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发展大局参政议政,围绕民生改善建言献策,围绕协商着力推进——从2012年至2016年,资阳市三届政协已走过五年辉煌历程。
五年里,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50多场次,形成案、会议纪要、调研报告180余份,提出70余条专项,立案并办复各类提案1622件……一组组数字,勾画出市三届政协五年来的履职图谱,更向资阳人民提交了一份厚实的履职答卷。
五年来,市三届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重要渠道作用,紧紧围绕全市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协商、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助推资阳加快发展、跨越突破的新征程中,画好和衷共济的“同心圆”,汇聚共襄伟业的“正能量”,唱响履职为民的“好声音”,续写出人民政协事业的新篇章。
市三届政协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议政建言,为党委优化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识大势、谋大局、议大事,聚焦区域发展议政建言。五年来,市三届政协就成渝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天府新区、临空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咨询论证,在省政协议政平台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信息。关于科学规划布局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立毗河供水工程省级统筹推进机制等70余条专项,得到省、省政协领导签批,部分被省级有关部门在编制规划、制定政策中予以采纳,为资阳赢取更大发展空间、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创造了条件。围绕实施区域合作,主动就加快资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三区”建设径与重点、推进成资一体化等课题开展研究,报告得到市委、市主要领导签批,相关被吸纳采用。
关注前瞻思考。着眼于发展型经济,就构建内陆前沿区、投资促进、优化政务服务等课题进行专题协商,并提出了一系列。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内发达地区拜访知名企业、对接洽谈项目,助推韩国国际美容健康总联合会与禾邦实业签订合作协议;着眼于全面深化,就财税金融、科技卫生、城乡统筹、供销社体制、公立医院等进行咨政协商,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出电子商务“上山下乡”与传统服务网络相融合等,得到市及相关部门采纳;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就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创新创业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协商,提出打造“资阳智造”、融入“互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搭建孵化平台等意见,有的为推进工作的举措。
紧扣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产业提质转型、园区建设、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供给侧结构性等问题,组织委员调研并提出意见报送市委、市;围绕重点项目和企业建设发展,就加快成安渝高速、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华为天府云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共享铸造、前后科技等重点企业发展情况组织视察调研。召开银企恳谈会,会议深入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帮助协调产业发展资金,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召开“新型城镇化的资阳径”专题研讨会,针对两化互动、城乡规划、房地产业发展、城乡环保体系、快速通道建设、扩权强镇等事项建言献策。
一份份,一项项工作,无不是内容充分详尽、问题清晰明了、准确到位,彰显着政协履职的不懈努力。
情系农业农村发展。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机械推广、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乡村旅游业发展、山坪塘清淤整治等方面工作,持续开展调研视察,向市委、市提交专题报告。向省政协建言,呼吁及时研究解决土地撂荒、畜牧业风险防范、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问题。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出5条专项,市委主要领导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借鉴,稳妥推进”。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提交案,市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对全市62家养殖场逐场细化整治措施,关停了一部分环保治理不达标的养殖场。
关注民生热点难点。助解民生难题,就廉租房建设、医患纠纷调解、地方病防治、饮用水源、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等事关民生的问题,持续调研建言,为党委提供拾遗补缺、催化促进的意见,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特别是围绕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实行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工作,开展调研协商,提出意见和。
协力推进脱贫攻坚。在全市政协系统广泛开展“助贫攻坚履职实践活动”,动员全市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尽己之力履行社会责任,“人人都为脱贫攻坚做件事”。会议联系督导贫困村,指导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商壮大集体经济对策,增强造血功能;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实施因病致贫家庭帮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难题、组织定向扶贫捐赠活动,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围绕提升履职能力水平这个核心,市三届政协务实创新,不断推进政协工作制、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构建高效运转、充满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团结联谊,广泛凝心聚力。政协是党委联系群众、团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着力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加强与各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经常性联系,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有利条件;着力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制定落实旁听政协会议试行办法,研究出台界别活动试行办法,拓宽有序参与渠道;着力促进关系和谐,加强与省政协港澳委员联系,举行“三胞三属”中秋茶话会、社会人士新年茶话会,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繁荣发展;建立协同互动工作机制,加强省、市、县(区)政协组织工作对接联系,参加和举办全国十省区26城市政协横向联系会、川南七市政协工作联系会。
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搭建委员知情明政平台,切实加强委员履职动态考评管理,制定出台委员管理办法、优秀委员评选表彰办法,建员退出机制,探索构建了体系较为完善的委员“选育用管”机制,五年来,42名委员退出委员队伍。《中国政协》、《国内动态清样》予以关注报道。
加强制度理论建设,促进规范履职。制定、修订了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会议工作规则,以及提案工作实施细则、专门委员会通则、对口联系协商制度等十多项规则和制度;撰写了《统一战线法宝论》《关于加强基层政协协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构协协商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思考》等理论研讨文章23篇,部分在国内重要学术专刊发表,或在全国政协片区会议交流发言,获得省政协理论研究论文、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一等。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质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市政协机关干部党的纪律特别是纪律、换届纪律。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协组织,加强机关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机关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专委会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加强政协机关干部培训、使用和交流,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文史资料征集整理和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编印《资阳政协》《资阳文史资料》内部刊物13期。
过去的五年,市三届政协发挥优势,广泛凝聚共识,深入协商议政,科学建言献策,在资阳波澜壮阔的发展伟大实践中,刻写了政协印记,彰显了政协作为。(资阳日报记者 胡佳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