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领导与变革的当代大师约翰·科特

※发布时间:2018-11-25 20:13: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

  的终身教授,他始终处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但是,他又不是那种皓首穷经的学究,在他身上绝看不到书呆子气。他从事理论研究,但不于纯粹的理论推演,其基本研究方法是案例调查和分析,所以又同商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组织变革研究的领军人物,科特身上的学院色彩与商业气息同样浓厚。他的理论,在领导领域尤其是在组织变革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却并不枯燥呆板,因而也拥有大量读者。读他的书,人们很难区分它是学术专著还是通俗读本。

  约翰?科特最初从研究领导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和影响力对于领导力的作用。通过对于影响领导能力因素的分析,他了领导力之源。由此再展开,他对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差异和区别进行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深入分析。在研究领导问题的过程中,科特注意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革问题,并且发现领导与管理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会导致变革。在这一方向上,科特走得越来越远,针对组织变革中容易出现的八个问题,他提出了进行组织变革的八个步骤。他的一系列理论,很难归入管理学的某一具体领域,而是在管理学的发展中产生了综合性影响。

  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1947-),被当今的各种商业看做领导与变革领域中最杰出的权威人物之一。他的身上,总有一些表面看起来清清楚楚但仔细琢磨却似乎看不透的东西。读他的书,总觉得浅显易懂,并不。但是,他却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使人不仅疑惑—难道仅凭几本类似常识的读物就能征服世界?荣耀得来竟是如此轻而易举?也难怪,目前,“大师”的头衔迅速缩水,许多“大师”级的著名人物提供给社会的不过是炒作出来的商业快餐,即使有真正的大师站在面前,也使人不由得用怀疑的眼神仔细打量他一番。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终身教授,科特身上着十分耀眼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的,使人们往往不太能看清他的真实形象。雾里看花,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他的获与声誉。

  在获方面,科特曾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而获得“强斯克”(Johnson,Simth & Knisely Award);因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而获得“埃克森”(Exxon Award);因撰写的论文被评为《哈佛商业评论》最佳文章,进而两度获得麦肯锡基金会的“哈佛商学院最佳文章”;因写作《松下领导艺术》一书而获得《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商务书籍,该书名列传记类第一名。

  在声誉方面,因为科特在领导学领域里的杰出贡献,他被《商业周刊》评为“20 世纪对世界经济最有影响的50 位大师”之一。2001 年10 月出版的《商业周刊》曾对504 位企业领导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科特被评选为“领导大师第一人”(Number 1 Leadership Guru)。同他一道进入这一排行榜的,还有“竞争战略之父”迈克?波特、“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等人。

  在著作方面,科特关于领导与变革的书籍既可以说是理论著述,也可以说是畅销书籍。他的代表作,几乎本本畅销,主要有:《总经理》(1982)、《与影响》(1985)、《企业领导艺术》(1988)、《变革的力量》(1990)、《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1992)、《新规则》(1995)、《领导变革》(1996)、《松下领导艺术》(1997)、《领导到底做什么?》(1999)、《变革》(2002)、《冰山在融化》(2006)等。这些书已经被翻译进入八十多个国家,总销量超过了200万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陆续翻译了科特的几乎全部著作)。这种销量,往往作)。这种销量,往往会使人把科特归入畅销书作者之列。据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文章,社光是卖复印件,就超过了其他上百名作者的总和(有数据说科特的论文复印件销售达到1.5亿份,见许知远为科特的《企业领导艺术》所写的代序《动荡时代的商业—访管理大师约翰?科特》,华夏出版社1997年)。

  科特的名声极大,但他的经历却十分简单。1947年,科特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在麻省理工学院,他首先接受的是电气工程师教育,后来转而研究管理学。1972年,科特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跟随著名的组织理论学家保罗?劳伦斯进行研究,同时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980年,年仅33岁的科特,被聘为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成为哈佛商学院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的最年轻的学者之一(另一位是迈克尔?波特)。此后,科特开始了自己在管理学研究上的职业生涯。

  科特最初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学基础性研究,他从讨论经理的工作方法以及管理学的学科构成入手,触及到管理学的方方面面,从一般管理学,发展到研究管理与领导的区别。在他眼中,管理与领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区别管理和领导的基础上,科特着重研究了如何培养领导者。之后的科特,主要将精力投入企业变革的研究中,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人物。

  关于科特的职业生涯,常常会被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总经理》开始,直至《企业领导艺术》结束。这一阶段,科特完成了从总经理到企业领导者的视角延伸,从而最终站在了领导艺术的层面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第二阶段:自《变革的力量》开始,至《领导变革》结束。这个阶段科特的研究转向了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变革问题,他指出了变革阶段中企业对领导者的要求、领导者在变革期应扮演的角色以及应发挥的功能。整个研究都围绕着“变革”这个词汇,科特出,最终变革的成功与否由领导者的魄力决定。第三阶段:从《领导到底做什么》开始,直到变为著名畅销书作家。有些持观点的学者认为,《领导到底做什么》这本书标志着科特在学术领域的滑坡。因为在这部作品中,科特的文风和笔触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深邃的理论被通俗易懂的语言替代,似乎从这本书开始,科特难以摆脱迎合市场的嫌疑。学界对这本书反响十分平淡,看来学界对这部著作有所。然而,学术上的浅显化,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科特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力。2002年出版的《变革》,科特这种迎合市场的倾向更加明显。《变革》一经出版,管理实业界中的赞誉溢美之声不绝于耳。有些追捧者几乎把这本书说成前所未有、横空出世的管理学奇书。以《变革》为标志,科特完成了自己的转型—从一个学者型教授转变为一个管理学的布道。平心而论,这种转型,对于管理理论的普及是有必要的。科特的新作中,很多观点不过是原先观点的再论述和补充,丰富的案例和故事替代了理论的推导与论证,比起早期作品的深刻性和洞察力,后期作品更加平易近人,多了点世故和可读性,少了点锐气和精辟。但是,早期的理论积淀,使科特的后期著作依然值得一读。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