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析(3篇

※发布时间:2018-4-26 4:11: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近些年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应策略,以促进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一)转变教师与家长视美术为副科的观念。由于美术课不被纳入小升初的考试范围,在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副科的地位,因此往往不受学校及教师的重视,没有完全意识到美术教育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的重大作用。美术课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有益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所以学校及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育,同时向家长传达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扭转家长视美术为副科的。

  (二)学校应重视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在小学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农村小学美术课大多数每周开设一节,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基本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还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甚至被取消。在2016年的教育中,教育部向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校应重视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教学案例,应自制乡土教材、挖掘乡土文化,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熟悉、了解当地地理文化与民族特色,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也便于老师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一)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村美术教师待遇,调动其积极性。美术教师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支柱,美术教师的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今,美术教师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美术教师,都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学校应该对美术教师进行情感投入,激发美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领导既要在美术教师的物质生活上给予帮助,也要在其上给予抚慰,实行鼓励和物质励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调动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学校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交流,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送教师外出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高薪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从而带动农村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在山西忻州地区的某小学调查中,由于该校美术教师缺乏,因此一位历史教师转岗成为美术教师。从课堂的观察记录来看,该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以示范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只针对自己擅长的和熟悉的领域开展教学。此外,很多美术教师只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有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是缺乏对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与审美特征的深入了解,缺乏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剖析,加上教学工具和材料的单一等,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和专业素养低下。所以高等专业院校应该针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培养一批对口的专业美术教师,从实际出发,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对德、智、体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所以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美术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高大的建筑到细小的耳钉,无不渗透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观察这些平常视而不见的物体,在平凡中发现美。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充分认识了美术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拓展学生思维的性。小学美术课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也常重要的。学生想象的素材、色彩、灵感,对美的感受都来源于生活。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走进生活,通过细心观察、深入理解,再融入自己的想象和灵感绘制作品。丰富多彩的小学校园生活和校外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素材,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个性,而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美术作品优良中差的依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而且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各个学科教育所强调的重点之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课程,为小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美术课这一平台,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美术创造优势,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及引导作用,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形成学生的创新和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1-2]。可见,通过小学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为此,本文将在简要了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前提下,运用教学实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探讨。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成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传统的单纯阶段式教学已经不再满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需要,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身心在不断的成长,而美术教学的方式却原地踏步,这使得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具体来说,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生理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学生对事物、人物或事件的观察、判断、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进步,但部分美术教师却没有针对这种变化进行教学方式的适度调整。

  小学美术教学方式上存在“教”与“学”的失衡现象。一方面,教师比较注重通过新型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导入来开展日常的教学,使教学的步骤更为紧凑和连续,使教学的时间增加,教学的内容得到了扩充,但同时也使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教师为了更加快速的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更多的让学生去创作、去创新,而不注重对创新思维养成的引导。“教”与“学”无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容易使学生有思维而无实力,甚至走入创新的误区。

  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美术教学依然局限于固定空间的教室之内,且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工具也局限于画笔、剪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想象的空间[4]。

  在这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既要注重对学生身心成长变化的观察,又要注重对教学更新换代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在一年级时教师可以按照“画你所想”的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的用美术画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养成大胆想象、勇敢创作的思维。在三年级时教师可以按照“画你所见”的进行教学,给出一个实物(国旗台、操场等)、一个模型(一张名画的图片等)、一个情境(美术课、跳高、放学了等)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画出来。以操场为例,有的学生可能只画出一个空旷的操场,而有的同学则可能画出带有游戏的同学、午后的阳光等事物的充满活力的操场。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放飞思维的好习惯,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要专注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使教师在教学中达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进步中激发教师创学方式的热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创作的方式,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美术题目,比如,“模型创作——我眼中的校园(或某个城市、节日等)”等,来鼓励采用观察、记录、画图、手工制作等多种美术形式结合的方式来亲手“创建”一个校园模型,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用纸张、用画笔、用树枝树叶、用纺织布料、用橡皮泥等多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观察能力来完成一个完整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创作中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新兴趣的调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全程参与其中,在与学生的亲密合作和提供引导中更加了解学生的天赋和潜力,找到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美术教学空间的拓展不再局限于户外写生一种途径,通过互联网络设备与多教室就可以达成。因此,美术教师可以灵活借助这一优势,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无限的空间拓展。比如,在进行“色彩的和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教室,为学生提供世界色彩设计和谐的建筑物(如俄罗斯的瓦西里大等)、风景(桂林山水等)、学生优秀作品等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教师的介绍和直接的视觉感官欣赏中感受色彩的魅力,在感叹和观察中学会模仿创作,并经过一段时间素材积累和来形成自己的色彩设计的特色和思。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应该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现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创新来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逐渐具备集观察、思考、创作、想象等于一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2]冯悦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师教学),2015,(25):148-148.

  [3]白立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100.

  [4]沈震英.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新课程(小学版),2011,(2):162.

  摘要:美术教育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最简捷的方法。美术教育作为一种主观心理互动的艺术教学形式,不受文化、语言、规则、心理等方面的制约,透过绘画传达的信息,探索内心深层的潜意识,通过绘画打开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该文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创新的可行性策略:以德育促美育,以画笔填充美丽新世界;举办校园美术节,引领小学艺术教育新航程;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美术的动力。

  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艺术气质和综合素养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早期喜欢美术等艺术形式,美术为他们后期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和创意。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打开了他们的另一处心灵世界,是他们喜欢的艺术活动之一,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力、记忆力、创造力。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带着创新思维快乐地、充满地度过每一节美术课,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美术教育和创新的重点。

  目前,我国各大小学教育机构在美术教学课程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美术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青少年艺术的强大驱动力。然而在美术教育领域,依然存在对美术教育意义体会不深、美术教育发展整体失衡、学校美术教育主体作用不明显、美术教育校内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导致一些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专业技能提升,忽视学生审美品位和艺术的培养,城市和农村美术教育机制、条件、师资力量失衡,校内资源的利用存在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广大美术学子的学习所需。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十分重要,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的同时渗入品德教育。绘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观察艺术作品或者临摹绘画作品时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美好一面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操。小学美术教师首先应从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出发,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美好心灵的陶冶同步融入教学,促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艺术创造力,欣赏家乡传承至今的艺术文化遗产,欣赏社会主流宣传的真、善、美。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为适应新课程,应把德育寓于美育,让学生在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塑造,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新课程下,可通过开设校园主题美术节的形式,引领小学教育新航程。美术节的开展,旨在动员全体师生、家长参与其中,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树立完整、自信、、的个性化人格。美术节上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和无数闪亮的“金点子”,其后续影响在于让学生在美术实践过程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懂得生活中的真和美,具备基本的艺术和鉴赏能力,拥有健康的心态。美术节的组织也是美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途径,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打造一种真正的校园和课程学习氛围,让学生忘却一切烦恼,心地沉浸在真、善、美的艺术之中。

  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是尊重学生的劳动,促进学生审美的可持续发展,缓和师生关系,改进教师任课模式,促进美术课程与创新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观察作品的初始阶段,还是面对已完成的美术作品,教师都应当给予指导、及时鞭策,顺着情境适当给予学生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和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创作。教师要以一颗宽容、平和的心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创作时的意图和构思,适当适时地给予柔性的点评,以提升学生的艺术造诣。

  在新课程下进行小学美术教育和创新,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内校外资源,最大限度地加强小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丰富其世界,提升其价值和幸福感,让其成为集才干、内涵、于一身的新时代人才,并通过培养学生热爱艺术之情和敢于创新的,让学生心沉浸在真、善、美的艺术教育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手段、扎实的专业功底,充分响应新课标下的与创新。

  [1]胡剑雄.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创新.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9).

  [2]徐利芳.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7).

  [3]时矛.让学生在艺术课堂教学中体验快乐——试论新课程下的小学美术教育.考试周刊,2009(37).

  [4]张攸染.把金色的艺术种子播撒在孩子的——浅述新课程下小学美术实践教育.新课程(教研),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