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核司令程开甲逝世:曾消失20多年不发一篇论文

※发布时间:2018-11-18 8:30: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日上午,“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逝世,享年101岁。

  直到离世,这位老科学家对很多人而言可能都还比较陌生。有人说,他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最少的一位了——一个直观的数字是,在他参加核武器研试的20多年中,其发表论文数量为零。

  其实,在核武器研制之之前,刘硕打关昕程开甲就已小有名气,其学术前景也被普遍看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出身名门,受过前沿的学术训练。

  1946年,程开甲来到大学,成为被称作“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M·玻恩的学生。玻恩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章,黄昆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在玻恩身边的4年,程开甲结识了狄拉克、海特勒、薛定谔、缪勒、鲍威尔等科学巨匠。1948年,苏黎世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连大会主持人、著名物理学家泡利都无法裁判。

  让人意外的是,1963年,叱咤学术界的程开甲“消失”了。他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工作生活了20多年。

  此后,程开甲虽未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却参与缔造了一个核试验,成为我国核事业人才的摇篮之一,这里先后走出了10位院士、几十位技术将军,获得2000多项科技,许多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半个世纪后的2014年1月11日,习总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证书颁给了这位曾主持我国首次爆炸试验、“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被称作“核司令”的物理学家。

  2018年3月30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典礼在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获终身成就(视觉中国供图)

  走进程开甲的家,来访者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里的主人,与现代物理学大师玻恩的、海森堡的论战对手和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联系起来。

  程老的家里有一块茶几大小的黑板,他喜欢在演算大课题。他的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块黑板,后来搬了家,还专门在新居留一面墙装黑板,灵感迸发时,演算公式、分析方案,他都爱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隐匿在历史中的一个细节是,1944年,年仅26岁的程开甲写就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亲自对其修改并送给物理学大家狄拉克,但狄拉克却回信说:“目前基本粒子已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

  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后来一位国外科学家做了类似实验,摘得1979年度诺贝尔。颇具戏剧色彩的是,这位科学家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短篇论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