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闲来无事就感慨16年时尚圈感想最多的五件事

※发布时间:2017-8-23 9:46: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年一年的太快了,柴晶也和我说她觉得去年过的比在学校时快的多,为什么,因为在不断的做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人在专注做事的过程中时间嗖的就跑过去了,而你做的那些事有些成就了美好有些留下了遗憾,混合在一起就是大家闲来无事都感慨的那一句:这就是人生

  而有些人的人生不仅让自己感慨也让其他人感慨,我不是个喜欢消遣别人生活的人,自己的事就已经够多了,但还是喜欢关注一些行业领头人的动态,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会是激励与,因为我也时不时的需要鸡汤补气

  美容是算在时尚大门类下的 ,每年美容界的爆炸性新闻不多,看最多的都是品牌动态,比如一波又一波的抢钱新品,去年是一波又一波的大集体收购,但时尚圈奇闻轶事就太多了, 因为都是一群思维极其跳跃的人才在碰撞,总结五件给我感想最多的废话给大家听听

  消息是我12月看到的,搜东西点进VOUGE美国网站看到Anna Wintour写的信,当时真的感到很遗憾,VOUGE主编风格各异,她们以不同方式展现着各自的强大,Franca是艺术感染力最强的一位,所以她看起来就有着一种自信内敛的优雅,这应该和她大学读哲学和文学有关,文学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学语言的哲学,转着弯的表达那些“没用的”,所以意大利VOUGE在Franca执掌的28年里,一直试图用时尚摄影引发思考,社会议题,争议性话题,最关键以照片为主,文字成为镶嵌,这让意大利VOUGE看起来更像画册

  美国女画家Georgia O‘Keeffe说“画家最好让图画自己发声,而非借助语言”,Franca也是这么想,所以她建立了VOUGE PHOTO,用照片说话,并且发掘了一大批的时尚摄影大师,他们说,那些作品只有她懂,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Steven Meisel,Franca对于创意表达有着绝对的先锋,也一直发掘年轻设计师,给年轻人展露头脚的机会,关注新兴市场,推出中国特辑,还到国内发掘中国年轻设计师

  很多人会把她和Anna Wintour比较着说,因为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让VOUGE攀到了销售巅峰,都有着敏锐的视角和果敢的判断力,只是着眼点不同。原本九月的时候想写一篇VOGUE主编编辑总结文,因为九月刊是VOUGE每年最重要的一刊,她们风格各异,对于时尚的态度也不尽相同,Franca认为时尚并不是关于衣服,而是关于生活,确实有人把生活过成了T台,VOUGE的编辑里就有,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衣服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美容就是更小的一块了,所以我一直想把我的分享内容丰富些,因为生活很复杂,孤立的谈一件事必然显得失真,这是美的那也是美的所以你也要美,为什么?真的有必要吗?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审美体验会给一个人造成很大影响,影响工作影响社交影响生活,光就我日常看到的美容问题,就不难发现,很多人的皮肤和妆容问题就是不会体会“差异美”造成的,盲目跟风,没有个人判断力,按照审美塑造个人审美,这都不是具体产品问题,而是自身问题,有的时候多问自己两句“我是谁”也许生活就会变美很多,Franca很清楚意大利VOUGE是什么,所以她的做着,她说“意大利VOUGE不是又一本产品目录”

  PS,上个月看到VOUGE又一位“特别”的主编今年要离职,就是“最不时尚”的英国主编,她的身材和穿着打扮真的很不像时尚圈的人,但也是带着英国VOUGE一高走

  很少有同名品牌创建人中途离开自己的品牌,还能想到的就是Jil Sander(极简风格代表),终归的原因还是大部分股权出售后品牌无法按照个人意愿发展,要市场潮流,这对于创意者而言无疑是不可的,既然都按照市场走那还要我做什么?所以Bobbi Brown在品牌创建25周年之际,推出了为“BE WHO YOU ARE”的纪念系列,然后决定开始新篇章(这个系列有一个十只的口红套装,Bobbi Brown 1991就是从十只口红开始的,我和卡卡都已经拍好试色了,会更在“唇色卡”那边)

  Bobbi Brown常有个人审美的彩妆大师,在全世界都把妆画的粉白多彩时,她提倡接近肤色的裸色系彩妆和调底妆,更自然更融合更舒适,她说她也没想到Nude会成为一种风潮,但舒服又自信的美很难不让人爱,品牌从十色接近唇色的裸色口红开始,刚开始上架了100只,她以为要卖一个月,结果一天就卖完了,四年后被雅诗兰黛收购,Bobbi Brown掌管产品开发权,但可能这个权限也越来越局限吧,她选择自己的审美,离开同名品牌

  在采访报道里Bobbi Brown说她无法出品所谓contouring的产品,油管视频里的修容教程让她觉得很,于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家的海报妆面,立体妆效但没有明显的棱角勾勒,都是大面积自然肤色加中央区的浅化突出,自然过度立体柔和,虽然目前修容高光产品是彩妆界两大热门,但明显的两条暗影加反光带真的有些过了,当然这个问题主要在欧美,我们国内对于彩妆的接受程度还没那么“凸显”

  关于“美”这件事是没有明确标准的,审美是一种体验,但在美学上最高层的审美体验是“和谐”,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矛盾冲突太多了,完全的和谐美如梦如幻但尽量和谐点还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让妆容和五官更搭,和服饰更搭,和气质更搭,就又回到了那句话“be who you are”,裸其实并不完全指裸色,而是和你混元天成,看不出痕迹,所以我对于Bobbi Brown的品牌产品虽然没有多深的感情,但对于创始人的很多和整体品牌形象还是很喜欢的

  看了一个报告,说去年个人以及合作产品销售量最高的名人是Kylie Jenner的唇部彩妆品牌,超过他姐夫侃爷自有服装系列以及和阿迪合作的椰子鞋销售,第三是Rihanna和彪马的合作,说来侃爷和日日都是歌星,而Kylie既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但在社交网络上有不比歌星影星少的粉丝受众,属于现今热点人群——网红

  我也经常有幸被归于这个人群,虽然这点粉丝量实在愧不敢当,但也还算有些实际体会,所以掏心掏肺的写过一篇“论文”《little网red健身过猛细分网红经济和粉丝经济网红开店还是不够红》点击可看

  我没有试过她家的明星唇釉,但应该不会太差吧,因为Kim比Kylie红的更早,她其实也推出过自有品牌的彩妆产品,因为客户反馈差并没有很畅销,通过我个人经历而言,粉丝并不是傻子,仅仅出于就一直买买买,可能我受众年龄都偏大,所以我看到的盲目消费并不多,大家会出于信任进行初次消费,但持续购买靠的还是产品品质,而且也存在具体经营问题,比如下边要说的大神Michelle Phan作为当年的油管点击量第一人,红的不能再红了,去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但严格来说,Kylie Jenner属于名媛,和大多数网络红人不是一个起点,人家来自一个为“名”而生的家族——侃大山Kardaishian,可名媛也不意味就会一直一帆风顺,比如早期的时代icon Edie Sedgwick(ctory girl),对于所有人而言个人管理都很重要,尤其网络有“无限记忆”,在网络上的言行比现实中的还难被遗忘

  PS 日日今年也会推出自己的彩妆品牌,亚洲同步首发,作为全美号召力最强的star,我们拭目以待吧~~

  去年某个时装周后,某时装编辑发文“请那些被付钱穿衣服,甚至每一个小时就从头到脚换一套衣服的时尚博主们停止你们这种行为,找其他商业途径吧,你们在宣告style的死亡”,然后必然的一通撕,多位博主参与其中,可谓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论战,但其实无论时尚编辑还是博主都是时尚从业者,前者拍片写文吸引广告,后者也是拍片写文吸引广告,只是场地不同,于是“文人相轻”让吃瓜群众看了场热闹

  其实我一致觉得无论专业评论还是业余评论都不会改变作品本身,只是对不同读者有不同影响,但通过我的分享经历来看,有判断力的读者不太会被评论左右,多会自己体会,没有判断力的读者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本就不会去体会,还有一些抱着个人目的和情绪在其中搅合的,世界一下就不那么好懂了,衣服化妆品虽不是文学作品,但道理相同

  在围观了不少护肤圈的科学论战后,结果一般都是我更不懂了双方都是又发科学数据又文献举例的,我看着都挺对,可抹个脸何时还要懂化学了所以我现在基本不去关注那些矛盾点了,就捡保险的来,涂涂抹抹应该是件简单快乐又给自己自信的事,何必最后弄成了负担

  当然我不否定学术探讨啊,没有讨论就不会有改进,但那真的不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我的能力是以大家更便捷好接受的形式去分享并下去,所以就还是想多写新鲜有趣的东西

  曾经的油管点击量第一人,从在自己家卫生间拍彩妆视频开始,一发展,成为Lancome网络彩妆代言人,最后欧莱雅直接给她出了个人彩妆品牌EM,但是去年由于销售不佳,目前网站已经关闭

  这件事我还是挺诧异的,从各种角度我都觉得大神可以支撑一个品牌,大基数展示平台,高质量宣传作品,专业成熟团队,大集团背景资源,这都能失败?我也试了EM很多产品,觉得也不是产品品题,做为每天化妆的神在产品设计中偏重实用性,总体产品包装看起来没有很高端,但拿到手里并不会觉得廉价,欧莱雅方面的人讲,大概因为她的受众群年龄偏低,价格接受力偏低,但EM定价属于中端,所以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大神的视频展示越来越高大上,国内外网民其实都还是喜欢“接地气”的东西,高大上假大空的去电视电影院看不是更好

  还有我认为的一点是,集团投资只看重利益,所以短期内没有见到收益就马上止损放弃,但品牌经营需要,很多品牌在创办初期都是无法盈利甚至亏损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调整加

  PS 看到最新消息,EM被国内一家公司收购了,所以大神前阵来了国内一段时间,但我并不看好,因为大神的多元化个性审美并不符合目前国内的主流审美需求

  一些小感慨,不敢写太细致,也实在没必要,一百个人眼中一百个哈姆雷特,这篇仅仅代表我要勤奋更文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