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现任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总工程师。15年间,先后主持科技项目10余项、其中累计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理论界发表论文20多篇,先后参与编写多项电力行业、广东省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一身蓝色工装的电博士,双眉紧锁地盯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在这里,广东全省的供电设施安全状态、停电风险的大小,都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体现出来。
2015年来,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总工程师,在国内首次创建了一种以带电测试为主的新型状态检测工作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后,年均减少了24 %左右电网总停电时间,年均减少操作近4万次,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状态检测效果、支持状态检修、降低运维成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50岁的是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总工程师。他先后在山东邹县发电厂、广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电力设备技术管理。15年间,他先后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多个荣誉称号,先后主持科技项目10余项,其中累计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理论界发表论文20多篇,先后参与编写多项电力行业、广东省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走进位于广州市黄石北的广州供电局电力试验研究院,一楼是摆放各种输变电设备的研究车间,脱下工装和安全帽,坐电梯到楼上的办公室,在电脑前进行数据分析。在这里,他每天进行创新工作室、创客中心等部门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围绕电网设备开展技术监督、技术支持、技术交流,或者开展重点项目策划研究。
为 何 与电结缘?回忆说,自己的童年时光是在湖南岳阳度过的,那时停电是家常便饭,他希望能通过 自 己 的努力,让整个城市亮更久。
参加工作后,努力让自己的研究投入到实际使用中来。2007年,作为负责人主持了“高压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模式转变及新型状态检测体系建立的研究与实践”大规模、体系化研究项目,经过10年的工作,他的团队系统推进了预防性试验从“停电试验到带电测试”的转型,这种以带电测试为主的新型状态检测工作模式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推出。
说,之所以研究电网设备带电检修的新模式,减少因检修带来的停电,是因为现在城市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特别是2008年雪灾,曾造成国内城市大面积停电,对他触动颇深。
投入实际应用立刻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这种工作模式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能带电测试设备,设备在测试期间正常运转不至于影响供电,这让电网总停电时间减少了24%左右,试验专业劳动生产率实际提高25%-30%;年均减少操作近4万次,让广州电网城市平均停电时间从26.5小时/户·年大幅度下降到不足2小时/户·年。项目助力广州供电局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并且每年为企业带来效益上亿元。
“这是最能体现工匠的事件,自己从事的行业跟千家万户挂钩。”欣慰地说,自己研究的初衷就是让科技给社会带来进步。“这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判断自己的设备状况并向远端提供信息,准确性有了很大提升。我们做项目研究的时候,还增设了设备自诊断以及预判部件故障等功能。设备不用停电,用户不用受停电影响。这样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大大减少停电次数。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状态检测效果、支持状态检修、降低运维成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了解,该项目为电力行业技术革新作出了贡献并带来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相关获得2012年度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一等。项目的成功也产生了重大的推广价值,已经在国内电力行业中进行推广。
“未来的电力行业将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具有‘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特征。”说,未来的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网、信息网和通信网将“三网合一”,电网与用户双向实施交互。其功能包括水、电、气三表信息抄收,双向实时通信、智能家居管理;响应电网调峰要求,进行需求侧管理,提供社区服务等。电力行业还将结合大数据,在经济决策、行业经济普查分析、用电行为分析与需求侧管理等方面进行运作,力争做到高效可靠。
除了要在“智能化”方面继续努力,如何优质高效做好设备是业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坦言,这也是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电网企业普遍遇到了设备年均增长超两位数而人员基本零增长的矛盾,出现了‘僧少粥多’的问题。加上社会对电力设备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设备运行体制面临很多问题。这些方面都还需要我们抱着工匠,继续钻研。”
据悉,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将结合广州局“七个一流”目标,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确立与城市电网相关的发展研究方向。表示自己将为此继续努力,承担大容量短电流开断、定制电力与优质电力园区、世界最长陆上500kV电缆运维技术研究、低碳环保气体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为实现科技创新、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谓“工匠”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极致,但很多人总希望走捷径、抄近道,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工匠”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