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济宁市长辞职 成山东第二位在任辞职厅级地方官

※发布时间:2015-9-6 22:58: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新网济南9月6日电 (李欣 梁犇)济宁市常委会6日接受了梅永红辞去济宁市人民市长职务的请求。

  现年50岁的梅永红是继今年6月菏泽副市长张毓华辞职后,山东从地市级党政机关辞职的又一位厅级官员。

  梅永红198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家部委工作,2010年10月调到济宁市,在地方工作近5年。梅永红辞职后的去向问题,目前不得而知。

   简历

  梅永红,男,一九六五年九月生人,汉族,湖北黄梅人,大学文化程度,一九八七年七月参加工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现任济宁市委副、市长。

  1983.09—1987.07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87.07—1995.07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员、技术培训部主任(1993.12月评为农艺师)

  1995.07—1995.11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培训处处长(副处级)

  1995.11—1997.07国家科委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一处副处长

  1997.07—1997.12国家科委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处处长

  1997.12—1998.09国家科委办公厅调研室正处级干部

  1998.09—2000.12科技部办公厅调研与宣传处副处长(正处级)(1997.09—1999.07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0.12—2001.12科技部办公厅调研与宣传处处长

  2001.12—2006.03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

  2006.03—2006.06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6.06—2010.10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司、政策法规司司长(其间:2010.03—2010.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

  2010.10—2010.12济宁市委副(正厅级)

  2010.12—2011.01济宁市委副、代市长

  2011.01—至今济宁市委副,市市长、党组。

   新闻加点料

   (据2010年11月03日中新网报道)

   多名“京官”赴基层履新 双向交流任职或成常态

   中新网11月3日电(记者 吴歆)近日,多名年富力强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官员赴各省份任职,与此同时,亦有一些地方官员赴中央部委履新。这是中国首次在官员任免上尝试中央与地方双向交流任职。

   中央局常委习指出,此举是着眼于改善领导干部队伍结构进行的一次探索,有利于改变中央和领导干部经历单一问题,有利于推动年轻干部踊跃下基层锻炼,鼓励基层干部踏实地干好工作。有专家指出,如果此项尝试效果良好,不排除会成为一项常态人事制度。

   多名京官赴基层履新

   近几天来,已经履新的原中央部委官员如:美大司司长郑泽光出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任山东济宁市委副;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司长吴洪芹任福建漳州市委副,她也是此次66名京官赴地方交流任职中的三位女性官员之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司长张太原出任云南昆明市委副,等等。

   从这些名单来看,外派基层的京官基本都属于60后官员,年富力强,而且学历高。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原本在中央部委都掌管核心司局业务,如原任美大司司长的郑泽光,主要负责对美外交,而对美外交可能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事务。

   据了解,今年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平均年龄46.5岁,年龄最小的41岁。到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担任市县委21名、市长20名,其中9名市委人选都安排在部地区。

   据了解,交流任职人选主要是中央和中基层工作经历和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正局级干部。选派采取直接动员、机关干部自愿报名、各部门组织推荐、各省区市比较择优的办法,平级调动、进出平衡。

   按照进一出一、统筹安排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也将选派厅局级官员到中央和交流任职。分析认为,中央与地方的干部双向交流、循环流动,有利于增加干部的成长阅历与经验,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

   挂职变任职 在基层实践中淬炼干部

   观察人士注意到,此次干部交流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从挂职到任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为不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新探索。

   有专家称,挂职干部大都只任虚职,下基层后没有实权;因时间短无法融进基层领导圈,干不了实事,了解不了真实情况。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接受采访时称,此次空降干部是任实职,更有利于干部的成长、整个地方领导班子的更新,甚至有助于当地派。

   另一方面,基层一线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大舞台,是干部锻长的主阵地和建功立业的主战场。诚如习所言,选派中央部委干部到省区市交流任职,体现了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交流、选拔干部的导向。

   此举也正表明,中央要通过在基层的工作实践,淬炼中青年干部,努力构建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链。中国社科院教授莫纪宏指出,这说明今后国家在选择干部时,更重视候选者的实践经验,将来的官员将不再重复从书本到书本,从机关到机关老线。

   习要求交流任职干部身下心下

   这次中央部委与省区市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工作,受到高层高度重视。10月11日至14日,特别在举办培训班,习与座谈。他提出六点希望,一要身下心下,二要多学多思,三要实干苦干,四要团结协作,五要慎独慎微,六要淡泊名利。

   习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成熟至关重要。

   部长李源潮也指出,中央部委的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首先要抱着谦虚的态度,拜当地干部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提高全面领导能力。要勇于担当责任,在解决实际问题、应对突发事件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要重视民生、服务群众,在百姓的亲身实践中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有困难和挫折的思想准备,严格要求自己,优良作风,做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

   肯定干部双向交流任职 称将常态化

   (据2012年05月06日中广网报道)

   中广网5月6日消息(记者肖志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10月,中央组织部选派了首批60多名中央和中青年干部赴地方任职,与以往中央与地方的干部上下交流多采用挂职的形式不同。这批干部有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

   一年半过去,在新的岗位上,这批交流的干部有了自己的体会。同时这种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的新模式也为我国今后的干部任用探索了新。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