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二二八惨案:历史不能只讲一半

※发布时间:2019-2-6 16:01:0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在出席“”68周年纪念仪式时,再次要“努力弥补家属的创痛”;与此同时,一些“”人士,则跑到台北的“纪念堂”,再次上演向蒋介石塑像泼墨的戏码。这种冲突的出现,与“二二八”的历史长期受到操弄,有极大的关系。

  所谓“”,简言之,即:1947年2月27日,缉私人员,在台北打伤一卖烟妇女,引起骚乱,并发生枪击血案。主政之行政长官陈仪,未能妥善处理,致骚乱蔓延全岛。3月8日,登陆,实施武力。

  诚如学者杨天石所说,“”,具有与骚乱的双重性质。前者,系指对陈仪的治台政策——专卖、贸易公营——长期不满。后者,则系指“运动”所至之处,不独机关受到冲击,许多普通也不幸,这些的普通,既有本省人,也有外省人。但自以来,本省人在事件中受到的,获得了与民间的高度聚焦,外省人所的不幸,则长期湮没不彰。

  譬如,史料显示,在台北,3月1日,“街头的人很少,有些乘着车辆,少数拿着石子、石块、向乱掷,后来则增加为拿小、手榴弹的”。各地县、局都被。甚至“本省人用以前集中日本人的方式,来集中人……本省人每餐就给馒头或小小的饭团吃”。①在高雄,3月3日,“早上到菜市场买菜的士兵、外省人士,及妇女均被。时至下午,大批集中市前广场与高雄火车站前广场,挥舞武郑伊健和梁咏琪士刀……”②,与驻军发生对峙。事件中,有些十分。有记者目击,“一数岁之儿童随其母出街,途遇,用刀将其母之嘴割裂至耳……其子被用力扭转面部倒置背后,实时气绝毙命……”③

  据事后各单位向警备司令部的汇报,在抵台之前,外省人共有470人死亡或,2131人受伤。财产损失1.4亿台币,私人财产损失4.7亿台币。而依照二二八基金会的补偿记录,本省人死亡673人,174人,1237人受到其他。④可见,外省人与本省人同是事件的者,其程度相当,并未发生所谓外省人对本省人的大规模“”。…[详细](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事件中,本省人与外省人互相救助、互相的案例,同样不少)

  “二二八”事件,至为复杂。除国府军队、本省平民、学生和介入之外,还有大量的日籍军人与日本浪人,也在兴风作浪。后者危害尤其严重。陈仪曾向蒋介石汇报,“‘留用日人’中,亦有想乘机者。”“前日人统制时代所放逐火烧岛之浪人,光复后均能放回台。工作无着,旧性复萌。此次中最毒最有力之,即系此辈。”⑤原台籍日军,甚至结成“海南岛归台者同盟”、“若樱敢死队”、“暗杀团”等组织,袭击外省人。

  此外,据原中央顾问吴克泰回忆,事件发生后,“在台北的为数不多的(),都立即投入到群众斗争中去……地下党成立了全岛性的武装斗争委员会……台中、高雄、屏东、宜兰、基隆、新竹、彰化等地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⑥

  在岛内局势面临失控的时候,美国又介入其中。一些要求“”的人,美国,要求联合国托管。美国驻台副葛智超等也四处活动,鼓吹“”,“各种不实,制造各种纠纷,混淆国际视听,致使事件不断地蔓延、恶化。”美国驻台馆甚至对本国明确表明立场,“馆认定唯一实际的解决办法是美国自己立即介入,或代表联合国介入。”为防止被托管,蒋介石遂不得不出兵“平叛”。

  但鉴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是战后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且须避免,故在追究事件责任时,国民竭力回避日、美因素。蒋介石,“其参与此次事变有关之人员,除煽惑者外,一律从宽免究。”⑦由此,在整个“”时期,“”被片面定性为“”,成了岛内的禁忌话题。

  “”解除后,致力于“”的。但却又了另一个极端。为在选举中,一再重提“”,将之打造为反对“外来”及的一次,刻意夸大省籍冲突与族群矛盾。以至于学者杨渡,2006年在《联合报》撰文道:“今天研究二二八的人,仿佛只有一种声音,却忘记了人也曾是的发动者、加害者。在二二八的历史里,本省人外省人都有者。如果事情只有一种面向,历史怎么会有真实?和解,应该是一种互相倾听、互相了解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⑧

  前“新闻局”官员、作家郭冠英,亦在2013年公开对说道:“‘二二八’的只讲了一半,另外一半被刻意掩埋,另一半的者是外省人,怎么没有人提?这些被的外省妇孺资料汗牛充栋,极为,妇女被奸杀,小孩被打爆头,简直不能够引述,为什么都被视而不见,档案不谈这一段,纪念馆没有这一页,这些的者没有得到一点补偿。”

  略言之,在各种定性中,当以对“”的表述,较为客观,即:“不是族群冲突,是‘’,希望60年后看待这个事件,要抓住重点,大家要和解、和谐。”。⑨…[详细]须知,操弄历史者,亦必被历史所反噬。

  ①②《历史(专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第107、359页;③周:《二二八事变始末记》,载于林木顺《二月》,前卫出版社1990年,第177、178页。转引自周恩典《省籍问题的源起与异变》,载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④杨天石:《与蒋介石的对策——蒋介石日记解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与人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⑤《刘雨卿呈蒋三月九日报告》,《大溪档案》,183—184。转引自苏圣雄《“奸党煽惑”:蒋对的态度及处置》,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⑥吴克泰:《“二二八”事件(下)》,载于《军事历史》2004年第3期;⑦《蒋对词》,《大溪档案》,277—278;⑧杨渡:《二二八的六个最基本问题》,《联合报》2006年2月28日。⑨《:“”是 非族群冲突》,新华网2006年2月23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