些出版商的,因为它允许人们通过获取泄露的教育机构认证证书来代理访问,绕过付费。
2015年,全球最大的科学出版社商之一荷兰的Elsevier在美国提起Sci-Hub学术文献著作权的诉讼,判决结果导致其原有域名法访问。但这项并未对Sci-Hub的使用造成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在转向Sci-Hub。希默斯坦因称“这些法律层面的挑战更多地是为Sci-Hub打了免费的广告,它不会被停止。”
出版商对学术文献的措施越严,这些文献被获取的难度越大,这将促使人们去使用Sci-Hub。在Sci-Hub网站,与Google的搜索引擎一样,只要知术文章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或标题,就能轻易地找到全文并下载。
除了免费的优势以外,文献覆盖范围的广泛全面也是其特色,从几十年前发表的物理实验到生物技术的最新突破皆能搜索到。显示,Sci-Hub提供超过6200万的学术论文和文献下载。2017年3月19日,Sci-Hub在Twitter账户上发布了其数据库中收藏的所有文献的目录文件,文件大小达55.6兆。而Himmelstein团队发布在获取期刊《PeerJ》预印本上的研究显示,以基于DOI的数据库CrossRef为基础,Sci-Hub的数据库包括了8160万篇免费文献。
希默斯坦因在接受《Science》采访时称,Sci-Hub数据库里囊括了69%的学术期刊全文。他表示,“剩下的31%期刊论文只是因为他们不在Sci-Hub里,并不意味Sci-Hub不能为你提供这些论文。我们预计,Sci-Hub能满足99%的论文需求,这表明Sci-Hub不包含的这31%是人们并不想获取的。
有趣的是,Sci-Hub还优先覆盖非性获取的期刊和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数据显示,非性获取期刊的覆盖率达85.2%。一些知名出版商的期刊覆盖率也通常较高,如Elsevier达到77%,美国学术出版商Wiley达73%。不同学科领域的文章覆盖率也大有不同,化学学科覆盖率最高,达93%,计算机科学最低,覆盖率仅为76%。“当然,这个数据跟所在学科的期刊数量也有关系。”希默斯坦因说。
种种优势为Sci-Hub带来了大量用户,服务器的日志数据显示,不仅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用户,还有美国和欧洲高校的用户,而来自葡萄牙、伊朗、突尼斯和希腊的用户使用率最高。
希默斯坦因认为,高价的付费期刊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期刊付费订阅模式的失败不可避免,性获取成为必然。早在2012年,PeerJ的创办人之一兼物理学家Peter Binfield就对付费期刊有所担忧,依赖于读者?付费的期刊可能在未来十年左右就会消失。团队的这项研究,则希望期刊文章的性获取模式尽早到来。“或许几十年后,会有超过50%的新发表期刊文章免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