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赛典赤·瞻思丁和郑和的祖源可能在南亚西部”的结论时,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王传超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通过Y染色体和家谱材料的确能追溯其祖源,且这一祖源与一些历史文献和历史几乎吻合。日前,以王传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Y染色体赛典赤·瞻思丁和郑和的波斯祖源》(以下简称《波斯祖源》)发表在最新一期《现代人类学通讯》上,合作者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姚大力等。不过,多位学者告诉记者,回族起源问题时空跨度大,线索纷繁复杂,对其研究必须谨慎、精细。
关键词:染色体;赛典;回族;研究;起源;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波斯祖源;复旦大学;王传超;家谱
得出“赛典赤·瞻思丁和郑和的祖源可能在南亚西部”的结论时,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王传超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通过Y染色体和家谱材料的确能追溯其祖源,且这一祖源与一些历史文献和历史几乎吻合。
日前,以王传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Y染色体赛典赤·瞻思丁和郑和的波斯祖源》(以下简称《波斯祖源》)发表在最新一期《现代人类学通讯》上,合作者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姚大力等。有学者表示,这一研究结论及以遗传基因方法追溯回族起源而得出的研究,需要各学科的检验与完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的蒙古铁骑西征,可能播下了始料未及的“种子”:元代回族家赛典赤、七下西洋的郑和,以及今天生活在云南的大量马姓、纳姓回族人是跨越了近800年历史的“一家人”。
1220年,成吉思汗兵至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城中教长、绅士等出城纳款,其中就有赛典赤的祖父,赛典赤家族自此投入蒙古帐下。赛典赤后来成为元朝重臣,经营云南居功厥伟,死后追赠“咸阳王”。郑和的家世一度着重重,直到1913年发现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碑才廓清迷团。已故云南大学教授方国瑜等均认为,赛典赤为郑和的祖先。
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在家谱等材料之外,染色体对于揭开家族源流之谜具有特殊作用。因为严格遵循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是标示身份的特殊密码。《波斯祖源》作者依据谱牒材料对赛典赤和郑和——云南纳姓、马姓回族人进行了父系Y染色体分型,发现他们属于单倍群L1a—M76,这一类型集中分布在南亚西部。因此,赛典赤、郑和等人的祖源可能就在该地区。
长期从事郑和研究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清升对这项研究表示赞同。他认为,“郑和是赛典赤的、赛典赤本为波斯人”的主张现在得到了自然科学的。
对赛典赤、郑和祖源的探索为回族起源研究的一部分。回族起源是意义重要但尚无的问题,近年来已有国内学者以生物学等方法进行研究。早在十几年前,大学教授谢小冬等就开始从DNA的角度研究回族起源问题。他们的研究了以往大多数人类学调查的结果:回族与北方民族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融合。他们认为,这种基因流动应主要与唐宋时期西域商贾、使者留居和蒙古人西征有密切联系。他告诉记者,痦子的位置与命运图李辉等人的研究,方法更先进、精确,更具希望。
不过,多位学者告诉记者,回族起源问题时空跨度大,线索纷繁复杂,对其研究必须谨慎、精细。需要综合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与材料,通过各种材料相互补充和印证,才能为破解这一“历史谜题”提供科学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