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试论《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

※发布时间:2017-6-18 18:19: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导读:《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象力的空间,推动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

  [摘 要]艺术课程标准作为艺术教育的指南针,对实际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如何育实际进行优化,提高实际指导效益则是艺术课程标准建设的关键。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本次修订是对实验版的一次改善,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作用的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审视和深入探讨。

  艺术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里一直处于弱势,俗称“小三门”,往往仅凭一些零星的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感性认识。随着第八次课程的推进,艺术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建设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受到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类艺术形式走进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经过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各艺术门类的研究积累丰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丰硕,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京剧走进课堂”、“微视频教学”、“心理剧”、“课本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被我们所熟悉,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有了重要的板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制度上得以充分的,对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对传统的艺术得以与继承是一次突破,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正在成为国家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执守和现代艺术的拓展,与国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塑造,与全球化步步逼近的背景下的种种文化研究和创造的课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备受社会的关注。艺术院校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充实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推动了艺术课程的推广,这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奠定了人力基础。

  艺术课程的性质推动了标准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艺术课程不仅有丰富的综合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的艺术品味。同时,艺术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常有益的,赋予学生表达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推动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补习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学院学生素质的缺失,一种迥然不同于一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